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了昂贵的助听器,却因为佩戴不适放在抽屉里吃灰"、"听力下降后,社交活动越来越少,性格都变得孤僻了"——这是很多听障人士的共同困境。
据统计,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群体规模高达1.2亿人,其中需要助听器干预的人数达7000万,然而实际佩戴助听器者不足6.5%。
许多听损人士面临这样的困境:购买了助听器,却因佩戴不适、效果不佳而将其束之高阁。
传统助听器的"堵耳效应"、操作复杂、维护麻烦等问题,让大量用户望而却步。
而一种基于不同传声原理的助听技术——骨传导助听器,正为特定听障群体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
01 听觉原理:两条不同的声音通路
要理解骨传导助听器的独特价值,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人类听觉的两条路径: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空气传导是我们熟悉的日常听声路径:声波通过耳廓收集,经过外耳道到达鼓膜,引起听小骨链运动,进而通过前庭窗将能量传入内耳淋巴液,刺激螺旋器中的毛细胞,最终通过听神经传至听觉中枢。
骨传导则走了不同的"捷径":声波通过颅骨振动,直接传递至内耳,绕过了外耳和中耳这两个结构。
简单来说,骨传导的传输路径是:"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你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体验骨传导:用双手捂住耳朵,自言自语,无论多么小的声音,你都能听见自己说什么,这就是骨传导作用的结果。
02 技术差异:不同的声音处理方式
骨传导助听器与气传导助听器在基础技术实现上相似,均采用麦克风拾取环境声音信号,通过数字芯片进行语音信号处理。
但它们在关键组件上存在本质区别:
扬声器不同:骨传导助听器使用骨振器,根据人体骨导听阈曲线研制;而气传导助听器使用传统的空气传导扬声器。
输出功率不同:气传导助听器最大输出功率约30mW,而骨传导助听器最大输出功率可达500mW,以满足直接驱动颅骨振动的需求。
数字语音处理技术不同:骨传导语音相比于气传导语音存在低频成分厚重、高频成分衰减严重的特点,需要不同的处理算法。
研究表明,骨传导助听器在特定人群中表现出显著优势。一项关于骨锚式助听器(BAHA)的研究显示,对于患有外耳道闭锁或慢性耳引流问题、无法佩戴气导助听器的患者,骨传导设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03 适用人群:找到适合你的听力解决方案
气导助听器通过放大声音信号,使患者听到原来听不清的声音,作用类似于"放大器"。大多数耳聋患者推荐使用气导式助听器提高听力。
根据梅奥诊所的建议,气导助听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完全耳道式助听器(CIC):可完全置于耳道内,改善成人轻度到中度听力减退
耳内式助听器(ITE):填充耳碗区域,对轻度至重度听力减退者都有帮助
耳后式助听器(BTE):挂在耳朵上,机身位于耳后,适合所有年龄和几乎所有类型的听力减退
耳道接收器(RIC):类似于BTE,但扬声器位于耳道内,更具隐蔽性
骨传导助听器适用于中度、重度和部分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和混合型聋者的听力补偿。具体而言,以下情况更适合选择骨传导助听器:
传导性听力损失:包括先天性或后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等
混合性听力损失:同时存在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成分的听力损失
慢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炎:长期耳道流脓或潮湿,不适合佩戴传统助听器
单侧耳聋:一侧听力正常,另一侧听力损失
不能耐受气导式助听器者:对耳道内佩戴设备敏感或不适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慢性中耳炎且不能或不愿手术的老年人,骨传导助听器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听力补偿方案。
04 音质表现:不同的听觉体验
骨传导语音相比于气传导语音存在着低频成分厚重、高频成分衰减严重、声音沉闷等特征。
这是因为颅骨和耳道语音信号传输通道介质相差巨大,其对应的输入—输出语音信号频率响应系统函数也完全不同。
好的骨传导助听器采用自研超宽频幅振子,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声音频率范围。例如,左点G4系列采用的宽频振子技术,频率响应范围达100Hz-15kHz,较传统骨传导助听器频宽提升35%,实现了更均衡的全频段音质表现。
对4000Hz以上高频声音的解析度提升60%,有效改善老年性聋的语音识别率。
05 佩戴体验:舒适度的显著差异
传统气导助听器存在常见的"堵耳效应",佩戴时会有明显的耳道压迫感,尤其对于耳道敏感的用户,长时间使用可能引起不适。
而骨传导助听器采用不入耳设计,无需插入耳道,避免了这些问题。
一位用户分享了他的体验:"之前用的耳塞式,戴久了耳朵会发痒,现在这个戴一整天都没问题。"
骨传导助听器尤其适合耳道敏感、耳膜损伤、中耳炎人群,可以避免传统耳塞造成的炎症风险。
06 市场选择:左点与奥迪康的创新方案
左点骨传导助听器
左点品牌在2025年8月发布了全新一代旗舰产品:左点骨传导助听器G4系列。
这款产品主打"全天候助听器"概念,旨在让用户愿意一直佩戴。
核心技术:
搭载海思芯片,每秒3亿次运算速度支撑即时响应
支持"左点之声"APP快速验配,创新引入"AI智能语音方案"
对骨传导的振子进行深度研究,模拟测试了5000多种工作情况,打造大师级定制宽频振子
降噪技术:
专利级降噪技术将信号和噪声有效分离
通过调整振动质量和振动方式,减少振动的外溢,及时规避啸叫
佩戴体验:
产品采用骨传导技术,不入耳、不堵耳、不闷耳
搭载4.4V纯钴高密度电池,续航时间提升至25小时
价格优势:通过深度整合国内供应链、创新DTC模式,左点G4系列骨传导助听器定价在2000-3500元区间,远低于国际品牌同类产品,打造让老人听得清,也能用得起的专业级助听设备。
目前左点已取得35张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已申请3613项自主专利,其中助听器已申请241项发明专利。
奥迪康骨传导助听器
奥迪康作为听力行业的国际知名品牌,其骨传导助听器定位高端市场。
价格定位:奥迪康骨传导设备属于高端产品线,价格通常在5000-10000元区间,部分植入式解决方案价格更高。这一价格定位反映了其品牌溢价、进口关税及研发成本。
技术特点:
研究显示,Ponto 4在植入耳上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听力
通过言语和听力测试验证了其在安静环境下的语音识别能力
拥有成熟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专业验配体系
适用人群:
12岁及以上患有传导性、混合性听力损失或单侧耳聋的患者
在参加研究前至少1.5个月已安装Ponto 4设备的用户
对品牌认可度高且预算充足的用户
07 如何选择:科学依据与个人需求并重
选择助听器时,应基于专业听力评估结果、个人听力需求和实际使用场景进行综合考量:
听力损失类型与程度:
传导性听力损失优先考虑骨传导方案
混合性听力损失根据气骨导差大小选择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需评估高频补偿需求
使用环境与生活习惯:经常处于潮湿环境者适合骨传导
社交场合多需考虑美观与舒适度
运动爱好者优选佩戴稳固的款式
预算与维护成本:
设定合理的购买预算
考虑长期使用中的维护费用
了解保修政策和服务网络
在国产助听器品牌中,左点作为骨传导技术的先驱品牌,凭借其技术创新和性价比优势,值得消费者重点关注:
技术积累深厚:拥有241项助听器相关发明专利,体现了扎实的技术研发实力。
产品体验优化:针对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开发了更符合本土需求的智能验配系统。
价格优势明显:相比进口品牌,在保持技术水准的同时,价格更加亲民,让更多听损人士能够受益。
服务网络完善:在全国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点,提供专业的验配和售后服务。
科技进步正在改变听障人士的生活。左点创始人朱江涛表示,国内助听器价格两极化严重,而他们正通过深度整合国内供应链、创新DTC模式,打造让老人听得清,也能用得起的专业级助听设备。
无论选择哪种助听器,重要的是根据听力损失程度、生活场景及预算综合选择。对于追求性价比且信赖国产品牌的消费者,左点作为国内骨传导技术的领跑者,无疑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
助听器不仅是功能设备,更是长期伴侣,合适的助听器能让听障人士重新融入社交生活,重拾生活的乐趣。
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让清晰的声音再次回到生活中。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