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市教育局出台办法 对全市中小学生课外作业实行监测

2020-12-31 08:56 蚌埠新闻网  

记者 靳瑾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对课堂知识巩固内化的重要方式。可以说,做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每个家长必须经历的考验。不然,“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如何获得广泛的共鸣呢?

说到作业,几乎每个家长和学生都有一肚子意见要表达。日前,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建立全市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监测及月公示制度(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2021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全市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监测和月公示。以此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作业负担。

每月监测次月公示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课外作业要怎么监测?有什么标准?对此,《通知》中首先就明确了监测、公示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具体来说,监测内容以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有关规定为主,重点监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作业时长、各学科作业量、作业布置形式及作业批改情况等。原则上,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普通高中也要合理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双休日、节假日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日常课外作业量的两倍。适度适量布置假期作业。

至于监测方式,则采取随机抽查、集中监测、暗访、电话访谈家长,以及通过省、市中小学作业监测管理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每月一次。市教育局每次监测不少于10所学校,各县(区)每月监测辖区内中小学不少5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专项监测。

次月1日,市教育局会将每月监测情况在“市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监测管理平台”及相关网站公示。县区则要将全市监测结果向辖区内学校公告,并针对公示中指出的问题提出专项整改方案,督促学校及时整改;学校则负责将监测结果向全体教师公布。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整改并非“口头革命派”,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整改情况定期“回头看”,对严重违反规定的学校和教师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还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写作业天经地义 作业太多却过犹不及

在社会的普遍认知中,学生写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作业花样翻新种类繁多,小学低年级还经常要求家长参与,家长监督,家长批改,这种情况让很多家长不堪重负。对此,市教育局不仅在此前出台文件,明确教师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通知》中也再次明确:教师须认真、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批改后的作业要标明批改时间,不得要求学生家长或班干部、组长等代为批改作业。

记者注意到,《通知》也向“简单粗暴”的抄写式作业说不。“教师要熟悉教材,认真精选习题,尊重中小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提倡有针对性布置课外作业。杜绝不经筛选给学生布置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的作业。严禁以罚写、罚抄作业或其他增加学生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对中小学生课外作业进行监测并公示,既有国家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的大背景,也有家长通过各个渠道向我们反映问题的现实考虑。”谈及《通知》出台背景,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善训直言:曾有家长告诉他,小学三年级作业要写到22点以后。开始以为是孩子磨蹭写得慢,后来一打听,几乎全班同学都要写到夜里九十点钟。“作业并非越多越好,一味刷题跟考试成绩未必成正比。超过阈值,过犹不及。”刘善训说。

在刘善训看来,适当的课外作业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发展智力、巩固新知识,提高素质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课外作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也依然存在。谈及原因,刘善训总结为:“学时太长、作业太重、排名太频、教辅太滥、补课太多、课程单一。”

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刘善训认为过多的作业尤其是小学阶段过多的作业不仅无益,还大大有害:首先每天写作业到深夜,孩子的正常睡眠时间不能保证,损害身心健康;其次孩子被“困”在作业里,极易产生厌学情绪,损害学习可持续性;再次所有时间都被作业填满,没有时间去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透支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希望孩子学习刻苦,但不希望他们痛苦,二者是有区别的。”刘善训形容说。

一位从教近30年的小学教师也对刘善训的观点表示了赞同。她告诉记者,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拼命刷题,不过是95分与98分的区别。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成长并无太大影响。“所以我经常告诉家长,考98分却讨厌学习,考90分却愿意学习的孩子,我认为后者潜能更大。”她说。

吐槽简单粗暴的重复作业 家长盼望个性化作业

教育部门对作业进行监测的消息传出后,很多家长表示:“喜大普奔”。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刚上小学三年级,上个周末布置的语文作业是从第一到第八单元所有字抄写一遍,组词两个,再写个部首。两天下来,新本子写了一半还多。“孩子写得眼泪汪汪,我们看得也心疼。想帮他写吧,又怕影响老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形象,只能硬忍。”这位家长质疑,孩子报听写都是对的,说明掌握了字词。大量布置重复性作业,是不是无用功?老师是不是有偷懒之嫌?

还有家长则反映,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经常接到做手抄报一类的作业,又要画图又要摘抄,即便大人帮忙也要很长时间才能搞定。而且两三个星期就布置一次,迫不得已的家长甚至上网请人代劳。“看上去貌似素质教育的东西太多,占用了孩子时间。”该家长直言不讳,老师应该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不要把心思过多花在华而不实的事情上。

不过,也有家长希望,教育部门在进行作业监测的同时,能不能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一位家长拿自家娃举例:“一说就会,一写就错”。碰上同款娃,怎么才能提高作业效率?“我特别希望老师布置分层作业,就是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成绩,布置个性化作业。同时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比如怎么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之类。当然,我也知道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很难做到,但总要往这个方向努力是不是?”这位家长说,不指望达到“三到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但起码要让孩子的付出有效益。

控量提质 有学校探索校本作业

对于家长的声音,刘善训也做出了回应:教育部对学生作业的原则性规定是理想状态,现实确实很难达到。但开展监测公示,加强作业管理,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校和教师正确认识课外作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以及不同学段和个体体现的差异性;正视问题,特别是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认识到,理想的课外作业不是靠量堆上去,而是更看重质。”采访中,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西宗雷表示,课外作业的初衷不是把孩子“捆”在书桌前,学生全面又个性化的发展才是教育的初心。作为配套工程,教育部门也在考虑改变评价方式,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减轻教师负担,以此推动教育观念、课程管理、教学方法的转变。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借助智慧学校平台,蚌埠二中已经开始探索编写校本作业。从学生和课堂实际出发,实现课外作业的控量提质。“虽然高考指挥棒没变,但我们还是希望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一些探索和尝试,让孩子始终保有学习的兴趣,未来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该校负责人说。(完)

370

记者 靳瑾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对课堂知识巩固内化的重要方式。可以说,做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每个家长必须经历的考验。不然,“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如何获得广泛的共鸣呢?

说到作业,几乎每个家长和学生都有一肚子意见要表达。日前,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建立全市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监测及月公示制度(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2021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全市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监测和月公示。以此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作业负担。

每月监测次月公示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课外作业要怎么监测?有什么标准?对此,《通知》中首先就明确了监测、公示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具体来说,监测内容以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有关规定为主,重点监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作业时长、各学科作业量、作业布置形式及作业批改情况等。原则上,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普通高中也要合理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双休日、节假日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日常课外作业量的两倍。适度适量布置假期作业。

至于监测方式,则采取随机抽查、集中监测、暗访、电话访谈家长,以及通过省、市中小学作业监测管理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每月一次。市教育局每次监测不少于10所学校,各县(区)每月监测辖区内中小学不少5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专项监测。

次月1日,市教育局会将每月监测情况在“市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监测管理平台”及相关网站公示。县区则要将全市监测结果向辖区内学校公告,并针对公示中指出的问题提出专项整改方案,督促学校及时整改;学校则负责将监测结果向全体教师公布。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整改并非“口头革命派”,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整改情况定期“回头看”,对严重违反规定的学校和教师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还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写作业天经地义 作业太多却过犹不及

在社会的普遍认知中,学生写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作业花样翻新种类繁多,小学低年级还经常要求家长参与,家长监督,家长批改,这种情况让很多家长不堪重负。对此,市教育局不仅在此前出台文件,明确教师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通知》中也再次明确:教师须认真、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批改后的作业要标明批改时间,不得要求学生家长或班干部、组长等代为批改作业。

记者注意到,《通知》也向“简单粗暴”的抄写式作业说不。“教师要熟悉教材,认真精选习题,尊重中小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提倡有针对性布置课外作业。杜绝不经筛选给学生布置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的作业。严禁以罚写、罚抄作业或其他增加学生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对中小学生课外作业进行监测并公示,既有国家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的大背景,也有家长通过各个渠道向我们反映问题的现实考虑。”谈及《通知》出台背景,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善训直言:曾有家长告诉他,小学三年级作业要写到22点以后。开始以为是孩子磨蹭写得慢,后来一打听,几乎全班同学都要写到夜里九十点钟。“作业并非越多越好,一味刷题跟考试成绩未必成正比。超过阈值,过犹不及。”刘善训说。

在刘善训看来,适当的课外作业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发展智力、巩固新知识,提高素质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课外作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也依然存在。谈及原因,刘善训总结为:“学时太长、作业太重、排名太频、教辅太滥、补课太多、课程单一。”

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刘善训认为过多的作业尤其是小学阶段过多的作业不仅无益,还大大有害:首先每天写作业到深夜,孩子的正常睡眠时间不能保证,损害身心健康;其次孩子被“困”在作业里,极易产生厌学情绪,损害学习可持续性;再次所有时间都被作业填满,没有时间去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透支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希望孩子学习刻苦,但不希望他们痛苦,二者是有区别的。”刘善训形容说。

一位从教近30年的小学教师也对刘善训的观点表示了赞同。她告诉记者,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拼命刷题,不过是95分与98分的区别。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成长并无太大影响。“所以我经常告诉家长,考98分却讨厌学习,考90分却愿意学习的孩子,我认为后者潜能更大。”她说。

吐槽简单粗暴的重复作业 家长盼望个性化作业

教育部门对作业进行监测的消息传出后,很多家长表示:“喜大普奔”。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刚上小学三年级,上个周末布置的语文作业是从第一到第八单元所有字抄写一遍,组词两个,再写个部首。两天下来,新本子写了一半还多。“孩子写得眼泪汪汪,我们看得也心疼。想帮他写吧,又怕影响老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形象,只能硬忍。”这位家长质疑,孩子报听写都是对的,说明掌握了字词。大量布置重复性作业,是不是无用功?老师是不是有偷懒之嫌?

还有家长则反映,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经常接到做手抄报一类的作业,又要画图又要摘抄,即便大人帮忙也要很长时间才能搞定。而且两三个星期就布置一次,迫不得已的家长甚至上网请人代劳。“看上去貌似素质教育的东西太多,占用了孩子时间。”该家长直言不讳,老师应该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不要把心思过多花在华而不实的事情上。

不过,也有家长希望,教育部门在进行作业监测的同时,能不能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一位家长拿自家娃举例:“一说就会,一写就错”。碰上同款娃,怎么才能提高作业效率?“我特别希望老师布置分层作业,就是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成绩,布置个性化作业。同时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比如怎么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之类。当然,我也知道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很难做到,但总要往这个方向努力是不是?”这位家长说,不指望达到“三到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但起码要让孩子的付出有效益。

控量提质 有学校探索校本作业

对于家长的声音,刘善训也做出了回应:教育部对学生作业的原则性规定是理想状态,现实确实很难达到。但开展监测公示,加强作业管理,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校和教师正确认识课外作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以及不同学段和个体体现的差异性;正视问题,特别是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认识到,理想的课外作业不是靠量堆上去,而是更看重质。”采访中,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西宗雷表示,课外作业的初衷不是把孩子“捆”在书桌前,学生全面又个性化的发展才是教育的初心。作为配套工程,教育部门也在考虑改变评价方式,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减轻教师负担,以此推动教育观念、课程管理、教学方法的转变。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借助智慧学校平台,蚌埠二中已经开始探索编写校本作业。从学生和课堂实际出发,实现课外作业的控量提质。“虽然高考指挥棒没变,但我们还是希望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一些探索和尝试,让孩子始终保有学习的兴趣,未来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该校负责人说。(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