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吴媛媛 文/图
在蚌埠卷烟厂,有这样一位年轻的能工巧匠,他集“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全省电工(维修工)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蚌埠市“优秀共产党员”“珠城工匠”等荣誉于一身;他主持、参与了7个QC课题、40余项小改小革和微创新、5个科技项目、3个管理创新项目,在国家级期刊发表7篇论文,同时还获得了2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阶段——他就是蚌埠卷烟厂制丝车间机电维修组电气组长、攻关小组组长胡林胜。
参加工作十年来,胡林胜不断磨练技术本领,用一支电笔在平凡的岗位上描绘匠心,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成长为领跑安徽电工行业的技术精兵。
在枯燥中寻找乐趣 他写出两万多字岗位教程
2010年7月,胡林胜大学毕业来到蚌埠卷烟厂制丝车间,先后在烘丝机、切片机、开包机等岗位工作,在开包机岗位他一干就是三年。
在很多人看来,开包机岗位既枯燥又麻烦,刚开始胡林胜也是这样觉得,每天上班就是看着烟箱一包包过,机器还经常出现问题,不是不夹烟箱就是卡住烟箱,或是烟包挤到一起。这样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胡林胜意识到不能一直“枯燥”下去,得让自己的脑筋动起来。“遇到故障我要是能自己解决就好了。”胡林胜决定仔细研究每天陪伴自己的开包机设备,他到处查找书籍资料,遇到不明白的就拉着机电维修师傅请教,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设备的工作流程、器件功能摸了透,还学会了如何处理故障,以及设备保养方法等。此外,他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了2万多字的《开包机系统简介》,作为开包机岗位教程提供给同事们使用。
从电工新兵到技术能手 他带领团队屡创佳绩
2013年9月,胡林胜被选拔到电工房工作,面对全新的岗位,他第一次感到了为难,不敢上手维修设备,不敢独立处理故障,怕修不好反而耽误生产。
得知这个情况,电工房组长王良青和电工师傅安建红找到胡林胜,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在他们的建议下,胡林胜决定从自己擅长的软件做起。于是,车间里唯一一台西门子编程器就成了他的“操作台”。
胡林胜在车间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组长、师姐这么帮我,我不能打退堂鼓。”为了克服“胆小”的毛病,胡林胜和他们约定,出现故障先由自己单独处理,师傅在旁边确保安全,实在解决不了再请师傅帮忙。经过一段时间磨练和刻苦钻研,胡林胜能够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终于克服了内心难关,技术技能也不断提高。
胡林胜并不满足于做一名熟练电工。蚌埠卷烟厂一直鼓励、支持青年员工创新,并提供了科技项目、微创新、QC和合理化建议等多个创新平台。企业大力支持,员工不甘落后,十年来胡林胜主持、参与了7个QC课题、40余项小改小革和微创新、5个科技项目、3个管理创新项目,在国家级期刊发表7篇论文,获得了2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阶段。
为学习离开待产妻子 归来后喜得人生“大奖”
2017年6月,蚌埠卷烟厂全厂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技改调试做准备。胡林胜接到任务,要去云南昆船公司学习近一个月,提前熟悉新厂设备电控。
听说要出差这么久,胡林胜有些为难,再过一个月就是妻子的预产期了,但自己又非常渴望接触软件核心,想通过学习为以后技改调试打好基础。思前想后,他决定向妻子坦白自己的内心想法,没想到妻子反而安慰他:“这么好的机会你还犹豫什么?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呢,别担心。”
带着感动和不舍,胡林胜去了云南。培训快结束的时候,有人劝他提前回去照顾妻子,他却坚持要学完。嘴上说没事,心里却无比牵挂,每天早晚他都要给妻子打电话,及时了解家里的情况。终于,赶在妻子预产期的前两天,他结束培训回到了家。
原以为可以正常上班,静待新生命的降临。可没多久,厂里又找到胡林胜,希望他能去北京参加一个QC课题的发布。“我是课题负责人,对整个项目最为熟悉,我们小组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领导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胡林胜硬着头皮又一次跟妻子商量,还没等他说完,妻子就立刻表示支持,还帮着他一起收拾起行李。最终,他负责的课题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获得了一等奖。
结果一公布,胡林胜就马不停蹄赶回了家,第二天就陪着妻子来到医院,第三天一早女儿出生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又得了个人生“大奖”。
早出晚归奋战车间一线 “传帮带”打造一流创新团队
一转眼,女儿三岁多了,看着胡林胜每天早出晚归,她经常嘟囔着小嘴抱怨:“爸爸,你在厂里多,陪我和妈妈少!”听了孩子的话,胡林胜心里有些酸楚。
在厂里,胡林胜是个“万事都好”的实在人。作为车间机电维修组的电气组长和攻关小组组长,他带领电气维修组人员将设备电气维护好,及时处理各项设备故障,同时带领攻关小组对设备进行优化提升。不管什么时间,只要设备有故障,一个电话他就会立刻赶到现场处理。
“这些年整天在厂里忙,对她们娘俩照顾得太少,尤其是易地技改时期,更是顾不上她们。”言语中,胡林胜带着几分对家人的愧疚,“可易地技改这么大的事儿,车间派我们参与调试,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交给我们的责任,我是党员必须冲在最前面。”
2018年,蚌埠卷烟厂启动易地技改,胡林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技术锻炼。一年多时间里,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始终坚守在车间,梳理数以万计的电气线路,一遍又一遍调试控制系统。搬入新厂区后,他也没有闲下来,仍然每天守在生产一线,以便随时处理问题。
“有事儿找小胡。”如今,在制丝车间,这句话已成为工人师傅们的口头禅。有一次,车间膨胀生产线遇到问题,接到电话胡林胜立刻赶到现场。虽然以前没有参与过这条生产线的调试,但眼下又无人能够维修,胡林胜决定试一试。通过一步步检查和对比分析,他确认故障是由设备生产厂家程序编写错误而导致,经过他的修改,故障顺利排除。胡林胜的技术也得到了设备生产厂家的肯定,并按照他的修改方案完善了程序。
从普通操作工到熟练电工,从岗位新兵到技术精兵。十年来,胡林胜获得了一个个不俗的成绩。他曾参加“振兴杯”安徽电工(维修工)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职工组一等奖,并在全国决赛中取得第20名的好成绩。
“一个人强不算强,要做好‘传帮带’和伙伴们一起进步。”工作中,胡林胜从不吝惜将自己经验分享给同事们,带动整个团队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近两年,他所负责的小组开展微创新课题近100项,以及多个QC课题、科技项目和管理创新,提出数十项合理化建议,显著改善了车间设备的运行状况,为企业控本增效作出了贡献。
前不久,胡林胜获评第五届“珠城工匠”,“五一”前夕他将站上领奖台接受表彰。“不管在什么岗位,永远不能有‘差不多’的想法。”在胡林胜看来,工匠代表的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对从事的工作和手中的产品负责任的态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