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尤靖文 通讯员 单永才 王正洲) “多亏了市场监管人员从生产车间设计、设施配备、工艺流程设置等手把手地给予专业指导,让我这么快就拿到了小作坊生产许可证。”在刘集镇从事大米加工的固镇县杨莉家庭农场负责人杨莉莉笑着说。
随着固镇县刘集镇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大米深加工、粉丝生产、豆饼制作等一批食品小作坊也应运而生。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固镇县市场监管局刘集所已帮助8家小作坊实现了提档升级。
“原本我们对很多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是一知半解,现在心里有底了,对办好小作坊生产出安全优质的食品充满了信心。”近日,固镇县康湖村食品小作坊负责人,对前来现场指导的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感激地说。
据了解,康湖村的食品生产小作坊,打算在生产加工松茸的同时,增加酱菜、其他蔬菜干制品等的生产。执法人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依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对该小作坊的生产场所布局、设备设施配备、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现场指导。
执法人员在做好硬件设施指导的同时,还对小作坊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了食品生产管理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为小作坊后续的规范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今年以来固镇县市场监管局不断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主动深入乡镇对小作坊开展“点对点”式的现场指导,帮扶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开展小作坊证前指导,是市场监管部门服务民生、促进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提前介入、精准指导,帮助小作坊在开办之初就走上规范化、标准化轨道,既能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又能助力小作坊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地方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食品安全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