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隔离桩设置市民有看法 有关部门出面解决

2024-05-30 06:57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报融媒体记者 郝玉琳 文/图

道路上的隔离桩在城市交通中十分常见,作为城市道路管理的一种分隔设施,可以根据需要,有效地把机动车、非机动车辆和行人等不同类型的交通参与者隔离开来。但在具体的隔离桩设置、维护等方面,市民有着自己的要求与看法。

在蚌埠市延安南路与兴民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就有两排这样的隔离桩。近日,有市民向蚌埠日报“新媒问政”等平台反映,该路口西南角处的隔离桩间距好像有点窄,甚至部分桩体破损严重,有安全隐患。记者前往现场调查,并联络了相关部门了解情况。

现场:部分桩体破损

近日,记者接到热心市民任先生的反映,延安南路与兴民路交叉口有两处隔离桩,部分隔离桩的间距看起来比较窄,而且部分隔离桩已被来往的电瓶车刮碰至破损,内部铁丝外露,任先生十分担心市民骑电瓶车经过时有被刮伤的隐患,想询问这两处隔离柱设置得合不合理?能不能拆除?

隔离桩已修缮完毕

记者来到任先生所说的现场,看到了其所说的隔离桩——两排隔离桩是沿该路口的西北、西南角机动车转弯角度弧形设置,用于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流。经过现场测量,我们发现每两个桩体之间的距离在1.5米—1.6米,沿人行横道处的隔离桩间距则更宽一些,超过1.6米。

在现场,任先生告诉记者,他本人骑电瓶车经过此处时,并没有被刮伤过,但是自己数次看到有骑车经过的市民电瓶车在此处发生刮碰情况。通过仔细查看这些隔离桩我们发现,该路口西北角的一排隔离桩桩体均完好,只有个别隔离桩存在少许刮碰痕迹。而路口西南角的隔离桩则刮碰情况较为严重,其中有4个出现了明显的破损,内部的水泥和铁质出现外露情况。

听完任先生的讲述后,记者分别在5月9日傍晚和5月14日中午两个时间段在此处观察电瓶车经过时的情况,每次30-40分钟。现场观察发现,绝大部分电瓶车减速慢行的情况下能够顺利通过,包括快递员驾驶的三轮送货电瓶车。但在记者的观察时段,也发现一辆送货三轮车经过时确实发生了刮碰情况。

声音:通过时确需小心注意

在这个路口骑行的广大电瓶车主通过时的感受如何呢?

5月14日中午经过此处的电瓶车驾驶人张先生说,“这个路口有不少隔离桩,又是在转角,从北向南行驶,如果直线通行,通行宽度肯定比两个桩子之间的实际间距要窄的,要注意些,慢慢骑或者调整好角度。”

同样是5月14日中午经过此处的三轮送货电瓶车驾驶人袁先生说,“我的车比较宽,如果直直地从北边骑过来我感觉有被刮到的风险。所以我都是从人行横道那里走,那边间距比较宽,好走。虽然要慢一点,但是我感觉这样比较安全稳妥,应该也更规范吧?”

5月9日傍晚经过此处的魏女士表示“有时候晚上比较迟了,就想快点回家,而且这边属于比较新的城区,到晚上车少一点,我有时候就不由自主地骑得快了,老早以前有一次电瓶车的支架在一个桩子跟前碰到过一下,后来我就注意了,骑到这跟前就慢慢的,就没再被刮到过。”

5月9日傍晚经过此处的三轮送货电瓶车驾驶人宋师傅就在此处被卡到了车辆,倒车又调整角度之后才通过。“白天还好,晚上你看,这些好的桩子它是有反光效果的,这几个坏掉了效果就没有了,晚上灯光再暗一点,我没注意就碰到了。要是再宽一点肯定更好,这个坏掉的桩子也得赶紧修啊。”

通过现场观察和与驾驶人的沟通我们发现,骑车通过该路口时需要减速慢行、调整角度,或者选择从人行横道处通过,这样大小电瓶车都可以安全通过。但如果在该路口由北向南不减速直行,加上晚间的照明条件下,就存在刮碰甚至卡住的风险。此外由于破损的桩体已出现铁皮外露的情况,在车速较快、不甚小心的情况下通过这几个隔离桩,如果电瓶车带人,后座的人员腿部被刮伤的隐患也是存在的。

处置:更换损件,提醒慢行

那么,该路口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隔离桩?其间距设置是否符合标准?破损的隔离桩是不是该更换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该处隔离桩的责任单位——蚌埠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该中心市政管理处科员胡雨介绍,延安南路与兴民路交口的挡车柱是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实施的,且符合《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标准,主要目的是防止机动车辆进入慢车道和人行道。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对分隔设施的要求是:高度应根据需要确定,分隔柱的间距宜为1.3米-1.5米;分隔设施的结构应坚固耐用、便于安装、易于维修,宜为组装式;分隔设施的颜色宜醒目,没有照明设施的地方,分隔设施表面应能反光;分隔栏杆在符合设置的路段应连续设置,不应留有断口。

胡雨告诉记者,该路口的分隔设施设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目的是防止机动车驶入慢车道甚至人行道,特别是该路口的人行道与慢车道高度相同,如不加分隔或隔离桩之间间距过大,容易出现机动车驶入慢车道或者停放人行道的情况。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种分隔设计并不仅是出现在这一处,而是在我市多个路口均有设置,如该路口北侧的延安南路与惠民路交叉口,也同样有类似设置,确实起到了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作用。出于防止机动车“越界”的需要,隔离桩之间的间距也不宜再加大。

对于桩体破损问题和刮碰担忧,胡雨表示,中心在发现隔离桩破损后,高度重视安全通行问题,一面向专业厂家采购新的隔离桩,一面临时性采取了表面包裹覆盖的措施,降低安全隐患,5月19日,4个隔离桩已经替换完毕,施工人员还对其余桩体更换了新的反光贴。对于非机动车过路口时的通行问题,建议市民减速慢行,即可安全通过,同时建议骑车市民尽量从人行横道处慢行通过,更加安全规范。


6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