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融媒体记者 陈 昂 通讯员 刘铭淳 文/图)1月14日,春运首日夜晚,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作业区内灯火辉煌,一片繁忙景象。
夜空中,龙门吊司机李传刚在地面人员的指挥下,熟练地操控着控制杆,龙门吊如灵动的舞者,划出优美的弧线,将装满货物的集装箱缓缓吊起,精准地安放在火车平板车卡槽中。伴随着一声长鸣,编组完成的列车满载货物在星光下启程。
这些年,每天凌晨四点半不到,李传刚起床洗漱,而后细心地为父亲洁面、擦拭身体,帮父亲穿戴整齐送往医院接受日常治疗后,便匆匆赶往蚌埠南货场。提前半小时到岗的李传刚,认真检查设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货物安全的细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货场的薄雾,端坐在不足3平方米驾驶室里的李传刚,便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以标而动,向准而成,兢兢业业保安全。”这是李传刚的座右铭。
春运首日,李传刚正全神贯注吊集装箱
1993年,在上海铁路局举办的技能竞赛中,李传刚凭借扎实的技术获得门吊司机组第一名。2014年3月,蚌埠南货场开辟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李传刚以其精湛的技术和出色表现,被选拔到无水港作业区担任门吊司机。在这里,他不仅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还主动承担起培训新司机的责任。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李传刚常对徒弟们说的话。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耐心倾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讲解对工作和工匠精神的理解。工作中,他不厌其烦地示范,反复实践,直至徒弟们掌握每一个精准动作。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优秀的门吊司机迅速成长起来,其中徒弟蒋坤多次在中心业务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一名。
从最初的司索钩岗位到如今的集装箱专用门吊司机,李传刚见证并参与了门吊的每一次更新换代。
李传刚所在的蚌埠南货场是铁路二级货场,1992年开通运营后,发货量一直较大。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增长,集装箱作业量大幅攀升,门吊司机人手紧张。为此,李传刚主动承担更多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与同事们一起提升业务水平能力,提高起吊效率和落箱准度,确保班列趟趟正点、列列安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答卷。
“每年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发往上海芦潮港、宁波北仑港的海铁联运班列超2600只标箱,途经西安港发往欧洲的中欧班列超4000只标箱。”李传刚感慨道,作为一名老铁路人,见证了“一带一路”蓬勃发展和铁路货运变革,尤其是看到满载货物的列车来来往往,心中感到无比自豪!
今年,是李传刚投身铁路货运工作的第37个春运,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37年里,李传刚累计作业105120小时,若按不眠不休计算,相当于连续工作了12年。
腊月十二百福日,李传刚将龙门吊驾驶室玻璃擦拭干净,贴上福字,迎接自己最后一班春运岗。“一晃37年了,就快要退休了,真舍不得啊!我会珍惜这最后一个春运,精准吊装每一个集装箱,做到零失误,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