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低调内敛,蕴藏于安静之中。
往年春节的栖岩寺,香客如云,热闹非凡;今年春节的栖岩寺,平静如水,寂寥空旷。
往年春节的街巷,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今年春节的街巷,空空荡荡,几不见人。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假期。《蚌埠日报》在头版连续呼吁:宅家,宅家,宅家!
闻令而动,令行禁止。蚌埠人从不缺少道义,不缺担当。这空旷的街巷,这宁静的城市,诠释着蚌埠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这安静让人感动,让人由衷地赞叹: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感谢无数个平凡的人们,成就了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如热心读者在上篇报告文学《“谢谢您”!》读后所说:关键时刻的平凡人,逆行中的普通人,是英雄,是脊梁,他们守护并创造家国幸福模样令人泪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要讲,在这下篇的故事里,我们仍然要说——
一张照片
“余式叮嘱”温暖社区居民
瑞青精神播撒抗疫一线
疫情的阴霾笼罩大地,危难时刻,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看镜头、看镜头,1——2——3!”咔嚓一声,这张由烟墩社区工作人员拍摄的“抗疫全家福”很快就成了自带流量的“网红图”,温暖了整个社区。
照片中的4个人都穿着红色的志愿者马甲,戴着口罩,虽看不清面目,但都握紧拳头,做着加油的手势,目光坚定、眼角带笑,阳光照在他们的脸上,传递到观者的心中,激发了更多平凡人的力量。
照片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余瑞青和她的丈夫、女儿、女婿。
鼠年春节,疫情警报拉响,社区防疫压力陡增,急需中坚力量分担千斤重担。
“我们需要你!”这是基层一线的急切呼声。
“我必须赶到!”这是余瑞青毫不迟疑的决定。
不但要上,还要全家一起上。“我们自己的家园都没人守,疫情还怎么控制?我得跟着老余一起去,党员家属不能掉链子。” 余瑞青的丈夫汤万斌关键时刻并不迟疑。
女儿、女婿也不甘落后,把孩子托付到婆家,纷纷请求加入“战队”:“俺妈,俺们都跟着你,你指到哪,俺们打到哪。”
1月31日,余瑞青一家作为第一批战“疫”力量出征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奋战在小区门口。信息登记、体温测量、消毒杀菌,不漏一人,风雨不动,安如磐石。
大雪袭城,朔风凛冽,偏偏在这个时候,余瑞青腿疾复发,走路不便,但她咬紧牙关,仍每天早上不到8:00,就和一家人赶到执勤点。风雪中,大伙总能看到这一家四口熟悉的身影。冷风灌进领口把衣服吹得像个泡芙球,雨雪积在帽子、肩头来不及抖落,快成了雪人。
没有迟到一天,没有早退一步,他们牢牢地守住执勤点。
平凡的生活,总有不平凡的情感来支撑。这张“全家福”流传在网络,蕴含着无尽的坚毅与勇气,传递着携手抗疫的踏实和温暖。
但背后,是余瑞青一家的坚忍和付出。
2月8日元宵节,是余瑞青一家奋战在疫情一线的第8天。余瑞青的女儿汤雯敬太想孩子了,儿子今年才4岁,从来没有和她分开过这么长时间。她特意抽出中午半小时,把自己包的饺子和孩子最喜欢的玩具送过去。
母子二人隔着门,汤雯敬想过去抱抱儿子,但为了减少感染凶险,她忍住了。
“儿子,你想妈妈吗?”
“不太想,只有一点点。” 孩子眼中泪光闪动,但忍住了哭腔。汤雯敬的眼泪瞬间决堤,她把带来的玩具和饺子放在了门口。“妈妈太想你了,乖,千万别出门,疫情一结束,妈妈就来接你。”再次分别前,汤雯敬对儿子隔空比了一个大大的心,许下承诺。
汤雯敬转身便走,还没走出单元门,就听到了孩子在家里哭得撕心裂肺,一遍一遍地喊着:“妈妈”。
33岁的汤雯敬是妈妈,也是妈妈的孩子,她也一直在以女儿的身份见证、支持着自己的妈妈用爱与责任书写的美丽人生。
生命因奉献而美丽,人生因责任厚重。
“国家、父母培养他们长大,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成为善良、正直、对社会有用的人吗?”这是余瑞青常对孩子们说的话,孩子们选择和她并肩战斗,她自豪,也更有干劲。
善良的光会让周围也温暖起来。她的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了稀缺物资,表达爱意的方式,除了说声感谢还多了一项——送口罩。
余瑞青在社区卡口执勤时,有路经的居民看到寒风中的她,下车塞给她3只N95口罩,连姓名都不曾留下,说了句“余大姐你辛苦了,谢谢你!”就离开了。
余瑞青楼上楼下给小区里隔离的老人送完东西后,为表达感谢,居民们会随手送她未拆封的口罩……
困难的时候“一罩难求”,也有彼此提携的肝胆相“罩”。
在家中,口罩则成了母爱的化身。家里四个人都要出门执勤,口罩很紧张。每一个口罩,余瑞青都仔细地收起来,只要是厚一点的、防护系数更高的口罩,她都会一一挑出来,塞给女儿、女婿。
七十天过去了,抗疫“全家福”仍然在线,半步未退。
“辛苦了,请出示安康码、体温正常,OK!”“记住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如果有任何身体不适,及时报告。”
……“余式叮嘱”还在给千家万户持续加温。
一场青春
怀远小伙千里自驾驰援武汉
“雨衣成员”万份盒饭赠送医护
余瑞青的选择是坚守,刘建汝的选择是出征。
疫情如同利刃,将安逸的生活划出一道裂隙。城市停摆,交通停运,商店关门,城市归于寂静。我们关心自身安危,也心系武汉同胞。
1月27日,正月初三,武汉“封城”的第五天。
沪武高速上,一辆“苏E”牌照的雪佛兰小轿车呼啸而来,导航显示的目的地是武汉火神山医院。
小车驶过空无一人的街道,划出一阵尖啸之声,曾经繁华的街头此时冷清得恍如梦境,上演着“生死时速”的救护车从身边擦肩而过,救命的笛声正竭力穿透这可怕的宁静。
怀远小伙刘建汝带着一车的口罩来了。
蔡甸区内,火神山医院迎来首批箱式板房吊装节点。大街小巷的冷清寂静,和火神山的热火朝天,犹如冰火两重天。
场地整平、回填完成、管沟开挖,3万平方米的HDPE膜铺贴过半,7000名建设者正在现场不知疲倦地鏖战。他们正是刘建汝牵挂的人。
“武汉的朋友说缺物资,我就去买了点东西,送过来。”小伙子走下车,将车上的物资一股脑搬下来,送给全体施工人员。
刘建汝说得轻描淡写,但处于疫情暴风中心的武汉知道这句话的分量。
“基建狂魔”创造的中国奇迹,让这位赶到现场的七尺男儿热泪盈眶。“遍地都是人却没有人讲话,只能听见各种机器声。动作快、强度大,一批短暂休息,一批又顶上去,很多人都戴着党徽,到处都有党员先锋队的旗帜。看得我直想哭,祖国太伟大了。”
时间回溯到1月24日,大年三十。
在苏州开米线店的刘建汝提前关了门,带着妻子和姐姐姐夫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团圆饭。“难得一聚,十几个菜摆了满满一桌,大家说好了春节一起回老家看看。”
而此时,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武汉,人们此刻正在进行一场悲怆而坚韧的城市保卫战,面对的敌人,是看不见的新冠病毒。
1月23日,武汉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95例。为了防控病毒进一步扩散,这座拥有1100万常住人口的中南重镇宣布“封城”。这一天,开启了对武汉史无前例的大拯救,同时打响了人类迄今最大规模遏制病毒的战斗。
28岁的刘建汝老家在怀远白莲坡镇,如今定居苏州。吃完年夜饭,他就在新闻里看到,“战士们”已到武汉抗疫最前线,与病毒展开“生死交锋”。
“驰援武汉”“点亮湖北”“拼购物资”……微信朋友圈里满满的正能量。武汉的朋友老K却发来一条“求助”信息——“口罩紧缺”。
刘建汝心急如焚,匹夫有责,他一定要尽了这份责任。
他用最笨的办法,发动所有“人脉”关系,给微信3000多好友挨个发信息。人托人、人找人,总能找到一条路。2天后,上海出现了货源,五万只口罩。
一定要落到实处,拿到物资。刘建汝当即付了几万元货款,1月26日傍晚,连夜开车去上海运口罩。
“小度、小度、武汉怎么走?”口罩装车后,刘建汝打开了目的地的语音导航。
“火神山的工人们没有防护物资,没法干活了,需要尽快把口罩送到武汉。”他独身一人,连夜驱车,克服重重困难,历经5省关卡,15小时1200多公里,终于在1月27日上午,将5万只口罩全部捐给了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
从武汉返回苏州后,刘建汝被隔离了14天。
离家的孩子是父母永远的牵挂,远方的家乡亦是游子心中的根。“家乡有难,尽我所能。”一听说怀远缺防疫物资,刘建汝购买了9吨酒精和84消毒液,一半赠送家乡,一半送往武汉。
得知武汉市民缺水果,2月18日,刘建汝与山东烟台果农联系购买苹果。
“啥?只收一半钱?”刘建汝有点不相信。
“这是送到前线的,这个钱俺们不挣,让武汉人民和医护人员尝尝俺们山东最好的苹果。”卖苹果的山东大汉直爽,不仅5折,还免邮送到武汉。
家住白莲坡的表姐一家要向武汉捐献自家的大棚蔬菜,刘建汝主动请缨去送菜。3月1日,他运上20吨蔬菜,再次奔赴武汉。同时,一个计划已在心中酝酿多时。
菜送到了,刘建汝却没有返程,而是留下来投身志愿者的洪流。
“如果我不幸被疫情吞噬,请将我的遗体用于病毒攻克,我为祖国感到自豪。亲友们不要悲伤,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刘建汝先斩后奏,已做好最坏打算。
今年1月,他从网上申请了遗体捐献,但一直没有签字,此去武汉他已果断在网上签了字,如果有意外,就把自己捐出去。
独子已抱赴死之心,家中老父如受剜心一刀,痛哭跪求儿子回家。“不孝子”不敢再给家里打电话,微信每天就发两个字“平安”。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像刘建汝这样的“90后”还有很多,他们毅然披甲上阵,贡献出青春力量。
刘建汝通过朋友老K,加入了武汉当地的志愿者队伍,大家素昧平生,但都满腔热血,陌生的城市里并不孤单。
在微信群里,他随时准备着接受各种任务:帮医护人员搬东西、为小区居民运送物资、协助其他志愿者运送物资、给医疗队救援队送餐……刘建汝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吃速食饭、吃泡面,但他觉得“青春无悔”。“我很自豪,抗疫有我!”这是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
疫情笼罩下的武汉危险无处不在,每趟出门、每次行动都是一次逆行,押上生命的赌注。但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许多像刘建汝一样的青年都在以顽强的信念,践行着爱的理想和使命。这其中,有刘建汝钦佩的“雨衣妹妹”。
2月3日,当100吨食材采购完成后,一支小型的战疫后勤队正式出川作战,驶向了武汉。在短短40天的时间里,她制作了超过20000份盒饭。
她常穿着雨衣为医护人员送餐,大家亲切地叫她“雨衣妹妹”。这身小“雨衣”成为疫情一线的一把“大伞”,这把“大伞”下,集聚了上万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雨衣妹妹”刘仙叫他们“雨衣成员”,刘建汝毫不犹豫地加入“雨衣”家庭,不知疲倦地奔波在武汉抗疫一线。
城里的人守望相助、共盼春来;城外的人星火成炬、倾力驰援。一大批90后、00后迅速成长,勇挑重担,为青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袋血浆
王女士捐献血浆回流大爱
陈先生接力善举报恩社会
青春的故事,总是那么热血。
热血澎湃,情系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泱泱大国,人民更懂得知恩图报、心忧天下。
在特效药和疫苗到来之前,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始终是个难题。在部分患者身上取得成效后,血浆疗法再次成为热门话题,被寄予全新希望。
2月20日上午11点,蚌医一附院内的市中心血站血浆采集车上,首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王萌(化名)正在进行捐赠血浆情况登记。
“大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啦!”30岁的王萌是蚌埠市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
血液初筛,确定符合捐献条件。
更换采浆袋、连接仪器、将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端挂在采浆机的两侧……身穿防护服的采血人员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采集前的最后准备。
王萌深吸一口气,挽起衣袖,露出雪白的胳膊,一针穿刺,成功!
捐献过程顺利结束,采集人员一边将血浆热合,贴上标签,一边帮助王萌进行血管按压。
十分钟后,王萌走下采血车,第一时间收到了鲜花、感谢状,这是对她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表达的感谢。
“我只献出一点血浆,和大家为我做的一切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
1月29日,王萌因咳嗽、发热、乏力,在蚌医一附院确诊新冠肺炎感染。
“宝宝才四岁,和我一起从武汉回来,不知道会不会被我感染。”在得知自己确诊新冠肺炎之后,王萌情绪有些低落,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感染孩子,作为母亲,内心备受煎熬,茶饭不思,一直坐在病床上翻看手机相册里家人的照片。
医护人员注意到了王萌的情绪波动,担心不良情绪叠加会影响治疗。
于是,他们尽量让王萌的病房“热闹”起来,不论谁进病房,总会想着办法哄王萌开心,聊聊孩子,谈谈病情,说点家长里短,哪怕只是啰嗦几句天气,分享点明星八卦。
心情好,病情恢复得就快,2月7日,王萌出院了。
“要感谢的人太多,可我只记得他们的声音,看不清他们的样子。”
捐献血浆成了报恩的方式。“经历了新冠肺炎,更觉得生命可贵。既然我的血浆能够帮助其他患者,理当为抗疫出一份力。”
丈夫急等复工,4月1日,王萌一家三口回到了武汉。
4月初,樱花盛开,花枝浓密,再见到这片灿若烟霞、自由飘洒的浪漫樱花,那些流过的心酸泪终于消散在了风里。
寒冬过去,春天已来。疫情未曾更改春光的颜色。
樱花为媒,装点的是旖旎春色。以血为媒,是用凡人之身行英雄之事。
如果有抗疫英雄榜,“捐献康复者血浆的人”一定会以“热血英雄”之名进入榜单。
“治疗性新冠特免血浆制品已投入临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恳请康复患者捐献血浆……”2月7日,儿子给尚在住院治疗的陈锐(化名)发了条新闻链接。
“爸,你准备献点血吗?”
“国家治我的病,医护救我的命,我献点血算什么?”
父子二人难得默契。
2月14日,陈锐出院。
仅仅8天后,他就平静地坐在蚌医一附院的血浆采集车上,捐献了400毫升血浆。接到那份沉甸甸的“感谢状”时,他用手细细地来回摩挲,骄傲和自豪之情在脸上荡开了花,他说那是他的勋章。
陈锐拍了照发到家庭微信群,儿子立刻给他点了个大大的赞:“老爸,好样的!”
几天后,来了条短信通知,陈锐捐献的血浆已运往武汉,用于临床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此生无悔入华夏,希望那座英雄的城市能早日满血复活。”
“热血战士”们勇敢地撸起袖子的那一刻,是爱在回流。
“我愿意捐献血浆,救治其他患者,回报救命之恩。”病了一场,焦虑过,沮丧过,害怕过,可如今陈锐心中只剩下感恩。
1月19日,在武汉工作的陈锐回到蚌埠老家看望父母,1月21日就出现了发热症状,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市传染病医院,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倾心照顾过他、帮助过他。
“年夜饭毕生难忘,就是两个白面馒头,我就着白开水吃了。”简陋至极的年夜饭却让陈锐充满感激。当时县里的饭店、小吃部全部关门,别说丰盛的饭菜,连医生们的职工餐都没法正常供应,县医院感染科的医生郑飞,借了同事的“电驴”,跑了两个多小时才买到了一包馒头,当天值班的医护和患者一样,一人分到两个馒头。
一天测24次体温、6次血氧饱和度……病房里整天来来回回的一大批90后美小护,开始他还有点不放心,这些温室的娇花,靠谱吗?
“我们年轻,脏活累活我们来!”
在战疫前线,90后年纪不大,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吸痰、采集咽拭子等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的危险工作,她们都能做好,专业素养达标;给患者打饭、代买用品、扔医疗垃圾、修医疗仪器等杂活累活,她们抢在前面做。
感恩在相互之间,爱心在双向流动。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待我像亲人一般温暖。”这是陈锐写在住院评价卡上的话。
“看不清你们的脸,但我记得你们战衣上的名字,一辈子都会铭记。”这是陈锐记在心里的话。
疫情中,患者与医护人员互爱互敬,互相配合,患者受到百般呵护;医护人员抗疫归来,群众夹道欢迎,满怀感激。
有这“过命的交情”,医院一声呼唤,才有“热血战士”应声云集,以血浆为“武器”送往前线。因为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
那些共担风雨、相互守望、投桃报李的浓浓真情,恰似这温柔和煦的春风,吹得繁花盛开,人心欢畅。
阳光打在脸上,温暖留在心里。这些平凡的人,我们会记住,历史也会记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