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蚌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扬 顾楷 尤靖文 李景 )初冬的龙子湖姿态万千,新材料产业发展又一次进入“蚌埠时间”……
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聚焦“新科技 新材料 新未来”,备受业界关注,迎来大咖云集。
“材”气“蚌”发,“埠”出所“料”。回首奋进路,新材料产业留下闪亮“蚌埠坐标”——
坚持创新赋能、强化项目支撑、做强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生态,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新材料产业正在蚌埠这块发展沃土集群成势、加速崛起。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点亮“新科技”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近日,在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玻璃生产车间内,一片2.2×2.5米尺寸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被紧紧吸附在托盘之上,一旁的全自动化研磨头正对玻璃的表面和边缘细细打磨。
“越高世代的TFT-LCD玻璃基板拥有越大的表面积,对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的要求也越高。”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高世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装备”成果,于今年6月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成果实现了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技术从0到1的突破,保障了我国万亿级信息显示产业的战略安全。
“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院长彭寿表示,将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开展玻璃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加速形成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新材料领域,蚌埠持续向着关键核心技术发力,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独门绝技”——成功研发全国最薄的0.12mm电子信息显示玻璃、最硬高铝盖板玻璃、最大8.5代浮法TFT-LCD玻璃基板、最柔可折叠玻璃、最轻空心玻璃微珠和最全玻璃成套装备,突破“卡脖子”技术;系统掌握聚乳酸全产业链工业化生产技术,建成全球首条1.5万吨/年秸秆制糖产业化示范线。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源头,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两者深度融合,才能互促共进。作为安徽第二科教资源大市,如何充分用好科教资源,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打造中国玻璃谷,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建设中国传感谷,与安徽财经大学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与蚌埠医科大学共建大健康产业园……这两年,蚌埠持续推动“政产学研金用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250多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优势,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正加快形成“一个科研院所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个驻蚌高校合作共建一个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23年,蚌埠市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力排名中居全国第56位,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居第57位。今年1至8月,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386项,其中产业化应用成果273项,产业化率达70.7%,居全省第1位。
蚌埠,这座“材料之都”,正因创新而愈发耀眼。
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
发力“新材料”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
上个月,武耀汽车玻璃项目注塑生产线在蚌埠高新区投产。
“作为全省首个签约的汽车玻璃项目,从一张图纸到产品下线,武耀汽车玻璃项目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项目设备负责人尤磊告诉记者,该项目汽车玻璃产线正在安装阶段,再过两个月左右,蚌埠将在全省率先产出安徽自己的汽车玻璃……
逐梦蓝海,向新而行。
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集聚了凯盛科技、丰原集团、康宁药玻、台嘉玻纤、壹石通等新材料企业30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形成了以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为主导,金属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多种新材料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在硅基新材料领域,先后获批安徽省硅基新材料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玻璃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等众多高层次专业化平台,集聚规上工业企业11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280亿元;
在生物基新材料领域,形成了“四聚一素”产业发展体系,集聚生物基新材料企业77家,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依托安徽丰原集团、雪郎生物、天成包装等骨干企业,建成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4个、省级创新平台13个;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拥有化工新材料规上企业97家,形成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功能助剂及其他化工用品为主要方向的发展体系,维生素系列产品、有机化学原料、专用化学品、功能助剂等产品占据国内重要市场份额……
“没想到蚌埠产业绿色转型这么快!”这个月初,在皖北零碳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座谈交流会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感慨地说。
善战者,求之于势。
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科学把握市情的基础上,蚌埠围绕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不断培育壮大六大新兴主导产业,聚力攻坚六大产业集群,布局建设“两谷两园”,呈现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聚“势”、未来产业谋“远”的强劲势头。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锻造“新未来”
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突出‘双招双引’,突出交流合作,突出国际元素,突出“四链融合”,成为新材料界的一大盛事。
如今的蚌埠,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众多开放平台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推动一系列技术、资源、人才、项目等要素在蚌埠互动耦合——
开放平台持续赋能,蚌埠铁路无水港、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蚌埠港水运口岸、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平台相继建成,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蚌埠综合保税区等高质量开放平台获批设立,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多式联运“通江达海”,蚌埠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集装箱货场和千里淮河第一大港,铁海联运、水运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蚌西欧”“蚌合欧”货运班列陆续开通,是全国物流枢纽载体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京台、宁洛高速公路,京沪、京福高铁在此交会,蚌埠滕湖机场即将建成通航,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经贸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加强与RCEP国家(地区)交流合作,推动进出口、利用外资提质扩量,打造蚌埠内陆开放新高地,目前,我市已与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对外直接投资额和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居全省前列……
持续打造的高水平开放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安徽中草香料有限公司的香料厂区内,凉味剂-23(cooling agent-23)、凉味剂WS-5等经过蒸馏、提纯、结晶等一系列生产提炼工艺后被分装在包装专用容器中,待产品质检合格后,便可以如期发往土耳其,用于调配香精添加到牙膏、口香糖中,为国际消费者送去舌尖上的清凉。
“公司今年可谓‘双喜临门’,9月底成功在北交所上市,前三季度出口额将近3000万元,较去年增长超过两成。”该公司报关员王小林欣喜地说,企业充分利用优惠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享受了关税减让,降低了出口成本,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材”里“材”气的蚌埠,正不断扬“优势”、成“胜势”,朝着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幸福蚌埠的目标奋勇前行……
新科技引领 筑梦新材料 共赴新未来
本报评论员
跨越山海,共聚珠城。今天,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盛大开幕。
自2021年起,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已成功举办三届。三年间,国内外众多新材料产业的精英翘楚纷至沓来,5500余人的参会规模,336个签约项目,3142.27亿元的总投资额,新材料产品在淮畔纷纷亮相,产业趋势在涂山脚下清晰可见……一切的背后,是蚌埠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见证,更是安徽不断迈向产业高端化的步伐。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在安徽考察,均安排行程调研科技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等情况并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的举办,是对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和对安徽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的积极践行,是对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深刻领悟。
岁序更替,大会向新。本届大会以“新科技 新材料 新未来”为主题,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指引着方向,亮点纷呈,令人期待——
突出“双招双引”。本次大会将“双招双引”贯穿融入各个环节,全省“双招双引”和产业合作对接、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合作及产需对接、重大项目签约等活动,将积极推介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成果,达成更多务实合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强调交流合作。在产业协同方面,蚌埠一直积极搭建平台,连续4年举办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连续6年举办中国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会前会中会后常态化组织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全方位促进产业交流,势必推动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域协同发展;
凸显国际元素。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负责人的参会,以及“海客圆桌会”新材料专场等活动,将大大提升大会的国际化水平,让安徽新材料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让大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
注重“四链”融合。大会发布的创新技术与产品、产业创新指数,举办的投资会议和人才对接会等活动,将构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的产业发展体系,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开放天地阔,合作赢未来。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借助大会的东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勇当先锋,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以更大力度打造开放平台、做强开放主体、畅通开放通道,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是挑战,更是机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盛会将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开放的胸怀,迎接海内外嘉宾的到来,共谋发展、共创未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蚌埠更大力量!(执笔:叶又瑞)
2024年11月22日《蚌埠日报》01版
图片选自蚌埠日报社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