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高职扩招新生报到 “父子档”、“全家福”到校做同学

2019-10-15 08:04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瑾 通讯员 聂小明 文/图

国务院出台高职院校扩招百万计划后,早已远离校园的成年人得到了“史无前例”回校深造的机会。本月13日起,我市参与扩招的蚌埠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三所高职院校陆续迎来7000余名新生。不论之前是工人、农民还是个体户,未来三年里他们将以学生的身份开始全新的生活。在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2656名新生中,一对父子档和祖孙组合格外引人注目。

“父子档”同学机电一体化

13日上午,42岁的周广源带着19岁的儿子周恒早早来到了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办理报到手续。“以后咱俩就是同学啦,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办好手续,周广源一拍儿子的肩膀,笑声爽朗——其实周广源早就有深造的想法,奈何一直没有机会。5月底,得知高职院校扩招消息后,他第一时间给自己报了名,紧接着又动员儿子也报名了。

“没有一技之长,现在是寸步难行啊。”周广源告诉淮河晨刊记者,自己高中没念完,就拿着初中文凭出来打工了。连续换了几份工作,还在工地上拎过灰斗,几年前才在莱特集团落了脚,从事电力施工的工作。“电力施工专业性很强,很多地方需要有专业资格证的人。集团里还经常搞技能比武什么的,我的知识是跟不上形势了。”周广源说,如今的工作越来越讲究专业性,不是靠出蛮力就能干好的。自己这时才真正明白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刘莲春(中)、刘泉、刘凤祖孙三人都选择了在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就读

周广源的儿子周恒去年中专毕业,学的是汽修专业,现在一家汽修店打工。“儿子才19岁,将来日子长呢,没有文化更不行。”周广源告诉记者,跟儿子一商量上学的事他就答应了,决定跟爸爸一起“回炉重造”,学个一技之长傍身。爷俩选了又选,决定选择机电一体化专业。因为白天要工作,就选择了晚上集中授课的方式。“书本丢了几十年再捡起来,肯定有点难。有困难也要克服,我们爷俩一起努力!”周广源乐呵呵地说。

校园里不乏“全家福”

刚为父子俩办好手续,该校又迎来了祖孙三代。在刘泉的带领下,他的姑姑和他的女儿,祖孙三人都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就读——姑姑刘莲春44岁,在梅桥镇淝北村做民政协管员;刘泉47岁,是梅桥镇淝北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杨楼村党总支副书记;女儿刘凤26岁,也在村里工作。“现在村里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好多东西都得在网上弄。我就想学个计算机,将来肯定用得到。”刘泉介绍,姑姑因为小儿麻痹症落下了腿脚残疾,干不了重活。而目前从事的协管员工作,几乎天天跟电脑打交道,不会用电脑可不行。而女儿学了计算机,将来无论是做社区服务工作还是自己创业干电商,都是必备技能。所以,祖孙三代齐动员,都回学校上课了。“村干部里还有不少人也报名了,大家都觉得这政策好!家里也支持!”说着话,刘泉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学员的热情超乎想象。”采访中,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党办主任孙尚玲也告诉记者,该校学员中也有全家福,父母带着儿子媳妇和养子,一家五口一块来上学的。“毕竟机会难得,可以用开天辟地头一次来形容。所以大家都想抓住机会。”

三校录取7000多人 多种“套餐”可选择

记者了解到,此次高职扩招,我市三所学校共录取新生7000多人。为了迎接新生,各校都做了专门的安排。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还专门腾出了500人的床位,供脱产的学生住宿。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三所学校提供了不同的授课方式,包括全脱产班、线上教学和集中授课等。不仅向考试合格的毕业生颁发全日制大专文凭,还以“技能+就业”和“学历+技能+就业”等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模式,在提高学员专业技能素养和综合文化素质基础上,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此外,有些学校还设立了奖学金,以及减免学费等优惠,最大限度为学员免除后顾之忧。(完)







19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