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25视频会议新挑战:跨平台难兼容、成本陷阱与体验鸿沟

2025-10-24 14:28 新浪网科技  

今天,部署一间远程视频会议室(Rooms会议室)已成为各行各业开展智慧办公的标准配置。随着混合工作模式的常态化,线上沟通需求的多样化,视频会议产业在跨越了部署难、视听效果差等问题后,又遇到了诸如跨会议平台兼容、会议隐性成本陷阱以及会议体验割裂等等新的问题,成为企业会议效率的拦路虎。

跨平台兼容难

2025年,企业会议平台的碎片化趋势正在加剧。腾讯会议、飞书会议、钉钉会议作为国内主流的会议平台各有各的用户基本盘,加之Zoom、Teams、Google Meet等国外视频会议平台,堪称百花齐放。

不同的会议平台所采用的通信协议、编解码器以及安全标准各有不同,导致企业在部署专用会议室系统(如腾讯会议Rooms,Zoom Rooms)时,视频会议硬件设备往往需针对特定平台进行优化,才能发挥出最佳性能。

而当用户需要接入其他会议平台时,往往面临设备不兼容的问题,导致设备功能受限制或者完全无法使用,影响会议效率;部分硬件设备虽能支持多平台切换使用,但用户要为多个平台高昂的Rooms系统软件授权费用买单,且授权费用会持续产生,累积的总体使用成本会很快超越硬件采购投入,形成企业的巨大负担。

看不见的成本陷阱

传统会议室解决方案的高成本不仅体现在初期硬件采购和后续持续的软件使用费用,更隐藏在企业日常会议过程中。

一是Rooms系统设备复杂性带来的日常维护管理成本。IT 团队需要为不同平台和设备配备专门技术支持,员工需要花费时间学习多种平台操作。

二是隐形沟通成本。传统 Rooms 会议室解决方案采用封闭式架构,硬件与特定会议平台深度绑定,形成一间会议室只能开一个平台会议的局面。

当客户或合作伙伴要求使用其指定平台时,Rooms会议室灵活应对不足,企业员工往往被迫退回到 “个人笔记本+临时投屏”会议的原始状态。随着企业会议平台碎片化趋势的加剧,单一平台依赖型会议室已难以满足多元化沟通需求。在笔记本的视听能力又难以保障远程会议需要的条件下,产生了新的问题。

从专业设备到临时凑数的体验落差

专业Rooms会议室系统通过软硬件适配优化和精心配置,为远程会议打造了高质量的音视频沟通体验。

但单一的会议平台限制或多平台方案高昂的使用成本,让参与者时常被迫切换到个人笔记本设备开会,会议体验出现显著降级。基本的音视频质量大幅下降,专业硬件具备的核心功能如智能噪声抑制、语音增强和智能取景更无从谈起,最终导致企业的专业形象大打折扣。

专业的Rooms会议室能保证视听沟通效果,却只能使用特定的会议平台;个人笔记本电脑能够灵活发起多种云平台会议,但又不能确保视听沟通质量。这种“正式会议专业但不灵活,个人会议便捷但视听低质”的两极分化,使得企业内部难以形成持续高效的协作氛围。

BYOM新模式:投屏会议新趋势

面对这些挑战,行业正在转向更为灵活的BYOM(Bring Your Own Meeting)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通过简单易用的转接硬件和标准的USB接口,将专业音视频设备从特定平台解耦,使其成为可被任何会议软件调用的共享资源。

维海德全新推出的 BYOM 系列智能投屏会议解决方案,正是针对这些核心痛点的系统性应答。通过“一根线连接专业与灵活”的极简设计,企业员工只需将个人笔记本通过 USB Type-C 线连接至智能一体机,或通过网线接入 BY42 有线投屏器,即可一键调用专业级音视频能力和AI视听功能,彻底摆脱平台限制。

让技术适应人的需求,而非让人迁就技术的限制。是维海德们破解视频会议困境的关键所在。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