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发现 | 湖北襄阳发掘三座三国时期大型砖室墓

2025-01-16 11:00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4年8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菜越社区清理三座三国时期大型砖室墓。

菜越墓地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建设路以南,杜甫巷以东,菜越巷以北(图一)。2024年5月至6月,为配合襄阳市基本建设,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樊城区菜越社区勘探发现一批东汉至唐宋时期墓葬。8月至9月,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22座(图二),出土文物200余件(套)。其中有三座三国时期大型砖室墓葬(M4、M5、M8),出土有铜器、铁器、陶瓷器等各质类文物79件(套)(图三、四)。

图一  菜越墓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二  菜越墓地遗迹分布图

图三  菜越墓地M4出土铜器组合

图四  菜越墓地M4出土部分陶瓷器

2008年10月,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于长虹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发现并清理一座三国时期大型砖室墓葬,该墓保存较好,出土陶、瓷、铜、铁、金、银、玉等各质类随葬品206件(套),包括1件目前国内最大的青铜马,应是较列侯一级略低的将军夫妇合葬墓。该墓一经发掘,立即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为三国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本次发掘的三座墓葬与菜越三国墓仅一路之隔(直线距离约100米),应属同一家族墓地。这几座墓葬,均坐北朝南,自东北向西南错列分布。墓葬规模较大,总长20米左右(图五),主要由长斜坡墓道、石构墓门、甬道、前室、后室组成。石墓门雕刻有朱雀、辅首衔环、青龙、白虎等纹饰(图六、七)。出土的文物中以象鼻流提梁铜壶(图八)、铜鏂(图九)、羊纹铜洗(图一〇、一一)最为重要。林立先生认为象鼻流提梁铜壶起源于古印度犍陀罗地区(林立:《犍陀罗式带流提梁壶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年第7期),也多见于广西南部沿海一代以及越南北部地区,可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而来。襄阳地区东汉时期属荆州,荆州南与交州相邻,这件象鼻流提梁铜壶极有可能是东汉晚期从交州(今广西、越南北部一带)流入。铜鏂出现于西汉中期,地域上多出现于南方、西南地区(吴小平:《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5年),可能与这一时期北方多战乱,南方、西南地区稍稳定有关。羊纹铜洗在北方较为少见,且这类器物多自铭有“蜀郡”“蜀郡严氏造作”“蜀郡董氏造宜侯”等(吴小平:《朱提堂狼器考》,考古学报,2021年第3期),董氏、严氏为蜀郡工匠的代表,结合菜越墓地M 1出土的“严氏作”铜锁形器,说明襄阳与西南地区文化交流较为通畅。

图五  菜越墓地M4、M5全景

图六  菜越墓地M4石墓门(北-南)

图七  M8门楣、门框拓片(南-北)

图八  象鼻流提梁铜壶

图九  铜鏂

图一〇  羊纹铜洗

图一一 羊纹铜洗内底纹饰

襄阳地处汉江中游,自东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刘表迁荆州治所于此以来,战略地位尤为重要,成为群雄竞相争夺的地区,留下了不少重要的文化遗迹。本次发掘不仅丰富了这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考古资料,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菜越墓地为三国时期高等级贵族墓地。同时本次出土的文物中,有一部分典型器物来自于南方、西南地区,说明了东汉晚期荆襄地区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对外交流通畅,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