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以“动”驭“视”:动微视觉在 IROS 2025 探讨事件视觉的产业化之路

2025-10-21 19:23

10 月 20 日,国际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大会 IROS 2025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备受关注的 “Workshop on Event-Based Vision”中,动微视觉(DVSense)CEO 刘敏博士受邀发表主题报告《Revolutionizing Vision with Event Cameras: Insights from an Industry Startup》,围绕融合相机、底层算法、行业标准三大方向,分享了事件视觉产业化的前沿实践与思考。

01 从仿生灵感到产业落地

事件相机是一种仿生视觉传感器,可在微秒级时间分辨率下捕捉场景变化,具备高动态范围、低功耗、低延迟等特性。动微视觉团队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由仿生视觉开创者 Tobi Delbruck 教授 指导,长期专注于事件视觉与融合感知研究。

公司成立于 2023 年,以 “动察精微,芯易世界(Perceive the Subtle, Empower the World)” 为使命,提供软硬一体的超高速视觉感知解决方案,服务于工业检测、机器人、自动驾驶、消费电子与航天等领域。

02 DVSync 融合相机:打破速度与质量的平衡界限

在报告中,刘敏博士详细介绍了公司自研的 DVSync 融合相机。它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与算法融合,实现了 事件流与 RGB 图像的空间与时间自然对齐,兼具高动态、高分辨率和高实时性。

DVSync 内置高性能计算平台与自研融合算法,既能保证 RGB 图像质量,又能利用事件流克服传统相机帧率低的问题。得益于此,DVSync 在 运动去模糊、自动驾驶动态场景识别、高速机器人控制 等场景中表现出色,也成为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融合相机之一

刘敏博士特别提到,DVSync 设计理念的关键在于“融合即一体”。

“如今学界与工业界都在探索融合算法,但缺乏能够支撑这些算法的融合硬件。DVSync 的推出正是填补了这一空白。” 他表示。

03 从标定到定位:夯实事件视觉的算法基础

动微视觉在底层算法上同样积累深厚。团队自主研发了一整套面向事件相机的高精度标定与三维空间定位算法体系。这一体系结合了自定义棋盘格标定、动态结构光闪烁编码以及主动红外识别等技术,使事件相机在复杂光照、高速运动等场景下仍能保持高精度的空间一致性。

与传统的静态标定方式不同,动微视觉提出的动态标定方法利用摄像机与场景间的相对运动,通过时间同步的事件流分析建立几何约束,能够在极低延迟下完成参数估计。同时,系统采用了带编码的闪烁光标技术,通过控制闪烁频率与时序,实现亚毫米级的特征识别与匹配稳定性。

在实验结果中,系统的重投影误差可控制在 ±0.5mm 以内,空间定位绝对精度优于 ±2mm。

凭借事件相机的高时间分辨率,整个定位系统实现了 500Hz 的位置更新频率 与 5m/s 的高速目标跟踪能力。即便在快速运动、强光干扰或低照度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输出,为实时机器人控制、无人机导航以及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高动态目标检测提供了坚实基础。

更值得一提的是,动微视觉的整个标定与定位算法栈保持了低功耗与高集成度:

单个事件相机功耗仅为 0.5W,加上计算模块整体能耗不超过 4W,大幅降低了在嵌入式或移动端设备上的部署门槛,为高速机器人与无人机提供了可靠的空间感知能力。

04 数据标准化:构建事件视觉的开放生态

报告的最后,刘敏博士将视角转向事件视觉社区建设。他指出,目前各厂商的 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不统一,导致模型训练、算法评测与跨平台集成困难。为此,他倡议:

• 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以四元组 (x, y, p, t) 为核心编码);

• 推动硬件与软件接口统一,涵盖触发信号、API 绑定与开发框架;

• 形成学术与产业共建的标准联盟,共同开源事件数据处理工具与格式转换库。

这一标准化愿景,旨在让事件视觉走出“各自为战”的阶段,迈向开放共享的生态体系。

05 产业与学术的双向奔赴

动微视觉的技术路径展现出事件视觉的三重趋势:硬件与算法协同演进、RGB-Event 融合深化、标准化生态共建。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层面的突破,更是事件视觉产业化的方向信号——未来的智能视觉,将在融合与标准的共振中,完成从前沿探索到普及落地的跨越。

关于动微视觉

动微视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专注于 事件相机与融合视觉系统 的研发,提供从传感器模组、算法软件到感算一体智能相机的完整解决方案。团队成员在仿生视觉领域深耕近二十年,致力于让高速、低功耗的视觉能力赋能更广泛的智能设备与工业应用。

结语

事件视觉技术正处于加速演化的临界点。从微秒级事件流到融合感知相机,从算法创新到标准共建,动微视觉正在让“看得更快、看得更准”成为现实

未来十年,智能视觉的革新,或许就从一次事件开始。

来源:新浪网科技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