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以科技之笔勾勒“方寸之美” 这个小游园里藏着种质资源库

2025-05-15 18:22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融媒体首席记者 陈瑶)暮春时节,南湖路1008号的生态小游园内,月季花廊蜿蜒成瀑,石榴树影婆娑摇曳,睡莲在碧波间舒展霓裳。这座占地不足十亩的“生态会客厅”,实则是蚌埠市林业科技创新的“露天实验室”——50余种林木良种、1.6万株特色植物在此集中展示,3项省级林业标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态场景。

一大早,在游园内晨练的张先生正举着手机拍摄睡莲。亲水栈桥边,他指着水中的睡莲轻声告诉同伴:“这个红色的荷花叫‘珠城红星’,是咱们蚌埠自己培育的品种。”张先生说,自己在附近工作,上班前他经常来这个游园转转。

这座游园看似与寻常街头游园差别不大,但其实是市林业局创新采用“游园+种质资源库”模式打造。游园内集中种植展示全市优良乔灌木品种50多种,栽植数量约1.6万株。大花月季、丰花月季等26个月季品种被编织成立体花球、花柱,“荆涂红”石榴、“珠城红星”荷花等省级审定良种成为景观主角。这里有水生花卉和荷花品种12种,怀远石榴、海棠、含笑、迎春、连翘等乡土树种20多种。

在这里,科技基因植入方寸绿地,林业科技人员通过“孤植显风骨、丛植聚气势、片植造意境”的园林语言,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观赏效果。

“从种质资源保护到街头景观应用,我们正构建‘研产用’全链条体系。”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游园既是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立体展陈,更是“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诗意生活的生动实践。未来,园内还会增加更多新优品种。

近年来,蚌埠市坚持科技兴林,发挥“林”优势、做足“林”文章,多措并举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创新链,写好林业科技创新“绿色答卷”。全市创建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2家,省级林木良种基地1家、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4家、省级科学技术普及基地2家,建立石榴和蝴蝶兰企业研发中心2家。制定省级地方林业标准3项,“荆涂红”石榴、“珠城红星”和“珠城秋韵”荷花通过省级林木良种审定,“皖睡莲1号”等7个品种通过省级非农作物良种登记。


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