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文/图
霓虹灯闪烁、美味飘香,人头攒动、有条不紊、整洁有序……圈堤路上悄然出现了一处夜市,“观澜集市”四个霓虹灯字样十分醒目。“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有夜市。夜晚,这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不少家住附近的居民称,晚上会选择停留于夜市一会儿,感受一下此处的人间烟火气。
圈堤路上集市开张 烟火味儿十足
18:30,路旁的树挂上了彩灯,一排排帐篷整齐有序地坐落道路上,吸引食客驻足,从空气中弥漫的美味中,就能感受到夜市的火热……
家住在观澜御湖的周女士对于这样的变化感到很开心:“因为工作原因,我们经常是早出晚归,周边的菜市场距离又非常远,买菜做饭成了一个大难题,现在有了这个集市,解决了许多麻烦事。”
“平常工作比较累,回到家都是各自在玩手机,跟孩子的交流也比较少,现在晚上和家里人就近来逛逛街,这里的风格孩子也比较喜欢,一家人比以前要亲密多了。”家住怡康新都小区的殷先生夫妇对淮河晨刊记者表示。
“儿时随着父母去外地,凌晨两点的夜市仍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记忆中的夜市模样,让26岁的张然新印象深刻。如今,她喜欢在下班后沿着步道散步,在排成长队的美食摊点前等着美味出炉。张然新说,希望以后城区的夜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这样的“夜生活”才更加丰富。
城管、街道齐发力 曾经的“老大难”地段如今变样了
事实上,原来的圈堤路上并不是这样。圈堤路因为邻近张公山,一直以来都被周边居民当作散步锻炼的好场所。因为前往景区的人流量比较大,随之而来的也就出现了一些游商摊贩,他们沿路摆摊,造成了路面垃圾分散,环境也变得脏乱差。
图为观澜集市
“由于占道经营、卫生环境差等问题,城管执法队员对流动摊点进行了整治。但是往往是执法队员一来,商户就会离开,执法队员前脚一走,商户就卷土重来,管理难度很大。”禹会区城市管理局朝阳中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夜市是一个城市商业氛围的延伸和补充,是老百姓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为了提升圈堤路的整体环境,升级城市形象,辖区城管、街道双发力,充分发挥了张公山公园的区位优势,打造朝阳-纬四-钓鱼台党建示范经济片区,丰富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经过上级批准,最终决定在圈堤西路设置观澜集市。”该负责人表示,通过设立夜市,来找到疏堵结合治理城市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的新办法,同时也为发展夜经济尽上一分力量。本着堵疏相辅的原则,再结合附近居民的实际需求,自6月以来辖区城管部门开始进行小面积试点。
夜市的设立,受市民和商户欢迎,但是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旦管理跟不上,就会起到脏乱差的反作用。对此,城管部门积极谋划夜市管理的一些方式方法:先是仅在张公山公园东门入口处,划出一定区域设置集市,要求商户必须做好摊前三包,而且时间也限制在21点以后。
经过三个月的实践后,反响很好:一是商贩们不会像之前一样东摆西放;再是划区分点以后,各个摊位摊主都会主动管理好各自摊位的卫生,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最重要的是,经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尽可能满足了商贩们挣钱养家以及周围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完善管理规范 打造服务型集市
观澜集市的设立虽然能够满足相关需求,但是这并不代表一劳永逸。执法队员在日常巡逻中发现,大部分商户能够自觉服从管理,维护公共卫生环境,做到人在地净、人走地清。但是,也存在部分商户随手倾倒垃圾、垃圾清扫不彻底、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对待这样的商户执法队员便会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将给予处罚,取消其进入集市的资格。
“在执法队员巡查的同时,还要预防商户们可能会产生的噪音问题、瓶装液化气安全使用问题、非机动车规范停车问题等。”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观澜集市规模初显,城管部门也在规划着集市的下一步管理,实行严格的标准,逐步引导商户经营走上良性循环,最大程度发挥观澜集市的利民性、便民性、惠民性。
目前,观澜集市的开放时间为每天的18点-24点,集市范围延伸到了涂山路。同时,相关部门为优化集市环境,设立了照明装饰设施。下一步,将在观澜集市建立初期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精准发力,优化人员配置、安排专人专责、加强巡查频率,切实打造集运动、休闲、消费为一体的服务型集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