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铜陵一块白姜,穿越千年惠泽后世

2024-04-19 20:54 来源:安徽日报  

春暖花开的四月,是铜陵白姜的种植季,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组来到了铜陵白姜的核心产区——大院村驻点,与姜农、村民、村干部、非遗传承人以及铜陵白姜研究会、盆景企业负责人等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感受白姜的厚重,体悟文化的传承,也记录一个因特色产业而兴旺起来的村的新发展、新气象。

一块白姜,穿越千年惠泽后世

铜陵白姜种植历史已逾千年,世代的传承坚守,大院村深耕“一块姜”,如今已拥有白姜经营主体近20家、形成了年产值3000余万元的产业规模,真正实现了把特色做精、把招牌擦亮。

一片风景,“无中生有”生机勃勃

盆景产业在大院村虽属“无中生有”,但也与大院村的自然条件、大院人的勇于尝试有关。如今,全村盆景产业产值实现2000余万元,村民成了铜陵市花卉盆景协会会长,真正把小盆景育成了乡村振兴的一片风景。

一种文化,世代传承历久弥香

除去独特的种植系统外,在长期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形成、被村民们世代传承的白姜文化同样极富特色。在大院村,无论和谁交谈,只要说起姜,村民们一定都会说“我们的大院姜好”。村民们对“贡姜”的“名头”更是津津乐道,不仅引以为豪,对于其中故事也都口口相传。

一条振兴路,党建引领青年有为

乡村振兴自然少不了“火车头”带动,少不了年轻人参与。大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非公党建链接产业、村民,特色明显。村里的年轻人更是把白姜“玩”出了新花样,赋予了白姜新内涵。

铜陵大院的如画“姜”山人间四月,生机盎然。铜陵市郊区大通镇的大尖山脚下,大院村迎来了重要的农时。

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程兆 摄)

清明时分,在佘检保家的姜阁里,经烟火“淬炼”了150天的姜种被“请出阁”。近500亩姜田,一块块分布在村里的每个角落,深沟高垄,小行垄如同梳子,排排列队,姜农们挖沟踩垄,躬身种姜。而在10多年前,这里的姜田仅约百亩,村民收入主要来自山上的各种小矿,吃的是“资源饭”。如今小矿退隐,有着千年种植历史的白姜,则为大院村带来了“生态饭”“产业饭”“文化饭”,是名副其实的“宝藏”。

来自千年前的遗馈

作为铜陵白姜的发源地与核心产区,千年以来,大院村的土地滋养出一茬又一茬白姜。铜陵素有“八宝之地”之美誉,“八宝”指金银铜铁锡,生姜老蒜麻,其中“一清二白”的青铜与白姜,则是核心。铜陵白姜,频频出现于经典文化作品中。在《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写道“麝月又捧过一小碟法制紫姜来,宝玉噙了一块”,这里的法制紫姜就是指按照传统方法用嫩姜制作的铜陵酱姜。《金瓶梅》第五十四回也写道“西门庆来到,衣帽整洁,四个小厮跟随……一碟糖蒜,一碟糟笋干,一碟辣菜,一碟酱的大通薑,一碟香菌”,其所指的“大通薑”,正是产于铜陵大通镇的白姜。生姜起源于何处,至今尚无定论。而铜陵人耳熟能详的则是,据史料记载,铜陵白姜种植起始于西汉,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兴盛于北宋,衰落于元末明初,复苏于清朝。说铜陵白姜,必然绕不过大院村。大院白姜“茎红紫、质白嫩,形为佛手,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食后有“隔夜留香”之感,在北宋、明、清三度成为“贡品”。这也是千年以来,先人的智慧以及脚下的这片沃土,给大院村民的遗馈。

4月11日,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姜农们在种植白姜。(程兆 摄)在大院村,家家种姜,户户渍姜,餐餐有姜。大院村待客,也与其他地方不同,刚落座,一杯香茶,两碟姜,清心醒神。“家里祖祖辈辈都种姜。”村民郑炳福种姜40多年,为了留住道地姜种,也为了传承,在生姜最不起眼的年代,都没中断过种植,“老一辈说了,扁担不能断。”种姜,就是挑起他们生计的那根扁担。

藏宝于两山一冲间

大院村坐落在大通镇最北端,村庄东边是大尖山,西边为闻名遐迩的铜官山,呈“两山一冲”地貌,山冲于此逐渐开阔,村子就在“冲”上,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山场8000亩,耕地1500亩。山多地少,矿藏丰富,毗邻市区,上世纪80年代,大院村的村民以及外地企业在山场纷纷办起了小化工、小冶炼等“五小”企业,开山、放炮、挖矿,主要是金属矿,以金矿为主,还有不少石灰石矿,用于做建材等。“那时候山场上都是裸露的矿坑,大大小小的矿企有20多个。”大院村退休的村书记阮宜保当年也办起了小企业,他坦承,那个时候还没环保意识,能挣到钱改善生活就行,路面没有硬化,拉着建材的车子开过去,粉尘滚滚,“吃的是资源饭,也是污染饭。”1999年,村里曾发生严重的硫化烟危害。“一夜之间,几百亩的稻田,叶子枯黄,水稻减产。”经此一事,能干的阮宜保由村民直选进入了村委,成了大院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如今村民口中的“老书记”。

白姜种植地深沟高垄、特征明显。(程兆 摄)种姜是大院村的传统,村里有不少种姜能手,但鲜姜价格低,村里没有加工厂,生姜没有附加值,因而种植面积小,只是副业。当时主要劳力与人才,全部集中在矿山。敏锐的阮宜保觉得大院村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白姜。“白姜是我们大院村的一宝啊!”2006年,阮宜保在村里办起了第一家白姜加工厂。2010年开始,环保理念增强,小矿纷纷关停,人员与资金渐渐流向了白姜,白姜的种植面积由2010年以前的不足百亩,迅速上升,2012年已有近300亩。2015年,村里投入200多万元,对矿坑、山场进行治理、覆绿。六七年后,“光头”山恢复郁郁葱葱。“我们的地形与土壤,都有利于白姜种植,能种出非常优质的白姜。”阮宜保特地请来农科所的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大院村的土壤富含硒钾,正适宜白姜生长。之后,大院村的白姜产业突飞猛进,今年种植面积已近500亩。

把农耕节气“搬进”沟垄

4月10日上午,“姜把式”鲍双九背起一筐姜种,带上手铲,来到姜田种姜。鲍双九种姜25年,所有的种姜经验,都来自父辈,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深挖起垄,切芽播种,搭棚遮阴,收获手拔,姜阁储种,炉火催芽”,这是大院村人都知道的二十四字口诀,也是大院白姜的“独家秘笈”。白姜娇贵,喜温怕寒不耐霜,种植时深沟高垄,垄要踩板实,以防藏水烂姜。为防姜瘟病,姜田需轮作换茬。

即将被种植的姜种。(程兆 摄)“白姜种植的每一步,都有讲究。”鲍双九细数每一个要领,生姜喜温又怕晒,所以要深挖沟,积肥遮阳,姜种在沟底,“芽头朝下,要朝南,要半躺,最好是斜靠。”姜种下后,铺上火粪,近40厘米的高垄用来逐次培土,扶持生姜往上生长。两三次后,沟成垄,垄成沟。姜种下后,要从附近山上砍芭茅草搭棚以遮阳。随着风吹日晒,芭茅草逐渐凋萎,正顺应了白姜生长对日照的要求,“三分阳七分阴”转向“三分阴七分阳”。收姜后的芭茅草并非成了废材,在立冬烧姜阁储种时,芭茅草又是最好的“出汗期”燃料。每一块大院白姜都浸润在千年的农耕文化与节气的智慧里。立春整地施肥,春风挖沟踩垄,清明“下姜阁”种植,端午时芭茅草盖顶,白露收获,秋风开市,立冬姜种入阁。在姜阁中被呵护整整十个节令,直至清明,再次进入生命的轮回。2023年,铜陵白姜获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用“最好的”做“最好的”

2018年起,大院村的能手们将家庭作坊升级成了加工厂,产业迅速发展,如今已有加工企业近20家。近八成的家庭从事与白姜相关行业。令阮宜保开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在了家乡,加入了白姜行业,“他们有知识,有想法,有干劲。”白姜也从一家一户的“农产品”,变成了企业车间里的“特色经济作物”,成了大院村的文化符号。4月12日,铜陵白姜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铜陵市佘家贡姜厂总经理金如林带着中华老字号“佘家贡”姜,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14日受邀参加了中国农科院开放日活动。“不仅要产业化,也要品牌化。”金如林的父亲佘晓明那一辈主要是种姜,金如林在做品牌化的同时,开始了白姜文化的传播,建成贡姜文化园,设农耕体验馆、白姜技艺展示厅等。提到大院村,必然要提到佘家,“大院”二字即来自“佘家大院”。佘氏先祖原居山西雁门,北宋被灭后,佘氏千余族人迁往长江流域,六世后迁居铜官山南麓大郎冲,数百年簪缨不绝,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佘家大院”,中心区域就是如今的大院村。

资料图:姜农正在晾晒去皮的白姜。(洪伟 摄)佘家耕读数百年,将大院白姜种成了名扬天下的精品。明嘉靖年间,佘氏后裔佘敬中赴京应试中为进士后,任吏部騐封考功文选司郎中,职掌选拔官吏事,史称佘天官,他把家乡特产糖冰姜朝觐皇帝,白姜继北宋之后再度荣登“贡品”宝座。“在我心目中,大院白姜是最好的。”佘丰收是佘氏第38代传人,“38代都种姜,从未中断。”2018年返乡创立了铜陵市佘农姜业有限公司,她要用“最好的姜种、最好的种植方式”种出“最好的大院白姜”。在产品包装上,佘丰收将白姜文化与青铜文化结合。“我的生活已与白姜融为一体,是一种享受。”佘丰收说,做姜业,是她乡愁的归属。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强大院白姜品牌,2022年,大院村成立了振院种植专业合作社,借助“合作社+农户”合作形式,建设以白姜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形式共同发展的规模化产业业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大院村党总支书记徐振武统计了一组数据,尽管姜田需要轮作,但每年种植规模仍能稳定在近500亩,年产量70多万公斤,村内有白姜加工企业近20家,生产糖醋姜、盐水姜、酱姜等系列产品,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

4月19日

安徽日报推出

寻梦和美乡村

特别报道

全媒体报道组

来到铜陵市郊区大院村

访人物、聊文化、话振兴

记录大院村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


6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