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体记者 郝玉琳 通讯员 吴钰 朱迪依 文/图
从人社领域个人业务办理,到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体验、待遇补贴进卡……社保卡正在蚌埠市人社局打破“部门壁垒”,联合多部门构建"数据共享、服务集成"的民生服务新生态,积极探索以社保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的新模式,推动社保卡集成更多民生服务,逐步实现社保卡“一件事”线上线下融合应用。
一卡通 百项服务一网通办
“领取技能补贴只要进入一件事专区就可申领,补贴直接打到社保卡上,真的是零材料、零跑腿、一键办,省时省心。”近日,市民陈女士通过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线上专区成功申领了技能提升补贴。
使用电子社保卡即可进行博物馆入馆登记
这是蚌埠市深入推动高效办成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的缩影。2024年,蚌埠市人社局会同相关部门,通过资源整合、事项梳理、流程精简等举措,推进社保卡在人社、政务及其他民生领域广泛应用。依托皖事通平台设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本地线上服务专区,集成了就业创业、人才服务、社保服务、医保公共服务、公交线路及运行状态查询、社保卡乘车记录与充值记录查询、旅游景点查询、图书馆线上读者服务、博物馆预约等多个领域的100多项线上服务,让居民通过社保卡实现“一件事”高效办理、“一网通办”。
惠民生 补贴通发消除“温差”
“以前领惠农补贴、养老金、高龄补贴的卡都不一样,密码也不一样。哪能记得住这么多卡号密码?现在统一用社保卡领钱后,回回领钱,都只要记得一个密码就行,比以前方便多了!”。龙子湖区李楼乡居民李大爷说。
过去,群众需用多个账户、多张银行卡领取各类补贴,资金管理查收不便,个人体验与补贴政策存在“温差”。通过社保卡“一张卡片领”,进一步提升了各类补贴资金透明度、便捷性,有效免除了群众在多个部门反复登记银行卡号的麻烦,同时避免了补贴资金的错发、漏发等问题,让群众少跑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补贴资金发放效率,实现财政补贴资金“阳光审批、阳光发放、阳光监督”。
据统计,2024年蚌埠以社保卡为载体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农机具购置补贴、救灾补助等各类惠民、惠农补贴共涉及89万余户,发放金额逾18亿元。
予民利 一卡通畅各类应用场景
基础功能持续夯实,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社保卡的多功能载体效用正在充分发挥:
政务服务“一卡通办”。使用电子社保卡可便捷登录皖事通和安徽政务服务网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市政务服务中心部署的安徽省一体化智能自助终端,支持电子社保卡扫码登录办理社会保障、房屋产权、健康医疗、公积金等政务公共服务事项。
就医购药“一卡通结”。蚌埠市全面实现持社保卡在本地及异地已备案的定点医药机构直接结算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生育报销金和医疗救助金等医保待遇均通过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发放。2024年,蚌埠市民使用社保卡就医购药252万人次,领取医保待遇6.8万人次。
交通出行“一卡通乘”。2023年9月,上线电子社保卡乘车功能,不用带实体卡,打开云闪付电子社保卡乘车码,轻轻一靠即可便捷乘车。同时,持居民服务“一卡通”版面第三代社保卡到蚌埠城市通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服务大厅开通交通功能并充值后,即可在市区、怀远县77条线路和全国300多个城市乘坐互联互通城市公交及轨道交通,享受一卡畅行的便利。
使用社保卡乘公交
文化体验“一卡通览”。全市6家图书馆已实现持实体社保卡刷卡、电子社保卡扫码免押金借阅图书,市县4家博物馆已实现持社保卡刷卡、电子社保卡扫码参观游览。“以前去市图书馆借书要缴押金,办理借阅证,现在用手机上的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在自助设备办理借阅登记后轻轻一扫,就能免费借书,非常方便。”市民张女士说。
惠民活动“一卡通享”。2023-2024年,蚌埠市组织多部门、银行、商户共同开展以“一卡通用 惠享珠城”为主题的社保卡惠民活动,为长三角地区社保卡持卡人提供满额立减、积分兑换等优惠。累计优惠笔数近10万笔,拉动消费600多万元,助力惠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为长三角持卡群众享受本地“同城待遇”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