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科技赋能 玻璃产业向新求变

2025-04-15 09:15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顾楷)在蚌埠,“玻璃”正改变着世界。

这里自主研发生产的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厚度不到一张A4纸的三分之一,连续弯折百万次也不会破损断裂,能够广泛应用于穿戴设备和柔性屏幕;铜铟镓硒玻璃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适用于建筑外立墙面;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浮法电子玻璃,被用于高精度电子设备制造;全国最大8.5代浮法TFT-LCD玻璃基板,是制造大型液晶显示屏的不二选择;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开创了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中国制造”的新纪元……

小小玻璃,上天入地,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材料。当前,蚌埠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成功将玻璃产业从传统制造领域转型为高科技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玻璃新材料在信息显示、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疗和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的应用,奋力打造“中国玻璃谷”。



蚌埠玻璃的华丽转型,离不开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创新基因。作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极,蚌埠科教资源丰富、创新主体活跃、大院大所集聚,拥有1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200多个省级研发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特别是在玻璃新材料产业领域,蚌埠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这一玻璃新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了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众多高层次专业化平台,研发生产了众多“中国首创、世界领先”的玻璃新材料原创性成果,目前在国际上玻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5%以上,国内高端玻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以上,成为国内唯一能生产显示产业所需全部玻璃品种的城市。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源头,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多年来,我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强化政策、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推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在蚌埠落地。

在国家玻璃重点实验室附近,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这里生产的8.6代OLED玻璃基板是国际显示领域科技竞争的前沿和热点,更是我国光电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材料需求。自从去年底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产品成功下线后,企业持续进行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目前良率成功提升了20%以上,尺寸、应力等关键性能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我们要一方面把这种研究做好,另一方面一定要把研究成果落地,谋篇布局在世界上的领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院长彭寿表示。

在龙头带动下,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在蚌埠集聚,“中国玻璃谷”应运而生。玻璃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已经成为蚌埠的重要支柱产业,为这座工业老城注入了新的动能与活力。

就在去年8.6代OLED玻璃基板产品成功下线的前一天,12月28日,安徽省自主生产的首片高端汽车玻璃在高新区安徽武耀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成功下线,结束了安徽作为汽车大省却无汽车玻璃生产的历史。据了解,这一项目一期的前挡风玻璃生产线、角窗生产线、后挡风玻璃等生产线今年能够全部到位,届时可形成新能源汽车全套玻璃生产能力。

转型之路越走越宽,产业集群日益壮大。当前,我市正按照“一个科研院所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个驻蚌高校共建一个产业园区、每个企业拥有一个核心技术支撑”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个千亿级的硅基新材料全产业链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推进,“中国玻璃谷”这一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人才引培于一体的玻璃新材料产业基地正焕发着无限生机,为蚌埠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