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白莲坡公园

2025-03-18 08:54

文图/吴高翔 

假期,去白莲坡镇走亲戚,趁着酒酣耳热的热乎劲,饶有兴致地来到白莲坡镇镇政府旁边的白莲坡公园“闲遛”,浏览主题雕塑群、文化长廊,聆听散淡之人闲话,尊神农、重农耕、通商贾的地方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当地脍炙人口的地方传说被能工巧匠们雕琢成塑像群,活灵活现地占据着公园的一角,呈现出清朝乾隆皇帝“重农省岁”治河、导淮、济运三策盛况,述说着白莲坡种植水稻的生产劳作场景、历史根源及神话传说;铁质雕塑古香古色,石膏塑像惟妙惟肖,承载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厚重的情感寄托。

公园小景。

紧挨着水莲街的雕塑群主要用来佐证“白莲坡贡米”曾经进贡乾隆皇帝的民间故事,寓情于物、独具匠心。以稻花香大街、水莲大街、白莲坡大道、劳动大街做经纬,承载着“贡米之乡”的渊源,构筑了城镇化发展的新框架。触摸着金灿灿的稻穗,庆丰年的感觉越加厚实,“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迎合了黎民百姓安定、自足的生活态度。

从茆塘公社、劳动街、找郢乡到白莲坡镇,在公园的文化长廊上皆有印记可查,同时也给地标性建筑涂上了岁月的斑驳。白酒、香醋、焦米棒等稻米衍生产品叫卖声此起彼伏。

跳广场舞的、闲逛的、会朋友的、叙家常的游人让寂寥的公园人气渐长;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的体育爱好者施展身手,让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时尚。斜靠在廊椅晒着暖烘烘的太阳,健步走来一位精神饱满的老者,麻利地取出斜挎在肩头的长笛,娴熟的吹奏出《闹新春》曲调,行云流水,如痴如醉。

围观下象棋的人群刚才还深思若定,严守着观棋不语的“君子协定”,却为了一处神话传说雕塑争得面红耳赤。一方认为农耕文化质朴、真实,雕塑作品是佐证、是场景再现,白莲仙子塑像是应景编造,连地方传说的依据都没有,与劳动人民憨厚诚实的秉性格格不入。另一方则认为,神话传说赋予了地方美好和力量,给地方披上了神奇的面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边争论不休,一边聊得热热乎乎,几位老者悠闲地晒着太阳,慢悠悠地“掰开龙门阵”,话题从村庄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配套实施,到新农合、新农保、低保等,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收获感,就连陈三桥扩宽、交通路口加装红绿灯的变化,也成为大家相互交流的美谈,说起来神情亢奋、喋喋不休。

在白莲坡公园“闲遛”,领略的是田园风光,感悟的是民心向背,收获的是融洽舒适的乡村慢节奏生活。在裹着乡土气息的白莲坡公园边上,摊点错落有致、商品琳琅满目、小吃香味氤氲,街面巷道人头攒动,与城市生活的差距几乎对等。

移步走向位于公园路西的公交站台,依依不舍地感觉悄然涌上心头:我想,那一定是白莲坡大米的清香诱人、乡音乡情难以割舍的缘故吧!静默的雕塑没有温度,敢把土特产品当成地方标识和文化符号的白莲坡镇,在传承农耕文化、保护地方品牌、深耕民俗风情方面一定呈献了很多热情。


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