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淮畔明珠绽新光

2025-04-16 09:04 蚌埠发布客户端 ​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何沛)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春日的蚌埠,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今年4月初,固镇县谷阳城遗址公园40余个品种、15万余株樱花盛放,如梦似幻。哪吒模仿秀、汉服游园等精彩活动同步上演。清明小长假首日,5.8万余名游客沉醉在这浪漫的“花海之约”中。这一场春日盛会,正是蚌埠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也是这座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的有力见证。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蚌埠依靠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速度与质量实现“双提升”,以创新之笔在文旅融合的蓝图上勾勒出令人瞩目的发展轨迹,“淮畔明珠”愈发璀璨夺目。

谋篇布局,构筑文旅新格局

从大禹治水的古老传说到科技创新的现代演绎,从楚汉烽烟的沉浸式体验到小龙虾点燃的夜经济……如何挖掘文化“富矿”,扩大旅游“留量”?蚌埠深知,文旅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综合优势,蚌埠精心打造文化旅游美食季系列活动。前两届文化旅游美食季系列活动一经推出,便迅速“破圈”,成功引发现象级关注。传统民俗在现代舞台上华丽回归,国潮风文创市集遍地开花,这些极具特色的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为蚌埠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2023年,蚌埠以559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413.68亿元旅游收入交出亮眼答卷,同比增幅达70%与78%。这一跃升背后,是“节庆矩阵+政策赋能+区域协作”的三重引擎驱动。

“单点突破”到“全域共振”,2024年第二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跟着演艺去旅行暨蚌埠之夜,与蚌埠市第二届文化旅游美食季活动相互呼应,50多个大项、几百个小项活动贯穿四季。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蚌埠先后出台《蚌埠市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大力提振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政策措施的通知》,并调整《蚌埠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等形成组合拳,为“文旅+”跨界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蚌埠深入挖掘大淮河、大遗址、大涂山等特色资源,不断积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龙子湖景区文旅综合体建设、大型沉浸式主题乐园等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23.63亿元。从“春赏花、夏戏水、秋品果、冬滑雪”的产品矩阵到“跟着赛事去旅行”,城市吸引力持续释放。在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蚌埠的开放格局更具张力:与宁波的“游客互送”协议激活长三角短途游市场;“靓淮河”与“大黄山”文旅联盟,实现两地资源互补;以皖北文旅联盟“盟主”身份,串联6市4县文旅资源,推出跨区域精品线路。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蚌埠走进上海、南京等多地,实现了区域城市之间的互惠互利、游客互送、线路互动、节会互参的良好格局。去年,蚌埠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815.78万人次,同比增长5.25%;国内旅游花费442.97亿元,同比增长10.39%。

“在政策加持与资源优势叠加下,近年来,蚌埠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文旅服务能力,切实提升了蚌埠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更加后劲十足。”市文旅体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清明时节,谷阳城遗址公园游客如织。 固镇县委宣传部供图



跨界融合,催生文旅新场景

从淮河奔涌间感悟雄浑气魄的“淮畔寻源”,到古老传说里体会蚌埠文化的古韵悠长,从街巷弄堂中品味烟火日常的“蚌埠逸趣”,到乡村田野间邂逅白墙黛瓦的田园风光……蚌埠如何深挖文旅潜力,让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在实践中,蚌埠积极探索“文旅+”跨界融合模式,全力打造更多独具特色的城市文旅新场景。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蚌埠的梨花迎来盛开期,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五河县沟东村的第十二届梨花节,作为春日最美的节庆之一,以梨花为主题,不仅展示了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还融合了丰富的文化、美食与娱乐元素,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共享春日盛宴。“近年来,五河县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打造出梨花节、清明庙会、龙虾开捕、螃蟹节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据五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以花为媒、以节促旅,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文化、大旅游产业。

在蚌埠,山、河、湖、城皆可串珠成链。禹会区凭借背靠涂山、毗邻淮河的天然优势,精心打造环涂山民宿集群。错落有致的民宿点缀在山水之间,吸引着游客前来度假休闲,不仅壮大了文旅产业,更带动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

蚌山区的阿财老铺美食街区,以重现百年老街风貌为笔,“蘸取”夜市经济与蚌埠非遗展演的浓墨,“绘就”夜间消费的繁华盛景,成为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的潮流打卡地,沉浸式体验蚌埠的市井烟火。向云端·非常道铁路微公园以独特的铁路文化魅力吸引大批市民前来观光打卡,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新亮点。篾匠街、禹荟里·张公山美食城等特色美食体验街区,为游客提供更多消费体验。五河县工文旅携手共进,打造现代牧业研学基地。现代化的工厂摇身一变,成为新奇的研学场所。体文旅协同发展,活力四射的体育赛事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引擎,吸引更多体育爱好者前来观赛、旅游,带动城市消费增长。红文旅传承延续,深挖蚌埠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精神融入旅游线路,让游客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开启红色旅游新征程……

从单一观光到多元共生,更多蚌埠文旅新场景包含了美食、音乐、赛事等诸多元素、提供了多样化的出游体验,有力彰显着幸福功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化IP赋能,绘就文旅新图景

从“禹娶涂山”“禹会诸侯”的千古传说里唤醒“大禹传奇”的文化记忆,到因《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播后固镇刘集镇九湾摇身变为“潮吒新地”;从“楚汉风华”的金戈铁马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到莘莘学子开启“学史启智”的研学篇章……蚌埠手握大禹文化、双墩文化、哪吒传说、楚汉故事等熠熠生辉的文化IP,究竟如何将其转化为文旅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探索的道路上,蚌埠秉持文化赋能理念,精心勾勒出独具魅力的城市文旅新图景。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禹会区举办民祭大禹典礼,强化公众对大禹精神的认同;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禹文化研究院,深入挖掘大禹文化;“靓淮河”工程将淮河治理与大禹治水精神结合,成为新时代的“大禹治水”典范;2024年6月,在大禹文化、宋韵文化传承发展交流会上,形成了“大禹文化 蚌埠共识”,让大禹文化成为蚌埠的一张闪亮名片。

固镇县垓下遗址公园通过开发VR互动、汉服体验等项目,运用3D艺术画、全息投影和沉浸式场景体验等科技,为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之旅。“垓下遗址考古探秘研学之旅”成功入选2025“春学江淮 研读安徽”春季研学旅游精品系列线路,还入选“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固镇县还依托丰富的研学旅游资源,推出10多个经典研学主题系列,让文物“活”了起来。

“今年,蚌埠将重磅推出首届大禹文化节,同时举办第三届文旅美食季活动,通过整合全域旅游资源,打造‘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文旅品牌。”据市文旅体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蚌埠市首届大禹文化节包括文化活动、经贸活动等,将助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淮河文化之都、大禹文化之乡”的城市名片。

当大禹精神注入城市肌理,当楚汉风云邂逅数字科技,当传统节庆嫁接现代消费,蚌埠正以文化基因的重构,实现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跨越。蚌埠正用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揭示:文旅融合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极”,更是城市软实力的“锻造场”——在这里,每一条街市都跳动着时代脉搏,每一场节庆都讲述着文化自信,每一次创新都在为“淮畔明珠”增添新的光芒。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