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的探索中,青年街道积极践行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理念,创新治理模式,全方位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让居民生活更有质感、更具幸福感。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治理根基
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建立“街道党工委 - 社区党委 - 网格党支部 - 楼栋党小组 - 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将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定期开展“主题党日+社区治理”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今年以来,党员带头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14余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件,成为社区治理的“红色引擎”。
深化自治实践,激发内生动力
完善居民自治组织体系,组建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制定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规划、公共设施建设等热点问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让居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今年来,召开居民议事会7场,研究解决问题10条,有效提升了居民对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电梯换新等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良好氛围。
夯实法治基础,护航社区稳定
建立社区法治服务站,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定期坐班,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纠纷调解服务。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立法律咨询台等形式,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居民法治意识。今年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9场,受众达200余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9起,调解成功率达100%,为社区和谐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弘扬德治风尚,凝聚价值共识
挖掘社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事迹,设立“道德红榜”,通过社区宣传栏、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文明家庭”“最美邻里”等评选活动,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融入评选标准,激发居民向上向善。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定期组织开展免费理发、磨刀、艾灸、文艺演出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的社区氛围。
提升智治水平,创新治理模式
搭建智慧社区平台,整合社区人口、房屋、设施等信息,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动态更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社区安装智能门禁、监控摄像头、消防预警设备等,实时掌握社区动态,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居民可通过手机在线反映问题、查询政策、参与社区事务,实现“掌上办事”“指尖治理”,让社区治理更加高效便捷。
“五治融合”的实施,使青年街道的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未来,青年街道将持续深化“五治融合”实践,不断探索创新,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魏宝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