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画家朱文松“画说淮河”月底出发

2021-08-25 09:11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江海 文/图

一人,一车,一个行囊;一笔,一纸,一幅写生。8月22日,站在淮河岸边,中国美协会员、程大利山水工作室画家朱文松告诉淮河晨刊记者,身为蚌埠人,淮河是他心中的“母亲河”,尤其是在捧读郭学东先生所著的《走读淮河》一书后,他更是对这条古老的河流充满了向往,于是萌生出了“画说淮河”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画说淮河,始于《走读淮河》

在开车奔向淮河岸边之前,朱文松说出了他对淮河产生无限向往与痴迷的缘由:“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看郭学东先生写的《走读淮河》这本书,诚如先生书中所言:淮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四渎’,流淌在黄河三角洲的南缘。……然纵观历史的演变,却可以清晰地看到:淮河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是有着它独特的文化地位的。”

而且,随着阅读的深入,一些书中所描绘的景象,时常令朱文松无限神往:“弯弯的山路,渐渐变成一条飘带,忽而落进谷底,忽而飘上山腰。在云雾升腾中,我们开始接近海拔千米的山峰。俯视谷底,悬崖陡峭,巨石参差;崖上古树参天,松竹郁郁;山下淮源溪流,时隐时现,真切地让我们体验到了它可‘比华山高险,与黄山竞秀’的风貌。仰望高空,太白顶即在眼前,云台寺已清晰可见。回首身后,一览群山小,蜿蜒曲折的淮水,犹如一条巨龙,奔向东方天际。桐柏山上云雾缭绕,似乎伸手可触。”

淮河岸边,朱文松靠在越野车上,展开将陪伴他走完全程的红旗。

“今天,来到涂山南麓,踏上充满着山林野趣的涂山古道,回首俯视,淮水穿行山峡的壮丽景色,渐渐笼罩在云雾之中。仰视前方,弯弯的山道旁,一尊巨大的石像俨然耸立。相传,这就是涂山氏女的化身。禹娶涂山氏女,婚后四天离家治水,多年未回,贤德痴情的妻子,忧心忡忡,每天在这里等待丈夫,久而久之,精诚所至,竟‘漫云化石坐崖巅’,变成望夫石。当地人又称它为‘石婆婆’‘启母石’。历经风雨沧桑,它仍然是一副华贵雍容的妇人面相。”

心驰神往中,朱文松萌生了一个想法:学者笔下文墨写就的淮河风貌如此令人沉醉,我能不能也走遍淮河两岸,用画笔记录淮河,以及淮河岸边的历史古迹、风土人情呢?于是,“画说淮河”淮河流域写生行应运而生。

画说淮河,终于百米长卷

驱车行驶近半小时,记者和朱文松来到了位于怀远县城关镇新河街附近的淮河岸边堤顶路上。岸边,朱文松靠在朋友赠予他专门用来完成“画说淮河”之行的越野车上,展开将陪伴他走完全程的红旗,告诉记者:“今天,我的‘画说淮河’淮河流域写生行就正式开始了,接下来一段时间,我要采买一些生活物资,然后八月底前动身,前往淮河的发源地——桐柏山。”

随后,记者和朱文松一起登上了一艘停泊在淮河岸边的驳船,望着河对岸的云雾缭绕、葱茏青翠的涂山,画家来了兴致,掏出写生本和画笔,坐在船舷上,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作画。

“我从小就住在天河岸边,属于典型的水边长大的孩子,对淮河景致的向往是深入骨子里的。所以,我的‘画说淮河’,就是要用三五年的时间,驾车走遍淮河两岸,用画笔去记录、去描绘淮河流域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沿河城市新貌、新农村风貌,哪怕就是当地人围坐一起享受特色小吃,我都想把它们画下来。”

朱文松说,在“画说淮河”的三五年时间里,他打算通过大量的写生,收集足够多的创作素材,然后根据这些素材,创作百幅描绘淮河风貌的中国画,“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创作一幅百米长卷,从淮河发源地,一直画到淮河入海口。”

28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