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2024年以来,交通银行蚌埠分行(以下简称“交行”)认真落实国金局蚌埠监管分局部署要求,着力推进党建与消保深度融合。年末消保服务考核“全省存量辖行”第一名;当地主流银行唯一一家“零投诉、零举报”机构;宝龙支行顺利通过“千佳”复检;高质量金融服务获蚌埠市政府通报表扬。“党建红+交行蓝”,持续擦亮交行金融服务“金名片”。
坚持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交行坚持和加强党对消保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刻领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其贯穿于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始终。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健全“清单+督办”机制,全年形成涉及金融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督办事项12项,目前已全部办结,获基层单位和客户好评。
加强党组织建设,构建消费权益保护的坚实堡垒
在党委直接领导下,成立交行消保工作领导小组,分行“一把手”担任组长,各支行确定消保第一责任人,各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职责,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强大队伍。3月,党委书记、行长范道户为全行干部员工开展“行长讲消保”“行长讲合规”专题授课;6月,结合党纪学习教育要求,党委班子到市党史宣教基地——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开展“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大家谈”主题党日,以沉浸式的精神洗礼教育党员高管牢记“金融为民、百姓为先”的理念,推动高质量消保再上新台阶。
注重建章立制,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消保工作质量
交行持续打造“大零售”“大消保”工作格局,创新构建消保工作体系,把金融教育宣传、完善投诉处理基础、推动纠纷多元化解等纳入“高水平建设一流省辖分行”重点任务清单,全面落实党建引领消保职责。
目标导向、考核驱动。切实践行正确政绩观、业绩观,将消保指标纳入支行、部门绩效考核和党建考核,百分制权重超过5分。2024年,交行制造业贷款增幅13%、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幅39%,均高于全市各项贷款增速,服务当地发展精准有效。助力“珠事好办”营商环境品牌建设,以“千企万户大走访”实现普惠金融产品精准滴灌,分行考评对象在“千企万众评科长”中获满分评价。
整章建制、减负赋能。制定《关于客户致电市长热线工单处理提示》《关于确保高低柜台“满时点”对外服务提示》《关于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等文件,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确保及时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提高投诉处理质量和效率。
加强培训、夯实基础。全年开展专题培训12次、覆盖干部员工158人次。将消保应知应会纳入新行员、客服客户经理、中层干部业务培训,逢训必考、以考促学、学用结合。健全自学机制,利用总行E校园等培训平台,提高全员服务水平。春节等重要时期消保服务不间断,确保业务接得住、管得好,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投诉升级。
双亮双比、踊跃建功。宝龙支行党支部培育打造“长春花”党建品牌,积极探索适老化创新服务;营运安保部党支部组建支付服务便利化攻坚队,在人行劳动竞赛揽获集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等4项奖项;淮上区支行党支部青年突击队向某“银发经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授信支持1000万元;宝龙、淮河支行成功堵截电信网络诈骗,挽回群众损失,公安局发函感谢,获交总行宣传平台报道。
紧扣群众需求,落实消保职责,践行国有大行责任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交通银行蚌埠分行持续完善消保工作机制并配套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小微和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加大制造业、战新产业等领域贷款投放,强化新市民、养老人群产品供给,提高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服务水平,一系列“为民办实事”举措落实落地,“人民金融为人民”取得积极成效。2025年以来,交行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系列活动为契机,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集中宣传20余次,借助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为群众送温暖”近10次,聚焦普惠金融、消保知识等开展教育宣传覆盖不同岗位400余人次,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金融知识需求。认真做好投诉受理、告知、转送、督导、反馈等环节,分析潜在风险点,有效发挥“前哨”作用。目前,交行消保工作水平保持系统一流、同业领先位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交行坚持“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下一步,交行将继续发挥“国有大行挑大梁”作用,以金融教育工作为切入点,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连心桥”“向心力”,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加大金融消费者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力度,让金融政策举措真正走入千家万户、服务淮畔民生,为中国式现代化幸福蚌埠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