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指数基金赛道越发热闹,各家机构的竞争也日益精细化,开始逐渐从“拼费率”的粗放竞争,加速向“拼超额收益”的“指数增强”维度进阶。以天弘基金为例,其依靠数字化、科学化投资战略,旗下多只指数产品成立以来取得超额收益,在“指数增强”道路上成功抢占市场先机。
在国内政策监管引导和资金持续流入的背景下,继去年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和规模全面超越主动权益基金之后,指数投资风力不减,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全市场ETF流通总规模已经达到4.17万亿元,相较于2024年底总规模增加了0.45万亿元。
与此同时,新“国九条”强调提升金融资产投资回报率和投资者获得感,倒逼指数产品从“工具化”向“增值化”升级,“指数增强”成为新的指数基金增长极。凭借“贝塔+阿尔法”的“指数增强”收益特性,指数增强基金成为公募基金争相布局的焦点。
近年来,天弘基金在指数基金赛道上频频发力,凭借自身在指数基金和量化投资领域的深厚积淀,也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指数增强基金布局。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过去1年里天弘基金陆续增设了天弘沪深300指数增强、天弘国证100消费指数增强、天弘中证医药指数增强等多只指数增强产品的E类份额,并发行了天弘上证科创综合指数增强、天弘中增A500增强策略ETF等新产品,拓宽指数增强品类布局。
据了解,自2015年起,天弘基金就开始深耕指数及量化投资,在产品研发方面,天弘基金紧密跟踪市场动向,开发适合市场的产品策略,通过在场外指数、场内ETF、指数增强等细分赛道中前瞻布局,逐渐走出了一条“场外包围场内”的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天弘基金已经构建了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策略、商品、债券等不同类型的全品类指数产品矩阵。
乘着指数化的东风,在实力强劲的投研团队助力下,天弘基金的指数基金管理规模日渐丰腴。截至一季度末,天弘基金旗下指数基金规模达1855.54亿元,同比增长43.06%,同期同业排名第10/127;持有人户数超1246万,全市场排名第一,展现了强大的市场认可度。(基金规模、排名数据来源于Wind,持有人户数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
另外,在国泰海通证券公布的《公募基金的工具属性评级》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天弘基金参评的35只指数基金全部获得三年期四星以上评级。其中,有27只产品获得三年五星评级,在全部88家参评基金公司中位居第6。
注:国泰海通证券基金评级数据截至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披露日期为2025年4月28日。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指数的历史业绩不代表产品未来业绩表现。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