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地区的三国遗踪

2023-05-16 17:12 蚌埠发布客户端  

群雄逐鹿的三国时期,地处南北要冲的蚌埠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水之间留下很多名人史迹——

自东汉末年至南北朝,蚌埠地区屡遭兵燹。先是黄巾军席卷黄淮,与官军厮杀多年;后有袁术袁绍董卓曹操等军阀混战,再加上瘟疫流行,导致千村薜荔、万户萧疏。据《安徽地方志·人口志》记载:“东汉末年起数百年间,是安徽人口发展的一个触目惊心的低谷,不仅战祸惨烈,而且灾荒迭起,人口损失极大。曹操在攻打陶谦时,纵兵肆意屠杀,皖东北各县人口几乎绝灭,‘天旱多荒,士民冻馁,江淮间相食殆尽’”。曹操在《蒿里行》诗中,也感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据史籍统计,三国时期,安徽的人口只有四五十万人,人口数量处于极深低谷,社会经济也陷于停滞。

蚌埠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明陈列》介绍:“东汉政权覆灭后,全国陷入长时间、大范围的动荡分裂割据状态,地处南北要冲的蚌埠地区更是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汉末三国是豪强四起、群雄逐鹿的时期,蚌埠地区也留下多位历史名人的踪迹。现存遗迹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首数曹操。

曹老集·点将台·曹山

淮河、浍河之间的曹老集,史料记载为东汉末年曹操屯兵地,民间传说有运粮河、屯兵营、72口曹操井等遗迹。2008年11月,蚌埠市博物馆文物普查人员在曹老集镇发现大面积的汉代聚落遗址。普查人员在数天的田野调查中,在多处台地上采集到汉代陶片等。普查人员介绍,这一地区的地面裸露文物年代从汉代延续到宋明,表明该地区自汉代以来,一直有居民在此生产生活。

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明陈列》介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在寿春称帝的袁术,在淮河一带激战;斩袁术大将桥蕤后,在北淝河岸扎下曹家营,屯兵储粮。经过考古工作人员进一步的考察勘探,探明曹操在北淝河一带的屯兵聚落遗址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遗址核心为南郢村一带。

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实行“军屯”,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国策。由于连年战乱,黄淮一带不少地区人烟杳见、土地荒芜,官兵无处征粮。曹操就在多地开始屯田,一方面满足军队自需,同时也起到保境安民、恢复经济的作用。据史料记载,曹操在北淝河安下中军大寨,设东南西北各大营,同时启动军屯,招募流民返乡,于是该地人烟复起。这些军屯遗址一直延续到现在,如南郢(营)村、北郢(营)村等地名可证。中军大营俗称曹老营,距曹操故里谯郡(亳州市)仅100多公里。曹兵撤走后形成集镇,明朝中期改称“曹家集”,清朝中期后又称“曹老集”,成为南北官道上的一处繁华集市。


在2008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普查人员还在曹老集镇的多个村庄发现古井,与“72口曹操井”的传说契合。勘探发现,这些古井的井口多用石质井栏,井壁砖砌。

水井出现于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经过了土井、木券井、陶券井、砖券井的演变。西汉以后逐渐弃用陶券井,改用更方便、坚固的砖券井,砖石砌造井壁的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曹老集镇发现的多口古井,在形制上可以判断年代,虽然有些古井经过历代维修,更换了井栏和部分砖材,但仍然可从旧砖的样式和材质上鉴别出汉代特征。

《晋书·食货志》记载了曹操在淮河流域的军屯成果:“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曹魏时期砖结构古井等文物的发现,从不同角度印证了官修史料。

梅桥镇淝北村根据历史传说,在清沟河北岸复建了“曹操点将台”。点将台东邻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北部新建了儿童乐园,成为乡村游的新景点。

淮河南岸也有曹操屯兵的遗址,龙子湖东岸的曹山,就是因曹操得名。

曹山有南北两峰,故又名双龙山。北峰海拔103米,南峰矮了40米,山势狭长,近南北向分布,东西宽近1公里,长逾2公里,紧傍龙子湖。蚌埠市区的东出口原与津浦铁路一致,都是从曹山北麓绕行,由市区凤阳路向东通往门台子,进入蚌埠至合肥的公路。1973年,胜利路向东延伸与蚌合路连接,曹山南北两峰之间的马鞍形凹处被斜辟成公路,成为蚌埠东向的新出口。滚滚车流中,人们已看不见当年的金戈铁马、虎帐大营。而明代《凤阳府志》记载,此处曾是曹操的屯兵之所。

“三曹”父子与“建安七子”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在他们的作品中,也留下了蚌埠印记。


建安十四年七月,曹操大军南征孙权,沿涡河下行,至怀远涡口,泊舟东山。河道是古代的高速公路,舟船比车马运能更大、效率更高。淮河第二大支流涡河是中原地区连接东南地区的重要水道,涡河入淮口在怀远荆山之北。征吴大军在涡口集结时,曹丕著《浮淮赋》,自序“建安十四年,王师自谯东征,大兴水军,泛舟万艘。时予从行,始入淮口,行泊东山,睹师徒,观旌帆,赫哉盛矣,虽孝武盛唐之狩,舳舻千里,殆不过也。”“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作《浮淮赋》,“钲鼓若雷、旌麾翳日”“凌惊波以高鹜、驰骇浪而赴质”等夸张的辞句,描摹出了征吴大军途径蚌埠时排山倒海的气势。

鲁肃·芦山·浇花井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东吴的鲁肃是个有谋略的老好人,力主联刘抗曹。在他的坚持下,邀请诸葛亮入吴谈判,最终促成孙刘联盟,赢得赤壁之战。蚌埠地区也流传着鲁肃的故事。

蚌埠市区东南李楼乡境内有两座山,一东一西,现名东、西芦山,旧称鲁山,相传是三国时鲁肃的地盘。成书于明天启年间的《凤阳新书》,记载了鲁肃在鲁山聚粮屯兵的故事。

生于临淮郡东城县的鲁肃,“少有壮节、才智过人”。在兵荒马乱、烽烟四起的汉末乱世,鲁肃就在鲁山一带招兵屯粮,筑城自保。传说东鲁山有鲁肃当年留下的“金、银、米、面”四个大屯,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打,山脚下古城的痕迹依稀可见,但传说中的四个大屯已无迹可寻。史料记载,时为居巢乡勇头领的周瑜,曾来鲁山向鲁肃借过粮。据说鲁肃一听周瑜来意,毫不吝啬,一挥手就把一半的家当——满满一仓三千斛粮食给了周瑜。两人意气相投,后来一道投奔孙权,都得到重用。

鲁肃和周瑜一样,都是东吴的肱股之臣,惜两人都是英年早逝,鲁肃享年仅46岁。

清代《凤阳府志》记载,芦山东麓的梅郢孜,即今天的龙子湖区李楼乡黄郢村梅家自然庄,有鲁肃旧居和鲁肃浇花水井。旧时房屋早已无存,文物普查时曾发现约12平方米的彩砖地,考古人员鉴定其花型为汉代菊花图纹;古井保存至今。原郊区政府曾在1990年代出资修缮了井台,并立碑保护。保护碑于数年后被拖拉机撞毁。2018年,龙子湖区再立文物保护碑。

梅郢村只有几十户人家,鲁肃浇花井靠近村南,至今仍可使用。井内壁用青砖环砌,口小肚大,下望幽暗深邃,井水距地面5米左右。覆盖井口的井栏由整块石板雕凿而成,口部圆形,内径52厘米、外径75厘米,略有残损,边沿汲水拉绳留下的沟痕有数十道,深深的绳痕足见沧桑岁月。

董奉·杏山

还有一位与张仲景、华佗齐名的传奇神医董奉,在蚌埠留下“杏林春暖”的佳话。

与西芦山毗连的一座小山名杏山,《凤阳府志》称为银山,三国时期董奉曾在此隐居。董奉是东吴的得道高人,精通岐黄之术,与张仲景、华佗一起被后人誉为“建安三神医”。传说不仅能起死回生,还能役使百兽、呼风唤雨。与董奉生活年代相隔不太远的晋代名士葛洪编著的《神仙传》里,记载了董奉的事迹:

交州刺史杜燮得毒病,已死了三天,董奉往他嘴里塞了三粒药丸,用水灌下去,让人捧起杜燮的头使劲摇,以便让药丸下肚。过了一会,就看见杜燮的手脚有了点动静,慢慢的脸色也正常了,半天以后就能坐起来。几天后杜燮讲述了他在鬼门关走一遭的经历,听者无不惊骇。有一年大旱,民生艰难。当地县令知道董奉有神通,就带着酒肉礼品找董奉求雨。董奉说下雨不难,但是我的房子七穿八洞,哪能挡风雨呢?县令很“听头”,马上说,只要能下雨,给您盖新房!次日县令亲自带着百余工匠来盖房,很快立柱架梁,搭好结构,在众人准备从几里外运水来和泥垒墙的时候,董奉说,不要运水,傍晚就会下大雨。结果傍晚一场大雨“高下皆平”,百姓欢呼雀跃。

董奉每天给人治病,从不收钱,只要求在他住的山边栽杏树。患者争相栽杏回报,大病愈后种五棵,小病愈后种一棵。数年之后,小山及周围杏树成林,山中的百禽群兽都在杏林中游戏。杏子熟后,董奉定下“一升谷换一升杏”的规矩,任人自由换取。据说每年换得的谷子有两万余斛,都被董奉赈济贫民、帮助穷人了。

“杏林”后来演化成中医的誉称,也代表悬壶济世、德艺双馨的中医文化。“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则成为民众对高医大德的赞语。

记者 张建平

19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