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保险的本质是互帮互助、扶危济困,与共同富裕有着天然内在联系。通过保险保障功能的发挥,人民群众在各类风险事故中的经济损失得到补偿和化解,从而能够守护来之不易的共同富裕成果。在当前全社会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形势下,着眼于让更多人民群众更加及时、有效地获得保险保障,大力发展普惠保险应成为民生领域的重要政策选择。
普惠保险的发展应在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普惠保险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认清方向、突出重点,推动普惠保险扩面提质。一是深刻领会“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的精神,着力扩大普惠保险覆盖面;二是深刻领会“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精神,着力提升弱势群体保障水平;三是深刻领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精神,着力改善保险服务的质效。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苏恒轩
一、在普及性和优惠性上下功夫,打造全体人民享有的普惠保险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的论述为新形势下普惠保险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南,我们应始终把“全体人民享有”作为普惠保险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致力于让最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均等的保险服务。
让普惠保险形成最广泛的覆盖。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但数据显示,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20%的安全线。2012年以来,为解决看病贵问题,具有普惠性质的大病保险在我国城乡逐步推开,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中国人寿作为行业内首批开展大病保险单位,始终致力于扩大保险覆盖面,累计在全国承办大病保险项目200余个,覆盖城乡居民近3.6亿人,累计赔款1300多亿元,成为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2020年以来,中国人寿又在18个省开展47项城市定制型医疗补充保险项目,保障层次进一步提升,仅一年多时间覆盖超千万群众。“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寿将继续依托庞大的机构网络优势,积极扩大大病保险、城市定制型保险等普惠业务的承保覆盖范围,让更多人民群众享有保险保障,助力各地政府部门织密民生保障网。
让人民群众实现低负担的购买。普惠保险产品在设计之初,即坚持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最大限度让利给客户。但是,仍有部分低收入群体受购买力制约,陷入“买不起”保险的困境。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人寿深挖普惠保险产品设计,在费率设定上严格控制销售成本和运营费用,在保障范围上不搞大而全,优先突出最薄弱风险保障,让客户既像购买柴米油盐一样买得起,又能在风险事故发生后,起到较好的经济补偿作用。在贫困地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人群量身定做了“防贫保”系列产品,费率水平较同类商业保险产品降低25%以上,并且扩大了保障范围,用“小保费”撑起“大保障”。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小额保险,农村群众仅需缴纳二、三十元保费,就可以获得数万元意外伤害和医疗费用保障。下一步,中国人寿将继续坚持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最大限度降低开发运营成本,面向低收入人群积极推出投保门槛低、价格实惠、保障责任简单明确的产品,真正做到让老百姓买得起、用得上。
二、在差异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打造弱势群体需要的普惠保险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讲话精神为新形势下普惠保险发展部署了重要任务,我们在积极推动“全民享有”的基础上,更应高度关注“弱势群体需要”,努力帮助他们解决保障难题,扎实推动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
让弱势群体风险可保。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6亿,每年大约有3700万老年人因意外跌倒致死,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同时,我国也是慢性病大国,慢性病及并发症导致的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虽然老年人、慢病人群等弱势群体保障需求强烈,但传统商业保险往往从风险规避角度出发将上述人群置于可保范围之外,导致上述人群面临较大风险敞口。中国人寿高度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需求,通过普惠保险解决方案,“十三五”期间累计向2.5亿名老年人、2.2亿名学龄儿童、7125万户计生家庭提供保险保障。在慢病保险领域,创新开发了“国寿糖安宝医疗保险”,将数据生态与慢病管理糅合,为占全国总人口10%的糖尿病人群提供保险保障及健康管理支持。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人寿将持续洞察分析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在医疗、健康、以及生活照料等方面实际需求,运用科技手段扩展可保风险范围,探索开发特定保险产品,为弱势群体筑起抵御风险的屏障。
让特殊职业后顾无忧。近年来,公安、消防、医护、乡村干部等职业人群在履职过程中因意外、疾病等导致人身伤亡的报道屡见报端。特殊职业人群虽具有基本保险保障,但由于其工作特性身处一线,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往往冲锋在最前沿,面对的风险大大高于普通人群。为了让这些“平凡英雄”得到应有的保障,免除其后顾之忧,中国人寿进行了积极探索。近年来,持续为现役军人、警察提供保险保障;面对新冠疫情,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全国医护、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保险保障,累计风险保额超1.2万亿元;服务脱贫攻坚,为扶贫干部开发综合意外伤害保险等专属产品;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官综合保险计划,累计承保95万人次,支付赔款约6000万元。“十四五”期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人寿将更加强化对特殊职业群体的服务意识,通过高质量的普惠保险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其从业安全感。同时密切关注近年来涌现的快递、网约车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针对其从业人员工作特点,研发适应其需要的普惠保险产品。
让小微企业稳健经营。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只有3年,究其原因,除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抗系统性风险能力差以外,也与企业主、员工自身风险高度相关,很多小微企业由于员工在生产中遭受意外,或企业主自身经济变故等原因而陷入经济泥潭。中国人寿积极以保险机制服务小微企业,结合小微企业特点,大力推广小型团体保单;疫情常态化后,为近7万家小微企业提供复工复产保险保障;及时为小微企业主办理保单质押借款,大大缓解了小微企业资金压力。下一步,中国人寿将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研发专属团单产品组合,打造差异化、精细化的保险保障服务;充分发挥保单增信功能,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三、在便利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打造参保群众满意的普惠保险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新形势下普惠保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奋力创新打通普惠业务“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获得更优的保险服务体验。
让服务突破时空触手可及。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近5.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6%。其中,还有部分人口居住在极为偏远地区,让产品与服务触达这些人群成为普惠保险发展的一大挑战。近年来,中国人寿在县域和乡镇、乡村地区大力延展服务网络,在全国县域城区普遍设立分支机构的基础上,在人口密集的重要乡镇设立服务网点,同时发挥县域营销员队伍的力量,基本形成了“网点到镇、人员到村、服务到户”的普惠保险服务格局。特别是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农村通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中国人寿大力推进“指尖工程”,研发推广移动客户端,借助科技力量解决偏远地区保险服务难题,让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触手可达。“十四五”时期,中国人寿将加速推进以移动互联、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与保险服务融合,进一步扩大普惠保险的触达范围,延伸服务半径,让保险更快更好地走进边远地区、走进千家万户。
让赔付化繁为简一站服务。看病后“报销难”一直是困扰参保群众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患者住院需要先自行垫付医疗费用,给患病后本就经济困难的群众带来更大压力;另一方面,医保、商保分别报销理赔,商保患者需要先在医院办理医保结算,再到保险公司提交理赔申请,费时费力,占用资金周期长;此外,异地就医的大病患者,跨市、跨省就医手续复杂,报销比例还会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寿主动对接各级政府,推动社保、民政、医院等机构与公司数据互联互通,在全国超2万家医疗机构实现商保直付,获益群众超530万人次。创新异地就医结算,推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政商一体化结算模式,成为地方政府解决老百姓“就医难、报销慢”问题的重要帮手。下一步,中国人寿将更加主动加强与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对接,细致梳理群众就医报销全流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优化“一站式”结算服务,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跑路”,让群众获得更优的服务体验。
中国人寿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大力发展普惠保险,持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不懈贡献力量。(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苏恒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