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体记者 陈昂 文/图
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气温突破35℃,局部地区近40℃。“蔬菜市场、水果摊都等着冰保鲜,咱得争分夺秒。”淮上区一家冰块销售门市部前,一辆辆冷链车排队装载冰块,负责人徐文师站在冷库门口将90斤重的冰块熟练搬上车,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地面瞬间蒸发,工服早已湿了干,干了湿。
凌晨4点半,天刚刚亮,徐文师就已赶到门市部。此时冷库内温度—10℃,与室外形成近50℃的巨大温差。他和同事们穿着单薄的工作服穿梭其间,每次进出都要经历“冰火两重天”。“刚进冷库时冻得发抖,干一会儿就浑身是汗,头发能滴出水来。”徐文师笑着说,这样的“温差挑战”每天重复上百次。
眼下正是制冰厂生产旺季,蔬菜、水果、水产品市场对冰块的需求激增。冷库最多能储存二三百块冰,没有了就要到自己的制冰厂去拉,每天要供应四五百块的销量,4米2的冷链车一天要跑5趟。“从水冻成冰至少要10个小时,生产跟不上销售,我们现在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连轴转。”徐文师坦言,这行是“靠天吃饭”的季节性生意,冬天几乎没生意,夏天则要拼尽全力。
说话间,他熟练地搬运着冰块。每块重90斤的冰,全靠人力装卸。“这是体力活,没力气真干不了。”尽管辛苦,徐文师却很满足:“能为商户们的货物保鲜出份力,再热也值得。”
临近中午,徐文师的身影仍在冷库与货车间忙碌。当城市被高温炙烤时,正是这些坚守在一线的制冰人,用汗水凝结成“清凉”,为夏日的城市运转撑起一片“冰”荫。
编辑:贾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