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数字化工具“加持”!第六届CT好技师大赛:从赛场到临床的“智慧桥梁”

2025-10-23 08:20 新浪网科技  

在第六届“CT好技师大赛”的赛场上,除了技师的专业操作,还有一批“数字化工具”成为隐形的“助力者”。2025年10月17日,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的这场全国总决赛,不仅是技师技能的比拼,更是GE医疗数字化创新成果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从“源啓”影像平台到“超智汇”早筛系统,这些数字化工具既为大赛提供了“智慧考核”支撑,更成为技师赛后回归临床的“实战利器”,推动“同质互认”向“智慧互认”升级。

“源啓”影像平台是大赛“临床案例实操”环节的核心技术支撑。该平台由GE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孵化,能将影像重建算力提升13倍,原本需要5分钟的全身CT重建,现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在比赛中,选手扫描完成后,平台会实时生成高清影像,并自动标注“图像噪声值”“伪影程度”等质控指标,帮助专家快速判断图像是否符合互认标准。上海创新中心负责人介绍:“基层医院常因设备算力不足,导致图像重建慢、质量不稳定。‘源啓’平台的应用,就是要让技师熟悉‘快速+高质量’的扫描流程,赛后在基层也能借助平台实现标准化成像。”

针对“肝癌早筛”这一临床热点,大赛还引入了GE医疗“超智汇”数字化平台。在现场答辩环节,选手需基于平台提供的“肝脏CT影像数据”,结合平台自动识别的“肝内病灶位置、大小、密度”等信息,分析诊断思路。据了解,“超智汇”平台已能实现“小于1cm肝癌病灶”的辅助检出,其算法经过全国20余家三甲医院的临床验证。

“E影”云端平台则贯穿大赛全程,成为“同质互认”的“标准传递者”。选手在报名阶段就能通过平台学习“全国统一的CT扫描规范”;比赛中,平台实时同步选手的操作数据与图像结果,确保异地专家评分的一致性;赛后,选手还能在平台上查看自己的操作视频回放与专家点评,实现“赛后复盘、持续提升”。截至目前,“E影”平台已覆盖全国近700家医院,累计完成超50万例远程影像会诊,这种“赛场-临床”无缝衔接的数字化体系,让大赛的价值持续延伸。

为支撑这些数字化工具的应用,GE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在2024年投入3.8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引入90款数字化产品与技术,其中85%已落地临床。在大赛现场,还专门设置“数字化工具体验区”,让选手试玩“AI辅助扫描规划”“智能剂量优化”等新功能——这些功能能帮助技师在减少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未来将逐步向基层医院推广。

从“源啓”的高速重建,到“超智汇”的智能辅助,再到“E影”的标准传递,数字化工具已成为第六届CT好技师大赛的“核心配角”。它们不仅让比赛更贴合临床、更具前瞻性,更在赛场与临床之间搭建起“智慧桥梁”,让“同质互认”有了更高效、更智能的实现路径。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