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体记者 郝玉琳 通讯员 鲍帅
出生于1975年的李新,迎来了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48岁的他1993年参加工作,三十年间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钳工”这个岗位,靠着对这个领域的钻研,自己也从一名普通学徒成长为了高级技师。如今的他不仅对冲压模具的装备调修、精密量具的组装制造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创新、攻关项目中,多次解决科研技术难题,而且获誉颇丰——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五一劳动奖章”、珠城工匠、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技能大赛(工具钳工)第一名、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安徽工匠……
李新从事的钳工工作,是为军工装备的各种零部件提供精密测量工具,“差之毫厘”,装备的综合性就能将“谬以千里”,甚至根本无法使用。正因为如此,李新对于精度的要求十分苛刻。仅凭肉眼,他就能分辨出零部件0.1毫米的误差。而那双灵巧的手,更是精确到让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这样的精密要求,自然也让李新的工作节奏高度紧张。大年三十,又在一线岗位上奋战了一年的李新终于歇了下来,准备享受难得的假期。
在与李新聊天的过程中,记者本以为这位“技术大拿”本命年里的心愿会围绕着“技术传帮带”、培育更多新人,或者是家庭方面,但李新一开口,就超出了我们的设想。“2023年公司已经接到了很多订单,工作任务重,我一方面想高质量地完成手上的工作,另外如果说有什么心愿,就是想好好学习数控车床方面的技术,能学会编程,学会基本操作。”李新表示,虽然在传统领域自己的技术已经非常过硬,但是在新的领域中,装有程序控制系统自动化设备更加柔性化,更加高效能。“我的现有技术目前是足够用了,但是不能这样满足呀。学无止境,艺多不压身嘛。”李新说,自己的心愿就是走出舒适区,迎接新挑战,在新的领域学会、学精更多技术,除了数控车床,他还想学别的工种,比如车工、磨工等,在本命年里收获一个技术更精湛、涉猎更广泛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