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庆前夕,为迎接即将召开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经蚌埠有关部门加紧建设、精心布置,古民居博览园环境焕然一新。南大门东侧,环园河道水滨,新建了一大片花圃,五彩缤纷的花团中间,安放着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会标;花圃后面,竖立起三十九根高高的不锈钢旗杆。矗立在“C”位的五星红旗和象征世界五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的国旗,在飒飒金风中友好地飘扬。
我望着迎风飘扬的万国旗,想起了在涂山脚下禹会村禹墟遗址大型夯土台上,见到的排列整齐的三十五个插立旗杆的坑洞。四千年前,绘有各种图腾的“万国”旗帜,曾猎猎飘扬在涂山南麓。当然,四千年前集聚在涂山脚下的“万国”,只是古老中国不同地区的诸侯“方国”。今天,华夏儿女有了更宽广的视野、更宏伟的抱负。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年会上,来自国内外的政要和专家学者,基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文明互鉴的共识,探讨的是“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和美好愿景。
我在心中自问:从“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到五大洲国旗飘扬,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必然的回归?
我是2012年秋末,“北漂”蚌埠参与古民居博览园开发建设的。起初几年,我一方面受园区创意和投资人马国湘董事长委托,奔波万里,考察抢救了一大批面临拆毁的古民居;另一方面收集各种资料,采访原住民及相关人物,其间写下了10本60多万字的工作日记,拍摄了上万张照片,还带着摄制组拍摄了许多宝贵的影像资料。根据参与抢救复建、实地采访和数年研究积累的丰富古民居资料,撰写成《筑梦故园》这部5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
古民居是民间对传统民居建筑的简称,在民居建筑专业论著中,很少使用这一名词。随着国力增强和法治完善,人们的认识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民居建筑,越来越受到青睐。许多古村落、古街坊乃至古民居,得以建档挂牌,受到精心保护,并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有的成为人们喜爱的网红“打卡”地。但也有众多散落在山区、乡村、街坊里,尚达不到文物保护标准的古民居,被拆毁或濒临毁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是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必然现象,国内国外概莫能外。
我为考察抢救古民居,以及收集资料所去过的地方,包括安徽、福建、浙江、江西、云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青海、湖北、湖南等十多个省份。在闽南色彩明丽的“皇宫大厝”前,在宁绍平原的古运河岸边,在“徽杭古道”的大山深处,在滇西白族人家“三坊一照壁”的宽敞院落,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晋商大院,在滔滔黄河岸边的“吴王古渡”,在通城“八百壮士”故里……面对千姿百态的古民居,我一次次为古人的智慧和匠心而倾倒,为一个个平凡且不乏传奇色彩的故事而动容,为灿烂的中华民居建筑文化而骄傲。
传统民居建筑是一个宝库,其聚落形态、营造法式、构件名称等丰富多彩。不同地区的古民居,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影响,呈现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美学姿态。对一栋房子相同的部位构件,不同地区都会有不同的指称。这也正是古民居的魅力所在。《筑梦故园》力求对不同地区古民居精确解构、细致描摹,让读者领略到传统民居建筑之美。
作品的重点放在对这些老宅前世今生的深度挖掘上。《筑梦故园》选取园区内已经或计划复建的福建泉州、江西抚州、浙江宁绍、安徽祁门、云南鹤庆等地有代表性的古民居,深入发掘和娓娓讲述这些老宅几欲湮灭在历史长河里的家族往事,着力刻画一系列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中,有闽南古村落颜、蔡两大家族悠远的传承,两岸一“家”骨肉分离折射的民族悲剧和锥心之痛,皖南十里桃源“打虎安民御史家”的当代启示,江南水乡“酒弄堂”里酿酒世家的创业艰辛;有从西南联大走出的白族革命老人,“拍出丹顶鹤灵魂”的生态摄影家,把青春献给扶贫事业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等。
书中对鲜为人知的毁圮古民居买卖收藏的“产业链”,对默默无闻从事古民居修复重建的工匠群体,对曾经轰动境内外的成龙收藏的徽派民居的来龙去脉,乃至对国外保护传统民居的“露天博物馆”,也都有饶有趣味的揭秘和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来蚌拍摄的古民居博览园专题片,题目叫《给老宅安个家》,非常贴切和传神。一栋栋濒临毁灭的老宅,得以在龙子湖畔修复并安“家”,离不开蚌埠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的慷慨接纳,离不开蚌埠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十余年来,我目睹了蚌埠城乡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真切感受到蚌埠干部群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勇于创新,踔厉奋发,打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的精神风貌,以及广大市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如何紧扣古民居题材,在书中讲好蚌埠故事呢?
也正是在筹备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的日子里,蚌埠四区三县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在古民居博览园主湖心岛上,利用七栋已复建的老宅,精心筹建了七座展馆,给了我创作灵感。这七座展馆展陈的内容,以各区县别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为主,也有对本地区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简要呈现。当我逐一参观时,惊奇地发现:这七个区县的历史文脉,恰巧构成了蚌埠这座城市悠久的文明史和发展史。我即以此为切入点,不吝笔墨,描述了地跨淮河两岸这座“既古又新”的城市七千年和百年巨变的若干精彩片段:从双墩陶塑纹面人头像到禹墟旗杆坑洞,从壮烈凄美的垓下古战场到抗倭英雄汤和墓园,从擘画制定剑指江南光辉文献的孙家圩子到脱贫攻坚战中艰难蝶变的美丽乡村,从天高水阔的荆涂山峡到碧波荡漾的龙子湖,从“东方芭蕾”花鼓灯到激昂质朴的泗州戏,从籽白如玉的怀远石榴到香糯可口的“非遗”雪园元宵……我努力以一个“新蚌埠人”的视角,描述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社会风情。当然,书中所描写的只是凤毛麟角,很不完整;所述人和事,对蚌埠人来说,或许也缺乏新鲜感。但对于我这个“新蚌埠人”来说,对这片土地始终充满新奇和敬意,觉得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和郑重向读者推荐。只是笔力不济,未能尽如人意。
在《筑梦故园》出版之际,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蚌埠人爱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不啻是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我三年前的“自问”也有了答案:从遥远的禹墟旗杆坑洞,到世界五大洲国旗迎风飘扬,不正是“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的蚌埠城市精神的生动体现吗?! 文/嵇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