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融媒转型 我来出镜 “全能记者”勇闯“视界”

2024-11-07 22:57 蚌埠发布客户端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媒体向“新”,勇攀新高。

当受众从“纸间”转向“指尖”,从“纸媒”涌入“指媒”,如今,报纸工作者们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面对镜头,以“全能记者”的姿态,勇闯“视界”。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巩固走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蚌埠日报社适应网络时代传播生态、传播格局、受众需求的深刻变化,再造生产机制,创新表达方式,传统媒体的记者们开始走出新闻写作的“舒适区”,尝试通过出镜,成为信息传播的一部分。

从“信息传递者”到“故事讲述者”

“全能记者首先得有个好身体,不然连设备都扛不动。”蚌埠日报社记者陈昂对自己外出采访携带的每一件设备都格外爱惜,他说这都是自己的“战友”。几年前,他的采访包里只有一支笔、一个本子,还有一部照相机,“单兵”就可以玩转新闻圈。进入融媒体时代,他的外出采访包“膨胀”了数倍,如今这只超大的双肩包里有相机、云台、话筒、充电宝、备用手机、无人机、三脚架、补光灯等等,装备10公斤以上,完全不再是传统媒体时代的“轻装上阵”。

“假期不休息,节日我在岗。今天,蚌埠日报融媒体记者带您来到靓淮河西段施工现场……”

“我们现在位于五蒙高速05标包集枢纽施工现场……”

……

国庆假日期间,陈昂、李景等记者纷纷拿起麦克风,将镜头对准自己,在进入现场的第一时间用视频叙事,并配以文字和图片,让新闻事件在报纸、微信、视频号、新闻APP和其他矩阵平台上得到全景式呈现、立体传播。

记者们不再只是一篇文章中,那个看上去孤零零的“署名”,他们走进镜头,成为鲜活生动的“画中人”,不再是“只见其文,不见其人”,他们在《国庆我在岗·记者VLOG》《解锁你不知道的蚌埠》等一批视频栏目中与大家见面。

在热点新闻的报道中,记者们也开始用交流感更强的短视频方式吸引受众。在镜头前,他们以各具特色的报道风格,提供新闻咨询、解读新闻背后的故事。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银牌“学霸”是怎么炼成的?采访中,记者周芳林和采访对象一起在镜头里娓娓而谈,引导学霸们讲出大家最想知道的答案,让“学霸”的形象更丰富、生动地展示在观众眼前。

蚌埠萌娃街头喊话电动车驾驶员,劝导大家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让一群“叔叔阿姨”羞红了脸。记者何沛以轻松、清新的风格出镜,主动融入新闻事件的氛围,理智、客观地画面呈现让整条新闻欢乐活泼却不失严肃的警醒、教育意义。

胜利路解放路立交桥10月30日夜间恢复通行,在获知信息的第一时间,记者郝玉琳就带上装备赶到现场。为了争分夺秒抢发新闻,她没有妆造、不开美颜,以最真实、最松弛的形象面对镜头,播报新闻的现场情况、最新进展。

记者们成了那个面对面为大家“播新闻”“讲故事”的人。

从“一纸风行”到“百花齐放”

走过漫漫68年的蚌埠日报社,已是一家现代传媒集团,它早已突破传统的纸媒定义,成为一个报系、一个品牌。

这里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为每一个人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人人皆可手握麦克风,站在舞台中央。蚌埠日报社根据记者的形象特点和主持风格,为不同的人量身打造不同的栏目,形成不同个人IP,创作出多个爆款VLOG新闻作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越来越多的记者出镜,越来越多的“网红”潜质也显现出来。

《“靓淮河”边靓出彩 蚌埠“小首尔”成网红打卡地》在蚌埠发布视频号发布后,除了“小首尔”更红以外,在镜头里出现的记者李博也在一夜之间获得了网友赠与的“蚌埠宋仲基”封号。

记者刘晨在《带你看现场》栏目中,与自己的无人机一起连续多次出镜,镜头中的串词、手势经过特别设计,连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都成了“刘氏风格”的一部分。

融媒体调度办主任丁淮飞曾有“报社F4”之称,声音温润、气质儒雅。在围绕其个人IP打造的视频节目《淮河飞虹淮飞说》中,丁淮飞对淮河上的五座大桥侃侃而谈,从“‘桥’见蚌埠”的视角,展现城市百年来的飞越。因其个人风度翩翩的形象、内敛沉稳的风格而收获一批粉丝。

记者常璇,热爱美食、美景,爱热闹、会折腾,精力旺盛。近日,常璇在镜头里带着大家跑了不少好地方。《跟着秋天“璇”转蚌埠》这款个人IP印记鲜明的视频节目,让大家跟随记者的脚步逍遥自在地领略了蚌埠好风光。

蚌埠日报社的记者们正主动拥抱科技变革,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渠道带来的改变,报纸工作者正在转化为善策划、能采访、会拍摄、敢出镜的“六边形战士”。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

当然,转型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传统媒体将记者作为IP,从“笔杆”转到“网感”,相当不易。

“第一次出镜太难了,完全不会做自己,也没有镜头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融媒体记者陈晨因外形姣好、亲和力强,是蚌埠日报社最先转型为主播型记者的人。对她来说,关注仪容仪表、调好设备、背诵串词这些出镜的工作早已是信手拈来,但忆及当初,她坦言自己也曾被现实按在地上狠狠摩擦,幸亏有团队力量支撑,帮她突出重围,找到自信,迅速成长。

由于短视频场景更生动,表现更直观,出彩与否受内容特色、策划水平、创作质量以及记者自身表现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记者一个人往往能力有限,打造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通过工作室的模式,保证优质内容持续输出显得尤为关键。

2024年,蚌埠日报社成立了“分界线工作室”“视觉蚌埠工作室”“老中青新媒工作室”“视兵工作室”等一批工作室。其中,“视兵工作室”聚集了一批95后甚至00后,成员平均年龄30岁,年轻一代的新媒体记者,生长于互联网环境之中,熟知互联网的传播特性,能够更加自然地代入“朋友关系”,能熟练玩转最前沿的技术,并通过年轻化、正能量的内容,吸引更多受众关注。蚌埠日报社出品的一批爆款视频也出自这个工作室。

“视兵工作室”的记者温志国近期的一次“出镜”比较特别,他利用AI生成“蚌埠珍珠女”“龙子湖小白龙”由生灵幻化成人形的过程,神话人物在视频中的惊艳亮相,不仅得到了广大网友的一片赞赏,还引来了导演张纪中在评论区留言点赞。

在追求时效和立体呈现的融合传播时代,面对重大选题和策划,记者单兵作战是不可能完成的。蚌埠日报社一直采取团队配合流水线生产的策略,达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平台发布”的效果。“单兵”成为了一种前方概念,以前方记者出镜、采集为中心,各个工作室很快就会组织起由编导、编辑、视频剪辑、后期、内容运营协同等不同岗位人员组成的团队,形成生产传播流水线,为融合传播提质增效。

“记者出镜”只是观众们能看到的“一小步”,看似轻而易举的背后却是全员竭尽全力的努力。每一名记者都在新的新闻生产线上寻求自我突破,找寻新的坐标。(蚌报融媒体首席记者陈瑶 文/图   编辑 侯艳秋


1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