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作为一座城市的文脉,如同民族精神文化的“基因密码”。它历经岁月的缓缓流淌,默默记录着时代的更迭变迁。
蚌埠非遗是什么?它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口口相传的“涂山大禹传说”;是生长在淮河两岸的“淮畔幽兰”,伴随着欢快的鼓点与悠扬的锣鼓声而热烈舞动的花鼓灯;是身守火光四射、热浪翻滚的咫尺洪炉,用“淬火神功”的锤制出合手、锋利,不卷口的快刀精品。
蚌埠非遗是什么?它是淮畔儿女血脉中的民族史诗,传承于五河民歌、泗州戏、卫调花鼓戏、端公腔之中;它是蚌埠人民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愿,流传于扎彩龙技艺里;它是四色元宵、生炸圆子、湖沟烧饼等满载着儿时记忆的难忘味道;它是传统文化的觉醒记忆,埋藏在剪纸、雕刻、玉器加工、皮影……
蚌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项目从乡间地头中来,又回到老百姓的怀抱中,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人间烟火”,为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地提供着“活力”。
“邂逅”蚌埠非遗之美
穿越历史看精彩
蚌埠因淮河而兴,衍生了传统音乐、曲艺、传统医药、武术、杂技等文化,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
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项,蚌埠的非遗家底颇丰。
看“花样石锁”、健身龙凤、健身鞭龙舞动翻飞,沉浸式体验草编、糖画、剪纸、面塑……一步一景中,“邂逅”非遗之美。
在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按照“一县(区)一幢一特色”建设了9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比如“汉兴之韵”固镇非遗馆,集中展示了独杆轿、垓下传说等20个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同时,展示销售湖沟烧饼、王庄花生、仲兴羊肉、虞美金菊等特色农产品。
“济美蚌山”蚌山区非遗馆,内有杨氏微雕、葫芦雕刻、玉雕、蛋雕等非遗展品,还有老石家百草梨膏糖、蚌埠传统酱料等非遗特色商品……
在蚌埠市博物馆,常态化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记忆流光”非遗沙龙互动体验等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草编第三代传承人何树育,清香草叶随着手指上下翻飞,在指尖“化腐朽为神奇”;烙画代表性传承人柳聪正在葫芦上烙画。在他的周边,四处摆放、悬挂着手捻葫芦、压腰葫芦等各式葫芦;余家皮影的操纵技巧高超,第三代传人余家坤艺人两只手可同时操作十几个影人,光与影,人与戏的默契配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一场场精彩的“非遗”体验之旅,带给了观众游客全新的感受。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家皮影戏第三代传承人余家坤在进行皮影表演。
“借助这个平台,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葫芦烙画这一非遗技艺。”柳聪说,他还经常受邀参加非遗市集、非遗展示等,与面塑、篆刻、漆艺等多个非遗项目的手艺人大家一起切磋交流,展示技艺。
“这几年蚌埠在网上可火了,我们慕名而来,果真没有失望。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蚌埠雪园小吃,味道非常赞!”中秋小长假,来自合肥的王先生一家自驾到蚌埠旅游。他说,蚌埠这些年变化真大,美景、美食让人流连忘返,还能在很多景区、市集体验蚌埠非遗项目,了解非遗文化,真是不虚此行。
淮河两岸风景如画,优秀非遗文化从时光深处缓缓走来。
蚌埠非遗走出“深闺”
精湛技艺绽光彩
非遗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每一项非遗都是独一无二的,代表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智慧。近年来,蚌埠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并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类文化展演,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正走出“深闺”,走向世界。
今年8月3日,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们登上央视《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节目,他们以铿锵有力的舞蹈语言,鲜活地再现了古画《仿唐人大禹治水图》中大禹治水的经典场景。
9月24日,蚌埠再次登上央视。央视《朝闻天下》文化中国行关注蚌埠马城镇贡姚村的“村晚”,介绍了传承二百余载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泗州戏,让更多的观众通过屏幕听到了婉转悠扬、动人心魄“拉魂腔”。“00后”泗州戏传承人贡健强用泗州戏唱腔将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娓娓道来,现场笑声不断响起。这场演出,他同时开通了网络直播,将泗州戏传播得更远。
市级非遗项目马氏扎彩,利用扎彩工艺制作出的中国龙、凤凰、孔雀、翼龙等飞行器,陆续参加了2021央视春晚、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丝路春晚、西安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总决赛、杭州宋城千古情等演出,取得了震撼的现场艺术效果。“这些作品同时也开创出了舞美飞行的表演新领域,填补了传统扎彩成为舞台美术艺术的空白。”第四代非遗传承人马承刚表示。
市级非遗项目“丁家虎头鞋”,在传承人丁源手里,经过创新和演变,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双虎头鞋便宜的几十元,贵的几百元。其制作精美、形象逼真、寓意深刻,集实用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体,备受国内外客商赞誉和市场青睐。2023年,“丁家虎头”牌虎头鞋入选长三角伴手礼名单。
蚌埠非遗,正在一次次地惊艳众人。
蚌埠非遗“活”起来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一项项珍贵的蚌埠非遗,正经历着精彩蝶变。
在蚌埠医科大学,一群白衣学子不仅仅是在“口头”热爱非遗,他们从模仿到发展,自觉扛起了保护和传承濒危剧种的重任,身体力行地“盘活”了卫调花鼓戏。今年,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奖名单中,蚌埠医科大学“安徽省濒危剧种卫调花鼓戏剧目实践工作坊”获得全国一等奖。
“2006年卫调花鼓戏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濒危剧种。” 蚌埠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蚌埠市青年卫调花鼓戏剧院院长连俊杰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学习戏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卫调花鼓戏,立刻就被它独有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从在校学生到高校教师的这十几年里,越来越多的蚌医大师生和他一起走上戏曲传承的道路,并成立安徽省濒危剧种卫调花鼓戏剧目实践工作坊。
作为工作坊的成员,临床医学院2021级学生蔡星宇主要负责剧种的采访与记录工作。如对现存的卫调花鼓戏文字、图片与音视频资料进行详细的电子化梳理,对卫调花鼓戏高龄老艺人的代表性唱腔进行抢救性录制等。
多年来,成员们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珍贵史料,对卫调花鼓戏老艺术家的演出剧目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理,新创排了很多经典剧目如《琵琶记》《三打苏凤英》《窦娥冤》《香油计》《小姑贤》等。《锁麟囊》就是其中之一。“最近大家都在紧张排练中,十一国庆节之后,这个剧目将参加安徽省2024年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连俊杰说,同学们越来越喜爱卫调花鼓戏这种表演形式了,不仅在课余时间会来上几段,而且每年基地招新的时候,报名人数也逐年增加。古老的腔调,青春的表达。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给濒危剧种涂上了一抹亮色。
“正是这些珍贵的,有着深厚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珠城特有的文化记忆。”蚌埠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朱延凤介绍,目前,我市有国家级传承人6人,省级传承人41人,市级传承人203人,他们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艺术魅力,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些年,蚌埠设立了以非遗民俗活动为主体的民俗文化风情区,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非遗专题展示馆、传习所(基地)、传承点。同时,注重分类保护,不断健全保护传承制度,逐级落实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补助经费。通过举办“非遗产品年货节”直播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蚌埠非遗,它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正被世人知晓,正被未来看见。 (融媒体记者 何沛 文/图 编辑 侯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