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月牙泉“胖”了

2024-09-16 10:16 新华视界微信公众号  

2024年6月6日拍摄的鸣沙山月牙泉。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中秋赏月胜地月牙泉变“胖”了

中秋月圆夜将至,前往甘肃敦煌的游客不难发现,作为我国著名的中秋赏月地,以弯如新月而闻名的鸣沙山月牙泉变“胖”了,变得丰满圆润起来,形同“初八初十的月亮”。

四周绵绵沙山环抱,月牙泉委身山底。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服务中心主任李瑛介绍,近年来月牙泉平均观测水位稳步回升,至2021年突破3米,近两年稳定在3.2米左右。目前,月牙泉水域面积稳定在27.45亩。“消瘦的月牙形状日渐丰满。”

“由于周边区域环境持续改善,今年月牙泉完全是靠地下水位抬升形成现有水域面积,没有采取直接补水措施。”李瑛说。

面对月牙泉的变化,当地人形象地做了个比喻:过去的月牙泉,看上去像细细的月牙,如同“初四、初五的月亮”;今天的月牙泉由“瘦”变“胖”,圆润丰满,形同“初八初十的月亮”。

1987年拍摄的月牙泉。新华社记者 陈思禹 摄

月牙泉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将泉水映衬得更加湛绿。与人比肩的芦苇荡随风招摇,再向外是一片小湿地,已被人工围栏保护了起来。李瑛介绍,在每年8月至10月,随着日照时间缩短,蒸发量减少,在风力的作用下,月牙泉东西两侧都会有水外溢。

2024年8月24日拍摄的鸣沙山月牙泉。新华社记者 梁军 摄

然而,过去一段时间千年古泉日渐消瘦,曾面临消失的危险。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这里区域水位大幅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泓清泉湖面水位逐年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末一度露出湖底,最低时水域面积仅2.56亩左右。

1998年,有关部门进行月牙泉成因及地质环境恶化综合治理的勘查工作,抢救“沙山抱泉,泉映沙山”这个世界上独有的沙漠奇观。新华社记者 武斌 摄

为此,当地在距离月牙泉5公里的地方,实施了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通过修建低坝回灌工程,加大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同时限制月牙泉区域内的地下水开采,抬升月牙泉上游重点地带的地下水位,缓解周边地下水位下降趋势。

为监测周边风沙对月牙泉造成的影响,科研人员还用先进技术手段对沙山形成发育进行动态过程监测,通过计算机数字化解析处理,建立沙山形成演化动态数据库及数字地形模型,日复一日地守护月牙泉。

2021年7月5日拍摄的月牙泉补水工程的渗水场。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月牙泉是由敦煌绿洲地下水补给形成,加上三组风向交互发力,把山坡下的流沙往上刮,造成沙不掩泉的奇观。“因此,恢复月牙泉水域面积不仅要补水,还需要保持自然条件下风的动态平衡。”李瑛说。

据民间传说,月牙泉曾经是西王母瑶池举办蟠桃盛会的地方,敦煌当地的老百姓至今保留着月圆之夜“登高望月”的传统习俗。今年中秋节,景区将举行万人星空演唱会中秋节专场、飞天仙子游园、诗歌朗诵以及“歌唱月亮共庆团圆”等系列活动。

1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