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记者 陈昂 文/图
春末的怀远县万福镇砖桥村,大棚蔬菜基地里绿意盎然,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新修的水泥路直通田间地头。谁能想到,这个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3.98万元、连续三年保持20%增速的“百万村”,三年前还是集体收入不足30万元、背负40余万元债务的软弱涣散村?这场从 负债”到“百万”的逆袭,正是该村党建红”引领 “产业红” 的生动答卷。
4月16日,陈子国(中)指导低保户西红柿种植技术
2021年,该村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抓手,创新“线上 + 线下”学习模式,线上通过微信群推送政策解读,线下开设 “田间课堂”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教学,还为老党员“送学上门”。三年间,20次专题党课覆盖党员群众400余人次,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政策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积分制管理激活队伍活力,参与组织生活、志愿服务、产业发展等可累计获得积分,每季度进行公示排名。3年发放积分26000分,300余人次受益,党员在防汛抗旱、疫情防控等一线主动亮身份、扛责任,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件,党群同心成为发展的最强动力。
产业突围是破局关键。针对2012年土地流转遗留的 550亩“空头地”和几十万元债务问题,村党支部书记陈子国走访梳理问题症结,穿梭在田间地头,自学测绘技术,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了全村历史遗留问题。 利用好三资是发展产业的前提,陈子国带领村 “两委”逐户核查、盘活资源,争取近百万元上级资金发展产业,年收益15万元;清查闲置仓库出租给企业建厂,年增收60万元;整合3亩荒地建设光伏项目,年收益12万元;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租金从每亩5元提升至30元,仅此一项年增集体收入12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彻底甩掉“薄弱村”标签。
村民增收同步推进。通过“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发展特色种植2000亩,带动3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元;协调企业提供20个岗位、开发13个公益岗,实现有劳动力家庭就业全覆盖。加上土地租金,年收入较以往翻番。牵手安徽财经大学开展“支部共建”,2024年通过校园电商销售特色农产品20万元,村民的“土货”变身“俏货”。
基础设施短板逐一补齐。三年来争取15万元资金新建路灯200盏、加装安全护栏300米,完成3公里村组道路硬化和1公里灌溉水渠修缮,安全饮水、电力入户率达100%。曾经泥泞的村道如今平坦整洁,夜晚灯火通明,村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此外,该村严格落实财务制度,每笔支出公示审核,三年来村级财务零投诉、干部零违纪。村集体经济好转后,2024年起为村民每人补贴养老保险100元、合作医疗费用每人减免50元。“集体增收不是目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初心。” 陈子国说。
从“负债村”到“百万村”,砖桥村的蝶变印证着党建引领的强大动能。
编辑:贾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