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山区:坚持以文兴业,大力推动文化和数字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2024-01-10 15:43 蚌埠发布客户端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蚌山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省委“文化强省”、市委“文旅强市”战略和市委黄晓武书记关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域推进‘大文旅’的工作合力,努力将文旅产业培育成我市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工作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区,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是做到了“三个加大”。

银泰商圈

一是加大“商贸+文化旅游”融合,培育消费核心集聚区。蚌山区是蚌埠市的中心城区,辖区内人口集中、商贸繁荣,云集了万达、银泰、百大等众多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形成了篾匠街、万达金街、银泰.映象街区、土锅一条街等10余条美食和特色街区。花鸟市场雪园非遗小吃、华夏街区阿财老铺等全国地标美食小龙虾及消费场景、老火车站沉浸式体验点等已成为本市居民和外地游客日常消费和慕名游玩打卡的必来地,国货路步行街+蔑匠街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阿财老铺餐饮群已成为蚌埠人的网红打卡地。

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内需、促消费的指示精神,落实好中央、省市委工作部署,聚焦疫情后文化消费快速释放契机,超前谋划,周密部署,抢抓蚌埠网红以及五一、十一的机遇,承办了“龙虾啤酒嗨玩节”、文化旅游美食季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截至11月,接待旅游81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63亿元,全市第一。预计2023年全区社消零总额达到338亿元,同比增长5.5%,居全市第1名。2022-2023年,我们先后两次成立了房地产领域重点信访以及遗留烂尾问题项目专班,有效化了解群众需求,推动了项目建设,盘活了辖区内商业闲置资产。位于华海3C商城的克拉宝格丽婚庆和艺术宴会中心项目,是去年由市委宣传部引荐落户蚌山,实现了文化类招引项目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运营,目前是全省婚庆和艺术宴会综合体的标杆项目。1月8日,黄晓武书记带队调研,对项目紧跟市场需求、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挖掘消费需求潜力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淮河文化广场夜景

二是加大“人文+生态旅游”融合,提升文化旅游综合影响力。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村,是“渡江方略诞生地”“人民海军策源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线路之一。按照市委打造“红色基因IP”品牌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纪念馆内部展陈和外部扩容,并且建成孙家圩子党史馆、村史馆和民俗馆“三馆”,与蚌官路沿线的景观带及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形成连线,让美丽的乡村成为记忆的乡愁。宝兴面粉厂始建于1928年,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阁楼是蚌埠最早的近代工业建筑,见证了蚌埠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工业城市的历史。根据“靓淮河”总体工作部署,我们已完成了对宝兴面粉厂阁楼的整体平移,这是蚌埠历史上首次实现文物平移保护。目前正在按照原有风貌对内部进行全面修缮,完工后将成为蚌山区及蚌埠市的“城市会客厅”。我们以燕山乡百年古村定庵村文创+非遗工坊、农耕文化体验展示、江淮植物园、蓝莓庄园、梅花山民兵训练营等基地为依托,积极加快梅花山国防教育文化体验区建设,不断满足本地及外地游客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辖区内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资源,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打造“红色基因IP”品牌,建成孙家圩子党史馆、村史馆和民俗馆“三馆”,与沿线景观带及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形成连线。

三是加大“数字+文化产业”融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二马路商业广场是蚌埠历史记忆名片,见证蚌埠商业发展,文化底蕴深厚,自带多个引流IP,地理位置优越,北靠“靓淮河”景观带、南接淮河路,处于淮河路核心商圈,周边配套设施齐全。我们已和市文旅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在二马路建设数字文化创业产业孵化基地,打造集总部办公、集中入驻、高端展示于一体的数字文化园区。随着世贸二期、汇金第一高楼以及二马路等的资源盘活,我们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北京王府井、香港铜锣湾、苏宁、华夏伟业等多家知名企业积极洽谈入驻事宜。2023年,一批文化和数字创意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全区招引培育规上文化企业数量34家,占全市规上文化企业128家的26.56%,全市排名第一。2023年全省“大新专”文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额占全市16.8%,全市排名第一,申报文化类高企数认定6家,占全市文化类高企数41家的14.63%,全市排名第二。


市民广场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和黄晓武书记讲话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繁荣兴盛文化强区目标,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引力度、加强政策支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重点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文旅商深入融合,打造中心城区集聚人气商气财气的“强磁场”。我们将总结成功经验,加强统一指导和协调,不断提升商贸服务能级,打造商业沉浸式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加快老城更新改造,形成城市新地标或新名片,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蚌埠体育中心

二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新篇章”。我们将进一步遵循市场规律,紧紧抓住市场需求、资源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核心问题,做好统筹谋划,丰富旅游文化产品类型和活动内容,完善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做优旅游服务品牌。借助智慧大数据,精准定位和研究市场需求,大力开发集美丽田园景观、农村体验、红色旅游、研学旅游、非遗体验、科技创新等点线面结合的多元旅游产品组合。继续充分发挥各类主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强化宣传推介,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


靓淮河皖北第一高楼

三是坚持招大引强,培育壮大文化和数字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我们将借力文旅赋能,进一步加大“双招双引”,培育壮大龙头文化企业并围绕产业链条延链补链强链,瞄准数字文化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配套,加强可穿戴设备、沉浸式产品、智能语言、触摸感知等设备的研发和项目引进,加快发展新媒体服务产品,健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推动直播电商和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特色农业、会展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直播电商基地,积极引进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以省级开发区创建,创新产业园签约,房地产项目盘活,总部楼宇经济壮大为载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规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体现出更多的主城担当、贡献出更多的蚌山力量。(中共蚌山区委)

25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蚌山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省委“文化强省”、市委“文旅强市”战略和市委黄晓武书记关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域推进‘大文旅’的工作合力,努力将文旅产业培育成我市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工作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区,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是做到了“三个加大”。

银泰商圈

一是加大“商贸+文化旅游”融合,培育消费核心集聚区。蚌山区是蚌埠市的中心城区,辖区内人口集中、商贸繁荣,云集了万达、银泰、百大等众多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形成了篾匠街、万达金街、银泰.映象街区、土锅一条街等10余条美食和特色街区。花鸟市场雪园非遗小吃、华夏街区阿财老铺等全国地标美食小龙虾及消费场景、老火车站沉浸式体验点等已成为本市居民和外地游客日常消费和慕名游玩打卡的必来地,国货路步行街+蔑匠街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阿财老铺餐饮群已成为蚌埠人的网红打卡地。

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内需、促消费的指示精神,落实好中央、省市委工作部署,聚焦疫情后文化消费快速释放契机,超前谋划,周密部署,抢抓蚌埠网红以及五一、十一的机遇,承办了“龙虾啤酒嗨玩节”、文化旅游美食季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截至11月,接待旅游81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63亿元,全市第一。预计2023年全区社消零总额达到338亿元,同比增长5.5%,居全市第1名。2022-2023年,我们先后两次成立了房地产领域重点信访以及遗留烂尾问题项目专班,有效化了解群众需求,推动了项目建设,盘活了辖区内商业闲置资产。位于华海3C商城的克拉宝格丽婚庆和艺术宴会中心项目,是去年由市委宣传部引荐落户蚌山,实现了文化类招引项目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运营,目前是全省婚庆和艺术宴会综合体的标杆项目。1月8日,黄晓武书记带队调研,对项目紧跟市场需求、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挖掘消费需求潜力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淮河文化广场夜景

二是加大“人文+生态旅游”融合,提升文化旅游综合影响力。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村,是“渡江方略诞生地”“人民海军策源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线路之一。按照市委打造“红色基因IP”品牌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纪念馆内部展陈和外部扩容,并且建成孙家圩子党史馆、村史馆和民俗馆“三馆”,与蚌官路沿线的景观带及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形成连线,让美丽的乡村成为记忆的乡愁。宝兴面粉厂始建于1928年,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阁楼是蚌埠最早的近代工业建筑,见证了蚌埠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工业城市的历史。根据“靓淮河”总体工作部署,我们已完成了对宝兴面粉厂阁楼的整体平移,这是蚌埠历史上首次实现文物平移保护。目前正在按照原有风貌对内部进行全面修缮,完工后将成为蚌山区及蚌埠市的“城市会客厅”。我们以燕山乡百年古村定庵村文创+非遗工坊、农耕文化体验展示、江淮植物园、蓝莓庄园、梅花山民兵训练营等基地为依托,积极加快梅花山国防教育文化体验区建设,不断满足本地及外地游客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辖区内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资源,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打造“红色基因IP”品牌,建成孙家圩子党史馆、村史馆和民俗馆“三馆”,与沿线景观带及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形成连线。

三是加大“数字+文化产业”融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二马路商业广场是蚌埠历史记忆名片,见证蚌埠商业发展,文化底蕴深厚,自带多个引流IP,地理位置优越,北靠“靓淮河”景观带、南接淮河路,处于淮河路核心商圈,周边配套设施齐全。我们已和市文旅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在二马路建设数字文化创业产业孵化基地,打造集总部办公、集中入驻、高端展示于一体的数字文化园区。随着世贸二期、汇金第一高楼以及二马路等的资源盘活,我们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北京王府井、香港铜锣湾、苏宁、华夏伟业等多家知名企业积极洽谈入驻事宜。2023年,一批文化和数字创意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全区招引培育规上文化企业数量34家,占全市规上文化企业128家的26.56%,全市排名第一。2023年全省“大新专”文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额占全市16.8%,全市排名第一,申报文化类高企数认定6家,占全市文化类高企数41家的14.63%,全市排名第二。


市民广场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和黄晓武书记讲话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繁荣兴盛文化强区目标,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引力度、加强政策支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重点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文旅商深入融合,打造中心城区集聚人气商气财气的“强磁场”。我们将总结成功经验,加强统一指导和协调,不断提升商贸服务能级,打造商业沉浸式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加快老城更新改造,形成城市新地标或新名片,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蚌埠体育中心

二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新篇章”。我们将进一步遵循市场规律,紧紧抓住市场需求、资源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核心问题,做好统筹谋划,丰富旅游文化产品类型和活动内容,完善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做优旅游服务品牌。借助智慧大数据,精准定位和研究市场需求,大力开发集美丽田园景观、农村体验、红色旅游、研学旅游、非遗体验、科技创新等点线面结合的多元旅游产品组合。继续充分发挥各类主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强化宣传推介,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


靓淮河皖北第一高楼

三是坚持招大引强,培育壮大文化和数字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我们将借力文旅赋能,进一步加大“双招双引”,培育壮大龙头文化企业并围绕产业链条延链补链强链,瞄准数字文化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配套,加强可穿戴设备、沉浸式产品、智能语言、触摸感知等设备的研发和项目引进,加快发展新媒体服务产品,健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推动直播电商和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特色农业、会展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直播电商基地,积极引进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以省级开发区创建,创新产业园签约,房地产项目盘活,总部楼宇经济壮大为载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规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体现出更多的主城担当、贡献出更多的蚌山力量。(中共蚌山区委)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