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三农”问题的启示

2024-07-26 21:32 蚌埠发布客户端  

中国共产党

百年探索“三农”问题的启示


周 宁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在国家治理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纵观中国历史的长河,没有一个政权能够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传统的小农经济在王朝治乱循环中长期延续。步入近代,国际国内环境急转直下,中国“三农”发展益发步履维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双重压迫下,中国农村动荡不安,农业衰败凋敝,农民困苦不堪。

近代以来,各种阶级、政党和社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以农民阶级朴素的理想,试图勾勒人间天国的画卷;孙中山发起的资产阶级革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用“平均地权”限制农村土地兼并;五四时期,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鼓吹新村运动,以此重建理想家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发起乡村建设运动,试图挽救农村经济全面衰败,奠定国家复兴基础。然而,这些探索均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与广大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经过百年探索与奋斗,阶段性的解决了“三农”问题。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三农”问题,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其中三点启示尤为珍贵。

首先,农民是民族独立和复兴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一针见血的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相继开辟了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关系更加紧密,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正是基于这一正确判断,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土地”,与农民建立了血肉联系,从而最广泛的发动了农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农村农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十一届三中召开后,在解放思想春风的吹拂下,以凤阳小岗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大胆试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序幕。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成为中国城镇工业化推动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农民贡献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为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9亿多中国农民正日益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农业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压舱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物质保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农业恢复带动实现了整个国民经济复苏。1953年,国家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相继加入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平稳的过渡。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成功探索,避免了农村贫富两级分化,有利支援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社会长期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率先开始了市场化改革,但由于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不均衡,八九十年代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出现了不断拉大的趋势。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再三强调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国家统筹规划,制定惠农富农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牢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站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关键节点,农业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压舱石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第三,农村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晴雨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扎根农村,领导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农民补习学校,提高农民政治觉悟和文化教育水平,初步摆脱了国统区和敌占区农村动荡不安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有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极大促进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拉开了改革开放序幕,但长期城乡分割体制,阻碍了市场要素合理流动,城乡差距出现了不断拉大的趋势。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高度,围绕农村脱贫攻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党中央不失时机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历史与实践证明,在中国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国家繁荣富强离不开农村振兴,农村振兴也必将推动国家繁荣富强。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在“三农”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探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族人民接续奋斗,三农问题必将根本解决,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理想社会必将很快实现。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sztsjh-2022-2-3)阶段性成果

19

中国共产党

百年探索“三农”问题的启示


周 宁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在国家治理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纵观中国历史的长河,没有一个政权能够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传统的小农经济在王朝治乱循环中长期延续。步入近代,国际国内环境急转直下,中国“三农”发展益发步履维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双重压迫下,中国农村动荡不安,农业衰败凋敝,农民困苦不堪。

近代以来,各种阶级、政党和社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以农民阶级朴素的理想,试图勾勒人间天国的画卷;孙中山发起的资产阶级革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用“平均地权”限制农村土地兼并;五四时期,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鼓吹新村运动,以此重建理想家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发起乡村建设运动,试图挽救农村经济全面衰败,奠定国家复兴基础。然而,这些探索均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与广大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经过百年探索与奋斗,阶段性的解决了“三农”问题。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三农”问题,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其中三点启示尤为珍贵。

首先,农民是民族独立和复兴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一针见血的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相继开辟了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关系更加紧密,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正是基于这一正确判断,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土地”,与农民建立了血肉联系,从而最广泛的发动了农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农村农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十一届三中召开后,在解放思想春风的吹拂下,以凤阳小岗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大胆试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序幕。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成为中国城镇工业化推动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农民贡献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为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9亿多中国农民正日益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农业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压舱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物质保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农业恢复带动实现了整个国民经济复苏。1953年,国家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相继加入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平稳的过渡。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成功探索,避免了农村贫富两级分化,有利支援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社会长期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率先开始了市场化改革,但由于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不均衡,八九十年代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出现了不断拉大的趋势。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再三强调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国家统筹规划,制定惠农富农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牢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站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关键节点,农业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压舱石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第三,农村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晴雨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扎根农村,领导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农民补习学校,提高农民政治觉悟和文化教育水平,初步摆脱了国统区和敌占区农村动荡不安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有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极大促进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拉开了改革开放序幕,但长期城乡分割体制,阻碍了市场要素合理流动,城乡差距出现了不断拉大的趋势。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高度,围绕农村脱贫攻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党中央不失时机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历史与实践证明,在中国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国家繁荣富强离不开农村振兴,农村振兴也必将推动国家繁荣富强。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在“三农”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探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族人民接续奋斗,三农问题必将根本解决,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理想社会必将很快实现。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sztsjh-2022-2-3)阶段性成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