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张传双:誓把“疮”山变青山

2022-03-11 08:27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郝玉琳 文/图

【人物简介】

张传双,55岁,1991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林学系林学专业。大学毕业30年来,一直坚守在基层林业工作一线。2017年,开始大洪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作为大洪山林场技术负责人,他认真做好大洪山林场生态复绿、森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及矿山整治工作,还积极服务市政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大洪山森林康养小镇项目,盘活大洪山林场森林资源资产,做大做强森林康养产业。1998年、2009年受到市政府表彰,多次受到怀远县、禹会区政府嘉奖,2007年1月荣获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ABT与GGR系列推广一等奖,2009年4月荣获安徽省绿化奖章,2021年3月被评为“蚌埠榜样”2020年度蚌埠新闻人物。

名不符实的林场

珠城三月,天朗气清,暖阳抚慰着淮畔大地,大洪山下碧波荡漾,漫山遍野绿树交织,扑面而来都是春的气息。大洪山林场里,张传双带着三十多名育林员正忙得热火朝天。“现在正是植树的季节,要紧锣密鼓地植树造林,然后还有抚育修枝。”遍山的绿意里,张传双欣慰的笑容比这春光更明媚。

5年前刚来到大洪山时,张传双可笑不出来。“2017年春节后,我到大洪山林场上班。记得刚来的时候,山上是灰尘密布,处处废墟,千疮百孔。应该说是寸草不生,看起来触目惊心,哪里像一个林场哪!”干了一辈子林业的张传双见到这样的场景,心里像刀绞一样的痛苦。3月入了春,他就带着育林员开始整治复绿。他们踩过每一个山头地块,走遍每一处采石塘口,调查废弃矿山的全貌。“我们这有接近200个塘口,针对每一个塘口的不同特点,按照‘一矿一策’制订不同的修复方案。”张传双说,在复绿工程规划上,他有针对性地优化树种配置,增加观赏性强的树种,让大洪山绿起来、美起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观叶赏花与观果赏树相结合、生态公益林与高效经济林相结合,同时建设森林景观,打造矿山生态环境整治新样板。”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数千亩的绿化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为了节约成本,张传双带着工人到处采树种,采集之后自己点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在有限的预算内种上更多的树。“那时候我们每天早晨6点就上山,中午在山上吃带去的盒饭,吃完之后继续干,干到天黑下山吃晚饭。吃完晚饭之后再上山给植物浇水,白天栽的树,当晚不浇水那是活不了的,还不如不栽。”张传双回忆,连续一百天左右,他和育林员吃住都在大洪山,经常在山上忙到半夜才下来睡一会儿,天一亮又上山接着忙。被石头炸过的山,复绿难度非常大。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土,育林员要去造林,不仅要带树苗、带水,连土壤都要自带。“科学绿化,要种就一定要种活,这样植物的根系生长,慢慢就会把土固定住,防止水土流失。”张传双介绍,通过科学绿化,五年间他们的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张传双正在给树木修枝

不惧严寒,不怕酷暑,育林员们在张传双的带领下,一边植绿复绿,一边加强巡护。张传双和队员们利用专业知识,逐渐让破败不堪的大洪山重现“林、草、花”相结合的自然风景。“到目前为止,大洪山已经修复了100多个塘口,修复的面积在6100亩左右,做到春天有花、夏天有荫、秋天有彩、冬天有绿。”

放不下的青山

大洪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成效显著,短短几年,昔日满目疮痍的荒山秃岭变成如今四季花香、林木苍翠的青山碧岭,过去的采石场重披绿装,林间流水潺潺、鸟儿欢唱,游人纷至沓来,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洪山正以崭新的风采和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山美了,树多了,草绿了,鸟儿回来了。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张传双却累倒了。2019年、2020年,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得不到休息,再加上大洪山林场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张传双两次住进了医院,进行手术治疗。2020年,他的伤口拆线刚刚5天,他就回到大洪山上,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大洪山需要修复的地方还很多,任务繁重,虽然住院了,但是我心里一直放不下山哪。”张传双说,大洪山已经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刻都难以割舍。

看着如今绿意盎然的大洪山,育林员们干劲更足了。“下一步要加快大洪山的生态修复,还要结合招商引资,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把大洪山建成蚌埠市的一个后花园。”张传双说,今年的大洪山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几所院校也将在这里设教学基地、科研基地、示范基地,“把大洪山打造成国家级的康养示范基地,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完)

19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