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七旬老人坚守八年为83位烈士寻找回家的路

2021-12-01 16:56 蚌埠新闻网  

人物简介:年介涛,男,汉族,1949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陈集镇财政所退休职工。

事迹简介:2010 年,退休后的年介涛老人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以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退而不休,积极参加陈集镇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历时4个多月,查清散葬在陈集镇的83位无名烈士墓情况。2013年6月,陈集镇将83座无名烈士墓迁移到怀远县胡刘烈士陵园,在迁移过程中发现写有烈士名字的砖块或印章,18位无名烈士复原了姓名。从那时起,年介涛便开启了为烈士寻亲的征程,经过近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已为27位烈士找到籍贯和亲人,并且不要政府补贴,拒收烈士亲属给予的酬金,至今仍在努力为烈士寻找亲人。2019年10月,年介涛当选“中国好人”。

正文:

发挥退休余热 结缘烈士墓

1948年底,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在怀远地区打响,怀远县陈集镇(原名陈集乡)是该战役的主战场之一。当时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渤海纵队、豫皖苏军区支队等部队阻击了国民党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的4万余人,许多革命烈士牺牲在这场阻击战中,其中部分烈士安葬在陈集镇的土地上。负责安葬他们的人员将写有烈士姓名的青砖和烈士印章埋入烈士遗体旁,为烈士后人寻亲留下宝贵的标记,这些标记就此沉睡在黄土之下,等待着被人唤醒的那一刻。

2010年,陈集镇党委政府经按上级要求对全镇的所有散葬烈士墓进行普查,乡党委领导人认为作为本地人且对当地历史有所研究又有一定文字功底的年介涛最适合这一工作。但是老年已经退休,政府方面又无法支付额外的工作报酬。年介涛得知乡领导的意见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他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决不让一个烈士墓被遗漏。此后经过四个月的时间,老年走村入户向亲闻亲历安葬烈士的 老人调查当地散葬烈士墓以及具体位置,搜集相关故事信息等,深入田间地头确定位置。所有的工作年介涛都超前谋划,做得比党委政府的要求还要周到仔细,为后来的烈士墓迁移,入葬烈士陵园打下坚实的基础。整个普查阶段年介涛都是自己骑自行车走访,前后寻访100多人次,共普查出83座无名烈士墓。

在年介涛前期认真普查的基础上,2013年6月,在怀远县有关部门支持下陈集乡修建了胡刘烈士陵园(又称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将散葬在陈集乡境内的83位烈士遗骸移入陵园。在迁移过程中年介涛事无巨细,工作人员每挖掘出一件烈士的遗物,他都认真记录、整理、收藏,哪怕一颗纽扣也不放弃。期间发现写有烈士名字的砖块或印章,从而为18位无名烈士复原了姓名。烈日炎炎下年介涛老人把当时留下的这些“标记”一一归档,从这18个名字开始,当时已经64岁的年介涛为自己定下了奋斗目标——为这些烈士找到亲人,让他们魂归故里或者让他们的亲人能来到墓前祭拜。

别样退休生活  踏上寻亲路

人们总说退休就该享清福了,特别是像年介涛这样的家庭,前面大半辈子负担夫妻双方几个老人的护理以及子女的培养乃至孙子女的照顾,好不容易子女成家立业,年介涛憧憬的退休生活也于2009年底来临了。退休后鉴于两个儿子夫妻工作较忙,孙子女又比较小,为了减轻儿子媳妇的负担,老年夫妇主动分开来分别照顾两个儿子的孩子上学接送,年介涛还要辅导孙子的作业。但是有种子总要发芽,年介涛自从萌发了为烈士寻亲的想法后,每天脑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如何能为烈士找到亲属。所以这样的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年介涛老人就走上了为烈士寻亲的志愿之路。儿子儿媳们主动再接过照顾孩子的任务,老伴重操旧业似的跟前跟后打理他的日常起居以及家里的农活,做到不让他分心。为了方便他与外界联系,小女儿买来智能手机,手把手地教他上网、查资料,大女儿经常开车送他外出开会或去寻亲的地方,儿子帮他上网搜索资料、打印资料。就连孙子孙女都变得更加听话,把爷爷当作学习的榜样,孙女写的关于爷爷为烈士寻亲的文章上了学校的板报,外孙女学爷爷做好人的演讲参加了县里、市里的演讲比赛。

多方查找线索  逐圆寻亲梦

年介涛多方查找资料,深入了解淮海战役,尤其是蚌西阻击战这段历史,其中发现参加蚌西北阻击战的一支部队是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这支部队的兵员主要来自山东省和河北省的环渤海地区。

随后,年介涛把这些区域作为烈士寻亲的重点,他采取7种办法为烈士寻家寻亲。一是查阅党史、军史资料,了解参战部队及兵源来源地。二是发函或电话咨询有关县、市民政部门或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请他们帮忙核对、查找烈士信息。三是向疑似烈士籍贯地的媒体发布寻亲信息,发动知情人提供线索。四是通过在河北、山东省等地工作生活的亲友,拓宽寻亲途径。五是通过中华英烈网等网络查找烈士信息进行比对。六是通过河北沧州、山东德州等地的志愿者团队协助查找。七是到烈士家乡实地寻访。

近8年来,年介涛为烈士寻亲的足迹遍及皖、苏、鲁、冀、浙5省16市(县),行程近万公里。为在中华英烈网查找有关历史信息,仅在参战部队兵源集中的环渤海地区,就查阅了近70个县(市、区)的10多万烈士名单。搜集记录整理寻亲资料足足有1尺多厚,约80万字。这些数字反映的是一个花甲老人难以承受的身体负荷,但是年介涛老人却越跑越有劲,越寻越快乐。

在整个环渤海地区寻找18名烈士的亲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加之时间跨度大,行政区划、地理名词的变更和人口的流动,年介涛常常陷入一筹莫展的困境。比如,在为孙振和烈士寻找家乡的时候。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提供的资料显示“孙振和,山东崑嵛县白禄区四甲庄人,安葬在皖怀远小陈庄第一行第二名。”但始终未能找到崑嵛县,一时间寻亲陷入停顿。年介涛从未放弃,并在2017年通过学术网站查阅论文和资料,终于查到一篇《山东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的文章,了解到山东崑嵛县,1945年设立,1956年3月撤销,其西北部入牟平县,东部划归文登县,经过确认,2017年4月2日,终于在威海市的高技区初村镇四甲庄为烈士找到了亲人。

2020年夏,年介涛久病初愈。胡刘陵园内还有7位有姓名的烈士家乡和亲人信息一直查无所获。于是他另辟蹊径,采取曲线寻亲的方式,寻亲范围不再局限7位有姓名的烈士,而是所有安葬在烈士陵园内的烈士。他再次来到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查询所有牺牲在怀远的淮海战役烈士信息。纪念馆给予年介涛热情的支持和帮助,提供了13名疑似河北省沧州籍烈士的信息。

年介涛因病走不了了,只好与沧州当地的媒体和志愿者联系,寻求帮助。沧州方面对能再次与年介涛合作表现出极大热情,积极寻找。仅这一次,年介涛为烈士寻亲的名单上,又多出了10位烈士的英名。

正是凭借着这样一股老骥伏枥、锲而不舍的干劲,截至2020年底,年介涛老人已经成功为27名淮海战役的先烈找到了家乡和亲人,其中有2013年挖掘迁移烈士墓时发现得有姓名的18名烈士中的12名;有在寻亲过程中为无名烈士新复原姓名并寻亲成功的7名;有从陈集境内迁回原籍的烈士5人;有安葬在其他乡镇的无名烈士复原姓名后迁入陵园的烈士3名。这一个个再平常不过的数字,每一个背后都包含了年介涛老人超乎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一个个烈士亲属被找到年介涛老人为烈士寻亲的焦虑也稍微减少了一点,他的寻亲梦越来越接近圆满。

年介涛为烈士寻亲的事迹,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各类媒体报道。河北省的沧州日报更是深受感染,在当地发起“帮烈士寻亲”公益行动,吸引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共同寻亲。《沧州日报》为此发表专题新闻报道30多篇。年介涛坚持义务为烈士寻亲,从未向政府或民政部门报销任何费用,婉拒了烈士亲属的酬金,他说:“我是义务为烈士寻亲。所谓义务,一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二是不取报酬。收了你们的钱,我还叫尽义务吗?”

在怀远县委党史办公室和陈集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年介涛还编写了10万字的《团聚一怀远胡刘烈士陵园》一书。该书资料翔实、珍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较强的教育意义,成为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目前,胡刘烈士陵园还有苗学孔、郭连巨奎、张东明、宋树生、罗中奎等6名有名字的烈士没有找到家乡和亲人,这是年介涛难以割舍的牵挂。随着为烈士寻亲的不断深入,年介涛又发现一些烈士安葬地的新线索,还有一些慕名求助者向年介涛发出协查烈士安葬地的请求。如今,已经72岁的年介涛依然没有停止寻找的脚步。他表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无名烈士复名,为有名烈士寻亲到底。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个拥有志愿奉献精神的共产党员为烈士寻亲的坚定和执着。

从年介涛身上,从年介涛近八年为烈士寻亲事迹中,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难得的朴实与奉献精神,在他的心里放在第一的不是得到,而是一首浓浓的给予、奉献、牺牲的乐章,让人回味并深受震撼。(完)

24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