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把研学课堂“搬到”禹会村遗址

2025-04-07 08:33   

蚌报融媒体记者 何沛 通讯员 唐蓓蕾 文/图

“老师,这就是祭祀台基遗址啊,大禹当年就是在这里会盟诸侯吗?”“这些陶片是四千年前的吗,真是太神奇了!”……近日,位于涂山南麓的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迎来马城镇中心小学30多名研学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实践活动,了解禹会村遗址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感受考古工作的独特魅力。

学生们探秘禹会村遗址。

禹会村遗址年代跨双墩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多个时期,其中,大型的礼仪性建筑遗迹与禹会诸侯历史事件高度吻合。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孩子们来到遗址博物馆,被眼前精美深邃的展板、大气磅礴的壁画以及生动有趣的影像所震撼。一个英姿勃发、伟岸雄健的大禹形象在孩子的眼前逐渐清晰,而文字、图片与文物中传递的来自远古的信息,也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龙山时代的时光大门,在不经意间,让大禹与孩子们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在祭祀台基还原展示现场,柱洞驻坑,圜底坑、方土台、祭祀沟、燎祭面等丰富的遗址遗迹现象,瞬间引爆孩子们的求知热情,一个个天马行空的想象与一句句充满童趣的提问,让研学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纷纷表示:“经过亲身体验,他们不仅深入触摸到了历史知识的精髓,更在活动中培养了保护文物的责任感。”

在轻松欢愉的氛围里,孩子们感受到了家乡历史底蕴的维度、深度与温度,把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大禹精神,努力学习建设家园的种子深深植入了幼小的心灵,也为整场主题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近年来,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考古研学与教育紧密结合,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探寻中华文化的根脉,培养大家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近期,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将继续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包括社区宣传、校园宣传与主题研学等在内的一系列宣传研学活动,全面推动禹会村遗址内涵价值展示,实现公园创建和文化传播的‘齐飞’与‘双赢’。”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