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需要针对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综合施策,找到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转变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涌现为重要特征,进而构建起新型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体系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技术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所依托的新产业,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维度。新业态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个性化、定制化、体验化等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与传统生产力不同的是,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新领域,主要是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新领域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打破西方围堵的现实需要。当前,全球大国科技竞争博弈日益加剧,一些国家在高技术领域构筑“小院高墙”,使得中国在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在此背景下,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推进新型举国体制建设,将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通过新型举国体制解决重大‘卡脖子’技术和产品问题”。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加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并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只有通过落实创新驱动、夯实产业基础、发展未来产业,我们才能充分利用颠覆性技术的潜力,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发展动态,要以前瞻性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硬科技赋能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实现跃升,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蓄力。另一方面需要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的创新活力。通过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要面向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重点方向,发掘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坚持企业主体的创新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谋划和布局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落地,打造原始创新和产业创新高低,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激发人的活力、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一是加强拔尖创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自主培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二是深化人才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利用技术对传统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尤其是针对前沿技术领域的稀缺人才,探索建立差异化、长周期、多元化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深化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通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接口”,加快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不断探索优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建立起完善的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财税体系、金融体系、政策体系等,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进一步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在发达地区率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化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推动制造业在国内有序转移。
第26期选调生进修班一支部 秦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