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谋发展,逐梦新征程。2024年12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蚌埠市蚌山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来自全区社会各界、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以饱满的参政议政热情,广泛凝聚共识,建良言谋良策,共谋蚌山发展大计。会议应到委员212名,因事、因病请假8名,实到204名,符合规定人数。
应邀出席参加今天开幕会的领导有:中共蚌山区委书记桑延慧,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圣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安永民;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纪委监委、区人武部的领导同志;区法院、区检察院主要领导同志;区政协历届主席张永春、王义和九届区政协领导。
大会由执行主席罗金福同志主持。
石艳同志代表政协蚌山区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
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凝聚共识,为促进蚌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报告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区政协一年来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以“忠诚政协”把牢履职正确方向。
党建引领固本强基。全面推进“同心党建引领工程”,优化完善“1+1+8+16+10”的政协党建组织体系,引领全区人民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理论武装凝心铸魂。健全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政协组织全面跟进的“会议+”集体学习制度体系。围绕打造“学习型”政协机关,巩固“线上预学和会议解读”的“政协党组+机关党支部”轮值学习例会新形式。党纪教育防微杜渐。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原原本本读、交流研讨学等方式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用严明纪律为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保障。
二、聚焦服务中心大局,以“有为政协”亮出资政建言成果。
紧扣发展专题协商。聚焦全区“一产突破、二产壮大、三产重振”发展战略,准确把握主导产业发展布局与项目要素保障需求,以“发力银发经济新赛道,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和“强化项目支撑,推进蚌山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辖区部门、园区、企业开展调研,赴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做法,召开议政性常委会议,为蚌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聚焦中心重点协商。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巩固‘五治融合’成果,提升物业服务管理”“跨境电商发展”等列为主席会议题进行重点协商,形成调研报告7篇,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被职能部门充分吸纳。围绕民生基层协商。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先后围绕“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管理”“充电桩安全管理”“老旧小区环境提升”等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持续开展“共商烦心事”基层协商10场,参与活动500余人,梳理归纳建议56条。
三、坚持保障改善民生,以“为民政协”诠释初心使命情怀。
持续推进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围绕“教育强区暨推进集团化办学”赴二实小和六中滨湖校区实地走访调研,聚焦“房地产领域烂尾项目整治”前往天湖国际和水游城项目开展监督性视察,提出意见建议,助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组织委员参加区法院、区检察院“述法工作会议”“案件评查”“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围绕“境外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组织委员参与司法听证,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有效提升提案质量。精心组织“提案工作培训”“提案调研月”活动,坚持开展提案办理“回头看”和“提案双评”。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158件,立案133件(其中含并案50件),办复率100%。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持续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选题推荐、素材收集、建议整理、材料打磨、信息编报等全链条服务。2024年共报送社情民意92篇,工作信息在市级以上媒体刊登62篇。
四、夯实基层履职阵地,以“创新政协”推动工作出新出彩。
建强政协基层组织。按照“巩固、创新、联系、活力”的工作思路,加强对各乡街(社区中心)政协联络组和“同心圆”功能性党支部指导,健全“四级协商体系”,规范“463”工作流程,全面落实乡街(社区中心)年度协商计划,深入实施“两入两进”,组织委员围绕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民生问题开展调研视察、民情恳谈、民主监督、协商议事活动52次,收集意见80余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0余场,服务群众千余人。拓宽委员履职渠道。持续丰富拓展“委员进社区”内容形式,完善“我当一天网格员”活动机制,委员主体作用得到彰显,活动由“体验式”向“常态化”转变。擦亮政协履职品牌。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专业优势,开展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买卖合同风险防范、中医养生等内容的20余场“委员社区讲堂”,深受百姓欢迎。持续扩大政协“我们+”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在“我们·长友理”为代表的社区公益联盟带动下,界别、区域“委员工作室”“委员之家”打通了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展现协商治理成果。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资政监督助力党建引领“一组一会、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在城乡社区“六事”协商发源地宏业村街道第一社区精心筹建的“蚌山区基层协商实践馆”于9月9日正式开馆,以实际行动向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献礼。
五、狠抓两支队伍建设,以“同心政协”凝聚团结奋斗力量。
激发委员履职活力。举办为期五天的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40余名骨干委员潜心学习、深入思考、赋能实践。围绕年度协商计划“重点课题”和专委会工作计划“自选课题”,认真组织调研活动,评选出4篇优秀调研报告和5篇优秀建议案,增强政协委员履职动力。加强机关素质建设。扎实开展“四不干”型干部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劲足的政治生态和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压紧压实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链条”。同心促进蚌山发展。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聚焦“双招双引”,明确目标任务,坚持主席会招商引资“第一议题”和专委会招商信息周报告制度,动员委员发挥自身优势、主动牵线搭桥,圆满完成招商任务。
报告强调
过去一年区政协所取得的工作成绩,是区委坚强领导,区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区有关部门、政协基层组织和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结果,也是全体政协委员正确履职、有效作为的结果。
报告指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人民政协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区政协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四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争做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排头兵,为助力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2025年区政协将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各项工作:
贯彻新思想,把好党建引领“航向标”;把准新方向,当好助推发展“智囊团”;关注新诉求,搭好服务百姓“连心桥”;适应新形势,建好履职实践“大平台”;锚定新目标,划起凝心聚力“奋斗桨”。
会议强调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区政协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蚌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为加快推进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努力作出蚌山政协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上,全体委员协商通过大会议程。区政协副主席钱海隆代表政协蚌山区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还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