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家庭依靠老人帮把手带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两代人,在买菜上存在挺大差异:父母往往喜欢逛菜市场或在线下超市买菜,年轻人则更爱在线上平台下单。当然了,父母总会“嫌弃”年轻人买的菜又贵又不新鲜。
一边是父母的精打细算,一边是年轻人随看随买,真的只是观念问题吗?
再常见不过的买菜场景背后,涉及两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与不完全信息。
简单来说,机会成本就是当你选择了做一件事,放弃的做其他事情的机会。以买菜为例,早上你选择花两个小时去菜市场买菜,这两个小时你就不能用来做其他工作或休闲活动,这些就是你去菜市场买菜的机会成本。
年轻人工作压力大,休闲时间少,即便周末也有很多人不愿把宝贵时间花在买菜上。动动手指网上下单,快捷简单还能送货上门。年轻人愿意为省事支付溢价,也更愿意省下逛菜市场的精力做其他事。
相较而言,老人休闲时间比较充足,逛菜市场的机会成本就小很多,许多老人在接送小孩途中顺便就把菜买了。
事实上,逛菜市场对很多老人来说不仅是购买食材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交的机会,其意义在于“逛”:在货比三家中消磨时间,与熟悉的小摊小贩聊聊天,抹个零头、要根小葱获得的满足感,不亚于反复挑选购得满意菜品。
不完全信息则是因为不知道市场的全部事实或情况,带来了决策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信息搜寻可以降低不完全信息程度,帮助消费者做出比较理想的购买决策。但信息搜寻也是有成本的,回到买菜这个话题,为了买到相对物美价廉的菜品,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信息搜寻成本。
一般而言,线下买菜过程中,能直观了解蔬菜的质量和新鲜程度,可以挑挑选选,价格也相对便宜。父母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时代,更注重节俭和性价比,愿意花更多的信息搜寻成本讨价还价,买到更新鲜、更便宜的菜。大多数年轻人不知道哪个商家的菜更便宜、更新鲜,也缺乏足够时间和精力去搜寻更多更充分的市场信息。对父母来说,不管是对菜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还是付出信息搜寻成本后买到“好菜”的满足感,都远超年轻人。
对年轻人来说,网上买菜一目了然,信息搜寻成本小很多。但老人多数不熟悉移动互联网应用,在线上买菜等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服务面前感到不习惯、不便利,使用手机买菜反而会增加“学习成本”和信息搜寻成本。
此外,不少父母有晨练的习惯,锻炼时与其他人交流买菜经验,周边各类菜市场的信息就掌握了,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回家路上还能顺便把菜买了。
所以说,父母利用丰富的生活经验,在线下场景中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优势选购好菜品;熟练掌握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子女,线上下单直观方便,也能不时薅到电商平台活动的“羊毛”。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两代人的买菜观念虽然差异较大,但其买菜行为都是“理性”的,各从所需,各受其利,并且都实现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