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忧、暖民心、保民需,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是城市社区始终坚持的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近年来,民政家园社区围绕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加快构筑民生实事服务体系,让辖区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听民声,做群众的“娘家人”。 民政家园社区紧盯群众身边“小事”、心中“实在事”重点发力,通过整合辖区人力物力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困难帮扶、入户排查、政策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与居民谈心聊天,了解其需求,提供“一对一”帮扶,做到精准服务。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一直是社区关注的重点,为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安全感,社区“两委”成员、在职党员、志愿者以及网格员定期进行入户走访,并开展了慰问、政策宣传、帮办代办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拓展,让群众感受小事办好的温度、社会治理的力度。
办民事,做群众的“贴心人”。 民政家园社区紧盯辖区居民最关切的问题,常态化摸底核实人员信息,采用“定点联系、定户到人、定时走访”的方式,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贴心服务,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兜底线、保民生、救急难的作用,持续开展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高龄津贴、优抚等政策宣传,不断提高居民对民生保障政策的知晓度。“12345”政务服务热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也是检验群众工作的“试金石”。民政家园社区持续深化“网格+热线”工作,以“热线·首发”为抓手,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长单元长、物业领域集中整治专班等多方参与的网格治理体系,实现诉求办理联动、问题治理高效、事项闭环解决。
解民忧,做群众的“暖心人”。 针对新就业群体饮水难休息难等问题,民政家园社区打造淮畔新港湾,实行全天候开放,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报刊阅读、免费充电、热饭热菜等服务;通过征集居民的需求,组织开设家长学校、青少年兴趣班等,同时为居民提供声乐课、舞蹈课等公益课程,让群众学有阵地、学有资源;通过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不断激发党组织凝聚力,强化社区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励社区党员主动亮身份,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各项工作,以民生实事为抓手履职尽责、精准发力。同时用好用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重要节日、主题党日为契机,与共建单位联合开展“新春佳节送关怀”“感恩母亲节”“义诊送健康”等活动,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殷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