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旨在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近年来,蚌埠市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形成上下协同、各方努力、人人尽责、共同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局面。
严守耕地红线
蚌埠市地处淮河流域,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全市耕地面积较“二调”净增加4.6万亩,是我国优质小麦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蚌埠市始终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耕地保护系统观、产能观、生态观,以明确的目标、规划的视野、严格的责任,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切实稳格局、提产能、强生态。
近年来,蚌埠市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落实党政同责、严格巡查监管,耕地提质改造等方面系统施策,取得了突出成效。
坚持党政同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立完善党政同责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将年度新增耕地、违法用地管控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对在限定时间内未完成任务的县区,实行“增违挂钩”“限批限供”等硬措施,对年度违法总量大的县区和部门实施警示约谈,2022年共提出党政纪处分28人,落实处分决定15人,有力形成齐抓共管耕地保护的工作局面。
坚持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监管。全方位,多渠道,无死角强化管控,确保违法行为早发现、能整改。2020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动态巡查11209次,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得到全面纠正。2022年度,全市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54宗,退还土地579.41亩,土地卫片执法检查违法占用耕地61.3亩,同比下降88%,3个区实现“零违法”。
坚持“藏粮于技”,推动耕地提质增产。2022年,全市省级备案入库新增耕地11861亩,找回流失耕地3.5万亩,连续24年完成新增耕地目标任务。坚持规划引导、规模整治,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83.0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7%。坚持以水定地,结合引江济淮等重大水利项目,组织实施“旱改水”项目12个,建设规模10.69万亩,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3个等别,亩均粮食产能增加8%。
节约集约用地
2023年以来,蚌埠市多举措推进土地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改革试点工作。截止到5月底,全市本年度已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1311亩,盘活工业低效用地28个项目,面积2895亩。
高位推动抓改革。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研究制定《蚌埠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落实方案》《 “三类土地”全面清理全域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纳入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市长亲自调度,靠前指挥,全市各级各部门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规划源头强管控。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线,明确工业用地用途转换负面清单,实行工业用地“占一补一”。出台《关于严格落实规划、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的决定》《关于促进工业、物流等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规定》,新增工业用地和县区平台公司标准化厂房容积率分别提高至1.2和1.6。
高效用地促转变。对30亩以下工业用地不再单独供地,对用地需求超过100亩的重大工业项目实行分期供地。将“标准地”制度向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管理范围和其他工业集中区延伸,将低效用地处置纳入“亩均论英雄”改革。完善土地储备工作机制,明确了“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供应和统一管理”的原则,补齐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链条。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蚌埠市自然资源系统将进一步提升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和依法依规用地意识,积极提高耕地质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潘振华)
编辑:方国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