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谢勋章 通讯员 杨晨羲)当前,小麦生长进入抽穗扬花期,也是小麦赤霉病等穗期病虫害发生危害关键期,怀远县农业农村局全面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强化技术指导、统筹物资调配等,确保小麦稳产增收。
“无花早,白花迟,黄花打药正当时。”4月18日,在怀远县一座麦田里,农技专家一边指导无人机作业,一边向农户普及农业知识。“‘一喷三防’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举措,根据今年小麦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我们科学制订防治方案,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剂,并添加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增强小麦抗逆性。”怀远县农技推广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王同岁介绍。
在荆山镇种粮大户张宝相的一万一千亩小麦田里,两架银灰色无人机呈编队飞行,螺旋桨搅动空气发出低沉嗡鸣。凭借高精度GPS定位与变量喷洒装置,无人机根据麦田地形和小麦长势,自动调整飞行高度与喷洒量,在绿油油的麦浪上方划出整齐航线,细密药雾均匀覆盖每一株小麦。
“多亏了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技术,还协调飞防服务队,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张宝相感慨地说,去年因为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小麦减产不少,今年有了专业指导和统防统治,预计亩均增产100斤左右。
张宝相还提到,过去“一喷三防”期间,他需四处联系工人,全程紧盯作业,防止漏喷错喷。如今,依托智能设备,他无需在田间奔波。无人机高效精准的作业模式,相比人工大幅缩短作业时间,还显著提升防治效果,工作量减轻了七八成。“目前,一个飞手可控制两台飞机,两个飞手,两天能打药2500亩到3000亩,在有限的窗口期,可顺利完成‘一喷三防’的任务,比以前用人工打药速度大大提高,效益也好了。”
据了解,为确保“一喷三防” 工作有序开展,怀远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全县18个乡镇,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累计举办培训班22场次,培训农户3000余人次。同时,通过现场观摩等渠道,详细讲解“一喷三防” 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知识,让农户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实用信息。
截至4月18日,怀远县已完成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面积60万亩,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35%左右,占防治任务的17.5%。接下来,该县将持续关注小麦生长情况,组织全县农技人员持续开展赤霉病防控工作,保证全县两次防治任务全面完成,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编辑:贾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