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用相机定格生活之美

2019-06-28 16:11   

郑阳正在调试老相机。       (本人供图)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蚌埠生产的黄山牌照相纸。        (资料图片)

摄影并非玩物丧志,它是对美的无限追求,不能成为极端“器材控”,相机只是工具,要用心去发现美、探索美、定格美才是最重要的。

你看,每年摄影爱好者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市民热爱上了摄影。在摄影中可以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发现生活中的美丽与美好,提升公众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因此,对社会进步的真实记录,对社会正能量的宣传弘扬,也成为摄影人一生的光荣使命。

暗房里的青春年华

“干了几十年摄影,一路走来,总结下来就是摄影苦旅,年轻时我的青春都献给了暗房,那时候为了冲洗照片都借钱,拍三次三个外债,拍五次五个外债。”我市76岁老摄影家田兆钧介绍,他196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团市委宣传部,单位有一部罗莱弗莱克斯双镜头120相机,照相就成为自己的主要工作,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数码相机那么方便,按下快门咔嚓一下是很快活,但后期大量的繁琐工作让人很无奈,基本是白天拍照片,晚上洗照片,一洗就是一夜,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无数个夜晚都是在暗房里度过的。

“虽然很苦很累,钱也不够花,但我仍然热爱摄影,后来大女儿出生,为了纪念我的这个爱好,给孩子取名叫田影。小女儿也受到我搞宣传影响,学的也是这行,现在在香港大公报工作。在孩子们的印象中,他们的父亲从年轻到现在,总是穿着摄影马甲,相机不离手。”回忆起曾经的岁月,田兆钧感慨万分。那时候单位经费有限,没有钱买胶卷相纸,那就自己买,但靠着一个月20多元的工资,真的是没有钱,胶卷都买次品,洗照片为了省相纸,都是一寸照片,如今5寸6寸照片,那时候很少洗那么大。因为亲朋好友都知道老田爱好摄影,都来找他拍摄,一见面就问“老田,照片啥时洗好啊!”有时,拍过没有钱冲洗,没办法还借过钱,真是从牙缝里省的钱都用来搞摄影了。

老摄影家朱言勤1965年入伍参军,1980年随着部队来到蚌埠汽车管理学院,蚌埠成为他第二个故乡。虽然身在军营,但在朱言勤的镜头中,却留下了大量蚌埠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等各方面的照片,留下了大量珍贵资料。“最初我热爱绘画,部队把我调到电影队放电影,主要任务制作幻灯片,其间接触到照相机,被这个神奇的小盒子给迷住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朱言勤介绍,那个年代学摄影没有现成的教材,自己的师傅就是电影,从电影里学习用光、构图,而有一点钱就去买胶卷和相纸,生活方面苦点没事。

感光材料车间里的幸福

但是也有例外,年轻时在原蚌埠明胶厂工作的韩金辉,就属于胶卷相纸随便用,不花自己一分钱,每天如果不拍十几卷胶卷,还不准下班,拍少了工作就不合格。因为这个厂子当年就是生产胶卷和相纸的。

蚌埠生产胶卷和相纸的历史,很多人并不了解。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蚌埠生产的淮河牌和黄山牌胶片和相纸十分出名,后期还研制过彩色电影胶片。而那时韩金辉的工作,就是研制测试感光材料,可谓拍照片拍到手软。

“那时候厂子就在淮河边,生产的胶片除了机器检测,实际拍摄也是重要的测试方法,都去拍淮河风光和厂里工人的照片,不同快门和光圈组合,拍摄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我的工作很多摄影家都很羡慕,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拍摄很多那个年代的城市发展照片。”已经退休多年的韩金辉,还清楚记得那个时代摄影岁月。他说,就像当年买猪肉,如果你买的都是瘦肉,人家就会说“你这人,真不会过日子”,因为肥肉解馋,普遍认为比瘦肉好吃。而拍照片,如果你拍的是城市风光,都会被人笑话,说你不会拍,里面连人都没有。因为那时候只有过年才能买一筒胶卷拍摄,全家都盼着这一天,怎么能浪费去拍别的呢!

1997年,“第1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韩金辉的作品《抢修》入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摄影作品在国展中零的突破。半个世纪来,韩金辉拍摄了大量的蚌埠市新旧面貌照片和淮河流域的风土人情。他说,摄影,是兴趣爱好,更是情怀与担当,它让每一个摄影人一路执着向前,义无反顾。

要把注意力放在作品创作上

2000年以后,胶片摄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发展迅猛的数码摄影进入普通百姓家,没有了胶片的负担和冲洗照片的繁琐,拍过就能看到效果,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使摄影的发展如脱缰野马驰骋万里,摄影爱好者呈几何倍数增长。但是,数码摄影的投入并不比胶片摄影少,随着国际先进的摄影器材进入中国市场,专业摄影价格依然不菲。不同品牌、型号的机身和各个焦段的镜头,使摄影器材门类划分更加详细,拍摄的图片也越来越清晰。

57岁的付长礼是我市一名骨灰级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作为一家商贸公司的经理,平时除了工作就是外出拍照片。十几年来,他走遍世界七大洲几十个国家,而摄影器材的投入也有近百万。

“我最早在1984年买了一台红梅牌120相机,拍了很多黑白照片,2000年以后,最早使用的是佳能G5数码相机,然后上单反,从佳能450D、到7D、5D2、5D4、5DX、1DX,前段时间又花三万多元买了一台徕卡数码相机。”付长礼说,相机镜头一分价格一分货,画质明显不一样,鱼眼、超广角、广角、中焦、长焦和超长焦,每一款都价值不菲。去南非拍摄野生动物大迁徙时,镜头不够长,买了一只200-400毫米长焦镜头,清楚记得当时花了74800元,加了一个1.4倍的增距镜后,拍摄了大量野生动物的特写镜头。记忆很深的是,2014年到南极呆了29天,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总共花了14万多元,说不心疼钱是假的,但为了拍摄出精彩的照片,能跑动时多跑几个国家,给老来多留下点回忆,后来想一想还是值得的。

作为摄影爱好者,想拍出好作品,对设备投入是必须的,但不是绝对的。对此,摄影爱好者沈林成感受很深,随着对摄影热爱程度的加深,他的相机也从最初的半幅单反,换成了全幅单反相机和专业镜头。因为很多时候用不到专业的相机,更多的时候,他还是喜欢用手机拍照。

沈林成介绍,特殊摄影,对器材要求高,自己亲身感受,像拍摄体育题材,拍鸟、拍野生动物没有好设备,很难出好作品。但是,新闻、纪实作品,对设备的要求就不是太高,关键是作者的思想,是镜头后面的眼睛,去捕捉精彩瞬间。现在很多好作品有的就是用手机拍摄,从内容上看,一点也不比专业相机逊色。“所以摄影爱好者,不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设备,更应该把重点放在作品思想上、艺术上。”

不走寻常路,重回胶片时代

从胶片到数码属于玩摄影正常路,如果从数码又回到胶片,那就是不走寻常路了。上海六月的一天下午,上海市徐汇区永嘉路689弄知了老洋房内,老式唱片机播放着上世纪60年代欧美摇滚乐。蚌埠籍摄影家郑阳正在调试一台1904年的柯达8X10老式木质相机,旁边摆放着另一台上世纪50年代的格拉菲4X5相机,这几台爷爷级的老相机不是摆设,郑阳平时还用它给客户拍照片。而和以往不同的是,郑阳要从刚接触摄影时的数码片,转成胶片拍摄,费时费力出片效率低,让很多人都不理解。

“摄影是心灵与外界的共鸣,相机只是桥梁,数码相机虽然快捷,但是缺少了很多有趣的过程,感受不到影像是如何呈现的,胶片摄影不一样,每一个步骤都必不可少,要用心去体会,去拍摄制作,才能呈现你心中的美景。”

对此,郑阳说,每个人都是一部行走的电影,而胶片的呈现方式,从取景窗和最终成像,都有着浓浓的电影创作感,所以他喜欢这样的工作方式。

在上海打拼接近十年,郑阳对摄影器材的投入可谓达到顶级,与135单反相机相比,很多中画幅数码套机都是10万元起步的价格,郑阳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哈苏H系中画幅相机,这是他多年经营商业摄影后的收获,他最开始先购置了一部宾得中画幅相机,后用它赚钱换成哈苏相机。2019年过半,郑阳总结半年来的收获,包括:为林心如拍摄的广告全国传播、为白先勇先生拍摄经典肖像照、《大地的呼吸》深坑酒店展览、陆续收下另几台大画幅相机、佳能200MM/F1.8定焦镜头和徕卡M系列相机,器材进一步细化和齐全。而他担任美国纽约的《纽约故事》摄影大赛评委,担任国际级赛事评委,对他来说是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他对外界呈现的《郑可能性》公益演讲,也即将走进高校,走向更多的城市。

郑阳的父亲郑凯介绍,郑阳虽然听力障碍,平时靠人工耳蜗与外界沟通,但是他不向命运低头,2004年接触摄影后,找到了人生的追求,家里全力支持他到上海发展,如今商业摄影干的风声水起,国内新锐摄影小有名气。希望他继续走下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145

郑阳正在调试老相机。       (本人供图)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蚌埠生产的黄山牌照相纸。        (资料图片)

摄影并非玩物丧志,它是对美的无限追求,不能成为极端“器材控”,相机只是工具,要用心去发现美、探索美、定格美才是最重要的。

你看,每年摄影爱好者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市民热爱上了摄影。在摄影中可以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发现生活中的美丽与美好,提升公众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因此,对社会进步的真实记录,对社会正能量的宣传弘扬,也成为摄影人一生的光荣使命。

暗房里的青春年华

“干了几十年摄影,一路走来,总结下来就是摄影苦旅,年轻时我的青春都献给了暗房,那时候为了冲洗照片都借钱,拍三次三个外债,拍五次五个外债。”我市76岁老摄影家田兆钧介绍,他196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团市委宣传部,单位有一部罗莱弗莱克斯双镜头120相机,照相就成为自己的主要工作,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数码相机那么方便,按下快门咔嚓一下是很快活,但后期大量的繁琐工作让人很无奈,基本是白天拍照片,晚上洗照片,一洗就是一夜,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无数个夜晚都是在暗房里度过的。

“虽然很苦很累,钱也不够花,但我仍然热爱摄影,后来大女儿出生,为了纪念我的这个爱好,给孩子取名叫田影。小女儿也受到我搞宣传影响,学的也是这行,现在在香港大公报工作。在孩子们的印象中,他们的父亲从年轻到现在,总是穿着摄影马甲,相机不离手。”回忆起曾经的岁月,田兆钧感慨万分。那时候单位经费有限,没有钱买胶卷相纸,那就自己买,但靠着一个月20多元的工资,真的是没有钱,胶卷都买次品,洗照片为了省相纸,都是一寸照片,如今5寸6寸照片,那时候很少洗那么大。因为亲朋好友都知道老田爱好摄影,都来找他拍摄,一见面就问“老田,照片啥时洗好啊!”有时,拍过没有钱冲洗,没办法还借过钱,真是从牙缝里省的钱都用来搞摄影了。

老摄影家朱言勤1965年入伍参军,1980年随着部队来到蚌埠汽车管理学院,蚌埠成为他第二个故乡。虽然身在军营,但在朱言勤的镜头中,却留下了大量蚌埠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等各方面的照片,留下了大量珍贵资料。“最初我热爱绘画,部队把我调到电影队放电影,主要任务制作幻灯片,其间接触到照相机,被这个神奇的小盒子给迷住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朱言勤介绍,那个年代学摄影没有现成的教材,自己的师傅就是电影,从电影里学习用光、构图,而有一点钱就去买胶卷和相纸,生活方面苦点没事。

感光材料车间里的幸福

但是也有例外,年轻时在原蚌埠明胶厂工作的韩金辉,就属于胶卷相纸随便用,不花自己一分钱,每天如果不拍十几卷胶卷,还不准下班,拍少了工作就不合格。因为这个厂子当年就是生产胶卷和相纸的。

蚌埠生产胶卷和相纸的历史,很多人并不了解。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蚌埠生产的淮河牌和黄山牌胶片和相纸十分出名,后期还研制过彩色电影胶片。而那时韩金辉的工作,就是研制测试感光材料,可谓拍照片拍到手软。

“那时候厂子就在淮河边,生产的胶片除了机器检测,实际拍摄也是重要的测试方法,都去拍淮河风光和厂里工人的照片,不同快门和光圈组合,拍摄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我的工作很多摄影家都很羡慕,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拍摄很多那个年代的城市发展照片。”已经退休多年的韩金辉,还清楚记得那个时代摄影岁月。他说,就像当年买猪肉,如果你买的都是瘦肉,人家就会说“你这人,真不会过日子”,因为肥肉解馋,普遍认为比瘦肉好吃。而拍照片,如果你拍的是城市风光,都会被人笑话,说你不会拍,里面连人都没有。因为那时候只有过年才能买一筒胶卷拍摄,全家都盼着这一天,怎么能浪费去拍别的呢!

1997年,“第1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韩金辉的作品《抢修》入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摄影作品在国展中零的突破。半个世纪来,韩金辉拍摄了大量的蚌埠市新旧面貌照片和淮河流域的风土人情。他说,摄影,是兴趣爱好,更是情怀与担当,它让每一个摄影人一路执着向前,义无反顾。

要把注意力放在作品创作上

2000年以后,胶片摄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发展迅猛的数码摄影进入普通百姓家,没有了胶片的负担和冲洗照片的繁琐,拍过就能看到效果,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使摄影的发展如脱缰野马驰骋万里,摄影爱好者呈几何倍数增长。但是,数码摄影的投入并不比胶片摄影少,随着国际先进的摄影器材进入中国市场,专业摄影价格依然不菲。不同品牌、型号的机身和各个焦段的镜头,使摄影器材门类划分更加详细,拍摄的图片也越来越清晰。

57岁的付长礼是我市一名骨灰级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作为一家商贸公司的经理,平时除了工作就是外出拍照片。十几年来,他走遍世界七大洲几十个国家,而摄影器材的投入也有近百万。

“我最早在1984年买了一台红梅牌120相机,拍了很多黑白照片,2000年以后,最早使用的是佳能G5数码相机,然后上单反,从佳能450D、到7D、5D2、5D4、5DX、1DX,前段时间又花三万多元买了一台徕卡数码相机。”付长礼说,相机镜头一分价格一分货,画质明显不一样,鱼眼、超广角、广角、中焦、长焦和超长焦,每一款都价值不菲。去南非拍摄野生动物大迁徙时,镜头不够长,买了一只200-400毫米长焦镜头,清楚记得当时花了74800元,加了一个1.4倍的增距镜后,拍摄了大量野生动物的特写镜头。记忆很深的是,2014年到南极呆了29天,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总共花了14万多元,说不心疼钱是假的,但为了拍摄出精彩的照片,能跑动时多跑几个国家,给老来多留下点回忆,后来想一想还是值得的。

作为摄影爱好者,想拍出好作品,对设备投入是必须的,但不是绝对的。对此,摄影爱好者沈林成感受很深,随着对摄影热爱程度的加深,他的相机也从最初的半幅单反,换成了全幅单反相机和专业镜头。因为很多时候用不到专业的相机,更多的时候,他还是喜欢用手机拍照。

沈林成介绍,特殊摄影,对器材要求高,自己亲身感受,像拍摄体育题材,拍鸟、拍野生动物没有好设备,很难出好作品。但是,新闻、纪实作品,对设备的要求就不是太高,关键是作者的思想,是镜头后面的眼睛,去捕捉精彩瞬间。现在很多好作品有的就是用手机拍摄,从内容上看,一点也不比专业相机逊色。“所以摄影爱好者,不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设备,更应该把重点放在作品思想上、艺术上。”

不走寻常路,重回胶片时代

从胶片到数码属于玩摄影正常路,如果从数码又回到胶片,那就是不走寻常路了。上海六月的一天下午,上海市徐汇区永嘉路689弄知了老洋房内,老式唱片机播放着上世纪60年代欧美摇滚乐。蚌埠籍摄影家郑阳正在调试一台1904年的柯达8X10老式木质相机,旁边摆放着另一台上世纪50年代的格拉菲4X5相机,这几台爷爷级的老相机不是摆设,郑阳平时还用它给客户拍照片。而和以往不同的是,郑阳要从刚接触摄影时的数码片,转成胶片拍摄,费时费力出片效率低,让很多人都不理解。

“摄影是心灵与外界的共鸣,相机只是桥梁,数码相机虽然快捷,但是缺少了很多有趣的过程,感受不到影像是如何呈现的,胶片摄影不一样,每一个步骤都必不可少,要用心去体会,去拍摄制作,才能呈现你心中的美景。”

对此,郑阳说,每个人都是一部行走的电影,而胶片的呈现方式,从取景窗和最终成像,都有着浓浓的电影创作感,所以他喜欢这样的工作方式。

在上海打拼接近十年,郑阳对摄影器材的投入可谓达到顶级,与135单反相机相比,很多中画幅数码套机都是10万元起步的价格,郑阳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哈苏H系中画幅相机,这是他多年经营商业摄影后的收获,他最开始先购置了一部宾得中画幅相机,后用它赚钱换成哈苏相机。2019年过半,郑阳总结半年来的收获,包括:为林心如拍摄的广告全国传播、为白先勇先生拍摄经典肖像照、《大地的呼吸》深坑酒店展览、陆续收下另几台大画幅相机、佳能200MM/F1.8定焦镜头和徕卡M系列相机,器材进一步细化和齐全。而他担任美国纽约的《纽约故事》摄影大赛评委,担任国际级赛事评委,对他来说是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他对外界呈现的《郑可能性》公益演讲,也即将走进高校,走向更多的城市。

郑阳的父亲郑凯介绍,郑阳虽然听力障碍,平时靠人工耳蜗与外界沟通,但是他不向命运低头,2004年接触摄影后,找到了人生的追求,家里全力支持他到上海发展,如今商业摄影干的风声水起,国内新锐摄影小有名气。希望他继续走下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