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甜蜜七夕 有心意更有新意

2021-08-13 09:28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实习生 祝怡祺 文/图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神仙眷侣,他们的故事,穿越千年时空流芳至今,依然在口口相传中诉说着美好。“牛郎和织女没做核酸也没隔离,今年七夕取消啦!”七夕即将到来,单身的朋友就已经开始在朋友圈发出类似的调侃。在疫情的影响下,仿佛所有娱乐活动都少了点儿意思,但越是在这种时刻,人们对于美好节日的向往就越强烈,今年的七夕,是充满了鲜花、笑容、甜蜜和新意的七夕。

鲜花、礼品

二人世界永恒的主题

七夕来临之际,除了作为主角的情侣,商家也都蓄势待发,想要迅速抓住节日的商机。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网上订花的价格不增反降,许多花店订货量猛增,店家直言祝福贺卡写到手酸。商场的各大饰品店铺为了吸引消费者使出“浑身解数”,“对戒买一送一”、“黄金克减60元”、“买铂金送鲜花、送礼盒”等等优惠活动使得饰品店成为最受欢迎的七夕礼品挑选处。商场里,随处可见依偎在一起,笑容甜蜜挑选饰品的男男女女。而在各个线上平台,七夕当天的情侣房间、温馨民俗都被“火速”预订,一房难求……

商场里处处弥漫着爱的味道。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美丽的鲜花、闪亮的礼物、浪漫的二人世界都是构成七夕甜蜜气氛的主要因素。

仪式感少不了

“线下”不行“线上”凑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时浪漫的传说在今天却变成了“现实”。家在蚌埠的小刘是一名大学生,她和男朋友在学校里认识,刚在一起没多久,这次七夕算得上是他们在一起后经历的第一个重要的节日,但他们却没有见面一起过节的打算。“我男朋友是芜湖的,放假之后就没再见过面了。这个七夕原本是打算一起过的,但考虑到疫情,出市还是挺麻烦的,我们都觉得没必要再折腾一趟。”

虽然不能见面,但是属于七夕的仪式感还是必须要有的。小刘和男朋友把线下约会调整为了“线上模式”。“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邀请好友同时观影的网站,七夕当天挑一个我们俩都喜欢的电影一起看,就当是在电影院了。看完电影之后,再给对方点杯奶茶外卖,一起联机打打游戏聊聊天,睡觉前再视频一下,这一天下来,几乎不用走路就把一整套约会流程都完成了。”小刘说,七夕其实过得就是一个氛围,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感受到对方的心意,比什么礼物都珍贵。

全民过节

单身也要找回存在感

当然,今年七夕不仅仅是属于情侣的节日,今年,许多“单身狗”立志要在这天找回自己的存在感。与其在家看着别人秀恩爱的朋友圈“羡慕嫉妒”,不如拉上同样孤单的好友出去玩个尽兴。“七夕是我们大家的节日,谁说没有对象就不能过节,单身也有单身的乐趣,我偏要体验一把过节的甜蜜!”这大概是每一位单身朋友的心声。吃火锅、买衣服、剧本杀…“单身狗”们身体力行地把七夕过出了一种新年的架势。

金店早就推出了七夕活动。

当然,狂欢之后,也有一些单身的朋友会感受到丝丝“空虚”,“偶尔也会羡慕那些甜蜜的情侣,但是感情的事情也强求不来,先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以最好的姿态遇见我的另一半嘛。”

柴米油盐

平平淡淡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是所有人的七夕都是轰轰烈烈、柔情蜜意。市民老蔡和妻子已经结婚二十多年,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了,谈起今年七夕的安排,他显得有点不好意思,“都是老夫老妻啦,咱就不凑这热闹了,就像平常一样过呗,一天三顿饭,吃完晚饭和老婆去张公山散散步,争取把身体锻炼好,平平淡淡也是幸福。”比起奢侈的烛光晚餐,也许柴米油盐才是他们多年情感最贴切的表达。

七夕可以许下

很多美好的愿望

能够千年百年经久不衰,并且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是传说、是历史、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是百姓们喜爱的那些璀璨文化,每当农历七月初七,人们仰望星空,都会不自觉地畅想那梦幻的鹊桥位于何方,那分隔有情人的银河又是哪一片星空。

民俗专家冯淮南告诉记者,经过千年的传承演变,七夕节主题是祈福、乞巧和爱情。七夕节是中国的爱情节,古人歌咏借七夕坚贞不渝的爱情屡有名篇。

蚌埠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民俗习惯受凤阳、寿县影响较大。《民国凤阳县志·礼俗》“七夕,陈瓜果于庭,名为乞巧”。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蚌埠周边七夕风俗“七月七日,相传为牵牛织女聚会之期,女子陈瓜果祭织女,穿针以乞巧。若有嬉子(蜘蛛)网与瓜果之上,则大喜,俗意以为将来必贵。”妇女则进行‘乞巧’活动。乞巧,就是在自家庭院,陈设瓜果,向织女星乞求智巧,请织女星传授刺绣、缝纫的技巧。七夕拜织女,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商场里处处可见与爱情有关的装饰。

七夕,本地有媳妇回婆家、乞巧、演《天河配》戏、乞美等风俗。七月初七,是神话中牛郎织女的日子。当天,本地周边郊县媳妇如走娘家一定要回婆家,以表示“夫妻团圆”。每逢七夕,有的家庭,大人会把拴在孩子的手腕上、脚脖子上的五彩丝线剪断,撂上屋顶,留喜鹊上天搭桥用。

除了乞巧,七夕还有乞美的风俗。现在女孩染红指甲,此俗早已存在。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本地仍流传古俗,七夕当日,有的女孩用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月季花染红指甲,并互相比美,十分珍惜染好的指甲。有人认为用凤仙花染红指甲,可使手指不缩筋。

“听天语”是七夕最后的节目了。相传这天夜深人静时,年轻的妇女、姑娘、儿童聚在葡萄架下或瓜豆棚下,在辣椒地里,或可听到他们相会时倾诉别情的呢喃情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此风犹存。(完)

297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实习生 祝怡祺 文/图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神仙眷侣,他们的故事,穿越千年时空流芳至今,依然在口口相传中诉说着美好。“牛郎和织女没做核酸也没隔离,今年七夕取消啦!”七夕即将到来,单身的朋友就已经开始在朋友圈发出类似的调侃。在疫情的影响下,仿佛所有娱乐活动都少了点儿意思,但越是在这种时刻,人们对于美好节日的向往就越强烈,今年的七夕,是充满了鲜花、笑容、甜蜜和新意的七夕。

鲜花、礼品

二人世界永恒的主题

七夕来临之际,除了作为主角的情侣,商家也都蓄势待发,想要迅速抓住节日的商机。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网上订花的价格不增反降,许多花店订货量猛增,店家直言祝福贺卡写到手酸。商场的各大饰品店铺为了吸引消费者使出“浑身解数”,“对戒买一送一”、“黄金克减60元”、“买铂金送鲜花、送礼盒”等等优惠活动使得饰品店成为最受欢迎的七夕礼品挑选处。商场里,随处可见依偎在一起,笑容甜蜜挑选饰品的男男女女。而在各个线上平台,七夕当天的情侣房间、温馨民俗都被“火速”预订,一房难求……

商场里处处弥漫着爱的味道。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美丽的鲜花、闪亮的礼物、浪漫的二人世界都是构成七夕甜蜜气氛的主要因素。

仪式感少不了

“线下”不行“线上”凑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时浪漫的传说在今天却变成了“现实”。家在蚌埠的小刘是一名大学生,她和男朋友在学校里认识,刚在一起没多久,这次七夕算得上是他们在一起后经历的第一个重要的节日,但他们却没有见面一起过节的打算。“我男朋友是芜湖的,放假之后就没再见过面了。这个七夕原本是打算一起过的,但考虑到疫情,出市还是挺麻烦的,我们都觉得没必要再折腾一趟。”

虽然不能见面,但是属于七夕的仪式感还是必须要有的。小刘和男朋友把线下约会调整为了“线上模式”。“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邀请好友同时观影的网站,七夕当天挑一个我们俩都喜欢的电影一起看,就当是在电影院了。看完电影之后,再给对方点杯奶茶外卖,一起联机打打游戏聊聊天,睡觉前再视频一下,这一天下来,几乎不用走路就把一整套约会流程都完成了。”小刘说,七夕其实过得就是一个氛围,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感受到对方的心意,比什么礼物都珍贵。

全民过节

单身也要找回存在感

当然,今年七夕不仅仅是属于情侣的节日,今年,许多“单身狗”立志要在这天找回自己的存在感。与其在家看着别人秀恩爱的朋友圈“羡慕嫉妒”,不如拉上同样孤单的好友出去玩个尽兴。“七夕是我们大家的节日,谁说没有对象就不能过节,单身也有单身的乐趣,我偏要体验一把过节的甜蜜!”这大概是每一位单身朋友的心声。吃火锅、买衣服、剧本杀…“单身狗”们身体力行地把七夕过出了一种新年的架势。

金店早就推出了七夕活动。

当然,狂欢之后,也有一些单身的朋友会感受到丝丝“空虚”,“偶尔也会羡慕那些甜蜜的情侣,但是感情的事情也强求不来,先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以最好的姿态遇见我的另一半嘛。”

柴米油盐

平平淡淡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是所有人的七夕都是轰轰烈烈、柔情蜜意。市民老蔡和妻子已经结婚二十多年,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了,谈起今年七夕的安排,他显得有点不好意思,“都是老夫老妻啦,咱就不凑这热闹了,就像平常一样过呗,一天三顿饭,吃完晚饭和老婆去张公山散散步,争取把身体锻炼好,平平淡淡也是幸福。”比起奢侈的烛光晚餐,也许柴米油盐才是他们多年情感最贴切的表达。

七夕可以许下

很多美好的愿望

能够千年百年经久不衰,并且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是传说、是历史、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是百姓们喜爱的那些璀璨文化,每当农历七月初七,人们仰望星空,都会不自觉地畅想那梦幻的鹊桥位于何方,那分隔有情人的银河又是哪一片星空。

民俗专家冯淮南告诉记者,经过千年的传承演变,七夕节主题是祈福、乞巧和爱情。七夕节是中国的爱情节,古人歌咏借七夕坚贞不渝的爱情屡有名篇。

蚌埠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民俗习惯受凤阳、寿县影响较大。《民国凤阳县志·礼俗》“七夕,陈瓜果于庭,名为乞巧”。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蚌埠周边七夕风俗“七月七日,相传为牵牛织女聚会之期,女子陈瓜果祭织女,穿针以乞巧。若有嬉子(蜘蛛)网与瓜果之上,则大喜,俗意以为将来必贵。”妇女则进行‘乞巧’活动。乞巧,就是在自家庭院,陈设瓜果,向织女星乞求智巧,请织女星传授刺绣、缝纫的技巧。七夕拜织女,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商场里处处可见与爱情有关的装饰。

七夕,本地有媳妇回婆家、乞巧、演《天河配》戏、乞美等风俗。七月初七,是神话中牛郎织女的日子。当天,本地周边郊县媳妇如走娘家一定要回婆家,以表示“夫妻团圆”。每逢七夕,有的家庭,大人会把拴在孩子的手腕上、脚脖子上的五彩丝线剪断,撂上屋顶,留喜鹊上天搭桥用。

除了乞巧,七夕还有乞美的风俗。现在女孩染红指甲,此俗早已存在。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本地仍流传古俗,七夕当日,有的女孩用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月季花染红指甲,并互相比美,十分珍惜染好的指甲。有人认为用凤仙花染红指甲,可使手指不缩筋。

“听天语”是七夕最后的节目了。相传这天夜深人静时,年轻的妇女、姑娘、儿童聚在葡萄架下或瓜豆棚下,在辣椒地里,或可听到他们相会时倾诉别情的呢喃情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此风犹存。(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