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记者 陈昂 文图)11月13日,清晨六点半的蚌埠,淮河南岸浸着深秋的微凉,薄雾未散,堤坝上那辆橙色三轮车旁已传来绳结轻响。61岁的刘德才将两根绿绳套在双肩,腰背微弓,稳稳牵引着车辆,车上裹着黑色厚外套的百岁老父亲正在小憩。这温情一幕,已在淮河岸边寒来暑往连续上演四年。

“老爷子虚岁100啦!1926年生,身子骨还算硬朗!” 刘德才边调整肩头的绳结边笑着说道。四年前,他发现父亲年迈不愿在家喜欢坐三轮车出行,偶然间想到用绳子拉车,既能让老父亲出来放风、遛弯、散心,自己也能顺便锻炼,一举两得,便开启了每日两趟的 “拉车晨练”。如今,他每天清晨六点至七点多、下午一点多到三四点准时出发,沿淮河堤坝往返三公里,刚够老人舒心、自己尽兴。


采访中,百岁老人不时在车里闭目养神,阳光洒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安详惬意。刘德才调整绳结或停车时总轻手轻脚,“母亲94岁安详离世,让我和哥哥姐姐们更珍惜陪父亲的日子。”刘德才身形硬朗,说起父亲眼角满是温情。拉车途中,他总跟父亲念叨家常,即便老人偶尔糊涂,也会缓缓睁眼,朝着儿子露出慈祥的笑。呼啸河风、粼粼波光与父子间的轻声絮语,构成了淮河岸最动人的图景。
“没啥复杂的,就是一心一意待他呗!只要父亲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拉下去!” 谈及四年坚守的动力,刘德才的话语朴实却掷地有声。四年来,他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这对父子的身影,也成了淮河南岸堤坝上无人不晓的暖心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