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 飞
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是龙子湖。因为我生性不好动,因而我也很少到龙子湖边伸伸懒腰。
全国有多处叫龙子湖的地方,较为有名的是河南郑州,但它是一个人工湖。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附近也有一处龙子湖,面积较小,属于城市湿地的一部分。其他地区如江苏、浙江、山东等地,都有小型的湖泊、水库或公园以“龙子湖”命名,但它们的知名度都较低。
蚌埠的龙子湖就不一样了。先不说它是我家乡的湖,就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足以令人陶醉其中了。
龙子湖得名于“龙子传说”,相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在此放牛,因龙子托梦而成就帝业,赋予湖泊神秘色彩。湖畔分布着双墩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刻划符号被认为是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此外,湖东岸的汤和墓(明代开国功臣)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子湖承载了蚌埠“珠城”的历史记忆,与淮河文化、大禹治水传说紧密关联,是皖北文化的重要载体。
另外,龙子湖作为国家战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要节点,其生态治理与开发被纳入区域协同发展框架。在蚌埠从传统工业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中,龙子湖周边集聚了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成为城市升级的核心动力。
蚌埠龙子湖的特殊性在于其“自然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交织”,以及“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平衡实践”。它不仅是蚌埠的城市名片,更是淮河流域文化传承、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在全国同名湖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价值。
2月24日,龙子湖东公园,市民们趁着春风放风筝。市民们在此享受着春日户外的悠闲时光,洋溢着盎然生机。融媒体记者 陈昂 摄
近日,被春的阳光诱引下,我决定到龙子湖去探望它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清晨,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和四周的山峦。我沿着湖边的小径缓缓前行,微风拂面,带着湖水的清凉与草木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龙子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它被称为曹湖。相传,东汉末年,曹操与周瑜南下征战,经过豫州之战后,将袁术逼到了淮河南岸,自己则屯兵于淮河北岸,也就是现在的曹老集。曹操打过淮河后,屯兵于一座山下,这座山因此得名曹山,而山下的湖泊则被称为曹湖。
曹山的名字看上去一直沿用到今天,但中途也曾经有过更改,而曹湖的名字也经历过两次变迁。
在曹湖之后,它又被人们称为龙子河。这个名字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年大旱,庄稼几乎绝收。一天夜里,一个渔民在打鱼时,突然发现水上游动着两条小白龙。它们所到之处,雾气缭绕,庄稼上便出现了水珠,第二天一看,庄稼禾苗全都生长得十分旺盛,干旱得以解除。然而,这两条小白龙因私自行雨违反了天庭的规矩,被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打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两条小龙,便将曹山改名为双龙山,将曹湖改名为龙子河。
接着,我登上了龙子湖畔的一座小山丘。站在山顶俯瞰龙子湖,只见湖面如镜,群山倒映其中。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金光闪闪,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分美景之中,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夜幕降临,龙子湖畔的灯光逐渐亮起。我在湖边的一家餐馆里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蚌埠的美食以徽菜为主,口味独特、色香味俱佳。我品尝了徽菜中的经典之作——臭鳜鱼、毛豆腐等菜品,感受到了徽菜的独特魅力。
晚餐后,我沿着湖边的小路散步。夜风习习,吹拂着湖面上的波纹。我抬头仰望星空,只见繁星点点,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夜空中。这分宁静与美好让我忘记了白天的疲惫和烦恼,只想沉浸在这分宁静之中。
春游龙子湖,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龙子湖的美丽与神秘。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从三国时期的曹湖到明朝的龙子河再到如今的龙子湖风景区;从曹操屯兵到朱元璋划船再到汤和安息于此;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到现代的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龙子湖附近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