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岩
108集系列生活短剧《房东陈大姐》发布完毕,完美收官。
回首2024年这大半年走过的每一天,感慨良多。这部剧的缘起是有感于今年的房地产行情,当然也有感于后疫情时代的百姓生活以及我们眼里看到的“环境”,于是就有了想法。说到拍短剧,这首先是蚌埠作家陈文秀提出来的,我们于是讨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抖音,聊到了视频号,也聊到了流量、热度和变现,以及似乎并不遥远的美好的未来。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聊到了文字和视频,还有作为作家的初心以及身边的我们肉眼可见的老百姓的生活。
我们决定拍《房东陈大姐》。取这个剧名,是想通过虚构的陈大姐和她与几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房客之间的故事,反观当下社会诸多热点乃至痛点现象,以折射出作家对于社会的思考。这就是初步的策划。我们的用心很简单,也干净,“关注百姓生活,感悟百味人生”,这就是本剧的主题和总基调,也是我们要发出的声音。要拍多少集呢?我随口一说,拍100集吧!于是就定为“百集生活系列短剧”。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百集剧本的写作任务就落在了我的头上,跑都跑不掉了。
现在回想起来有点惊悚。那是没日没夜、点灯熬油的日子,从冬到春、从春到夏,我把自己腌在酷暑里,天天趴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打字,脑细胞一波一波前仆后继往前冲,硬是把那块高地——108集剧本拿下了。
这是一部系列短剧。为适应在短视频平台播放,我们设定每集时长3到5分钟,每集剧本字数在1500字左右,108集就是十几万字,相当于108个小品,108篇微型小说,相当于一部厚重的长篇小说!
在那些忙于拍剧的日子里,作为饰演剧中陈大姐的女一号陈文秀也忙得不轻、累得够呛。她平时在上海,为了抓时间,抓效率,我们采取边写边拍边发布的方式,我的剧本每写出三十集,她都要从上海火速地赶回来,投入紧张的拍摄工作中。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她回到家,抓紧买菜,把冰箱塞得满满的,还要烧菜、做家务,忙出一身汗,忙得团团转。而我,在抓紧联系演员。在女一号到来之前,我必须确保演员到位,以免演员因事不能及时到场,乱了拍摄计划,误了拍摄时间。
在这里,我其实最想说的是我们的演员们。我们的演员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所谓专业演员,他们都是普通人,是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一个个社会个体。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和我们一道构成了这个社会和“社会现实”。但他们似乎和普通人又有一点区别,那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或者说喜好,那就是文学与艺术。比如作家,比如诗人,比如朗诵者,比如舞者,比如歌者,比如摄影家,比如音乐老师,还比如……他们是我的老师,是我的好朋友,是我召之即来、无私奉献的兄弟姐妹。
我们在拍戏,其实也是在拍人生。
我们在拍戏,也是在展示、积累和珍藏友情。
我们并不专业。对写戏、拍戏和演戏而言,我们还都是新手小白。我们没有专业的拍摄设备,也没有影视公司,更不必说有什么像样的剧组,但是我们有一样,那就是本真的自我和淳朴的情怀。我们还有一部手机和一颗热爱的心。人生和友情是真实的,我们都不会“演戏”;我们的设备不像样,而我们在酷暑的煎熬下一集一集拍戏很像样!
我所感动的最是我们在酷暑下拍戏。这在我将永远铭记于心。108集,上万个镜头(场次、景别),太阳炙烤下来回奔波的两三个拍摄场地,这部戏从拍摄到剪辑几乎是在六、七、八三个月——最热的时节完成的。而今年的夏季尤为酷热和漫长!可我们,团结一致的我们,没有一个缺席或者迟到!我们是为拍剧而来,何尝又不是为一份信任和友情而来!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流汗”成了困扰我们的关键词。即使空调全开,并且有西瓜相伴,我依然看到了每个演员脸上的汗水,而我也一次次领略了“汗流浃背”“挥汗如雨”的深刻含义。
为了一个信念,我们流了太多的汗水;为了一个信念,我们也收获了更多的欢乐。
我们在共同做一件事,就是把108集的《房东陈大姐》拍完;我们在共同织一个梦,就是把文字和视频对接,完成一次创造。我们做一件事,是以文学的名义,是以文艺的名义,把静止的文字变为流动的视频,把书页里的人物变为短剧里的形象,把生活中的我们变成故事里的他们,把文学之美变为影像之美,把平面阅读艺术变为立体视听艺术。我们是在以写作者的名义,对写作方式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对写作疆域进行了一次拓展,我们也是进行了一次试验,一次探索,应该也是对文艺创作的观念、样态、方式等诸多可能性进行了一次革新。
但难免有诸多遗憾。
好在是尝试和探索,好在还有下次,还有未来。
108集总算完成了。它是我们这个美好的团队共同完成的一个作品。是在团结友爱的精神呵护下的一次成功的结晶。它在抖音、视频号、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同步发布,到目前已发布完毕。
这件事应该有个句号了。
但友情不会有句号。对文艺创作的梦想不会有句号。
我无法自吹这部剧拍得有多么好。因为我知道能力和条件毕竟不足,难免瑕疵众多。但太多的人已经给予褒奖了,我知道那是殷切的鼓励和真诚的希冀,真该谢谢他们。也有一些人给予了指点或者批评,同样也应该谢谢他们。
在专业人士看来,这部剧又可能是一部失败之作。我想他们的评判应该是理性、客观的。谢谢他们。
我想说的是:我们真的付出很多,虽败犹荣。
我最要感谢的还是我们的演员们,还有几个参与演出、给我们提供拍摄场地的亲戚们。是你们,是我们,我们共度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在生命中。在此生。
很抱歉的是,我没能够让你们因为这部剧成为网红。我要说的是这部剧也不是网红剧。我们有一种坚持,坚持不低俗,不媚俗。我们背离了当下短视频的玩法,选择了走传统连续剧的老路。我们知道这是出力不讨好的,是不会赢得流量的。
我们都说是拍着玩儿的,但我们内心知道,在剧情风趣荒诞的表象之下,我们是向内行走,每一集都被赋予了作家、文艺工作者的严肃思考。
或者又真的就是拍着玩儿的。我们也觉得好玩。
许多年以后,当我们真的老了,我们拄着拐杖,提着小板凳,又聚在一起,打开手机,忽然就又看到了我们拍的短剧视频,我们都笑了起来,想想那时多年轻啊!那岂不是更好玩?
呵呵,挺好。
作者简介:张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小说、散文、影视剧本创作。3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女人的码头》荣获第三届“曹禺杯”全国优秀剧本提名奖;4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梦想码头》荣获山东省广电局主办的全国视听文学影视剧本大赛优秀剧本奖。发表在《北京文学》的中篇小说《幸福村8号》荣获蚌埠市首届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