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去年我市空气优良天数超七成

2020-01-19 07:45

蚌埠新闻网讯(记者 靳瑾)蓝天、碧水、净土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在1月17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交出了2019年环保成绩单,实现了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的目标。

空气好不好,蓝天指数是最直观的说明。2019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有260天,占比71.2%,排名皖北第一;PM2.5平均浓度50.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降幅位居皖北第二,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因为气候、天气等原因,每到年底都是空气质量较差的时候。但在2019年底余下的20天,我市精准发力,强化管控,PM2.5同比下降5.6%。”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运介绍说,今年1月11日前,我市空气环境质量处于优良状态,蚌埠蓝成了市民点赞的风景线。

“空气质量一直是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空气质量整体改善的同时,近期我市也出现了雾霾天气。”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针对雾霾,市生态环境局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对此,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负责人李亮介绍,空气环境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外源型输入和自身大气污染。本月11日起,受北方污染天气过境传输影响,再加上本地处于静稳高湿天气,不利于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燃煤燃烧、汽车尾气排放、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外源型输入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导致我市出现雾霾天气。“在启动重污染天气响应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控煤’、‘控气’、‘控尘’、‘控车’、‘控烧’工作力度。”李亮举例说,遇到重污染天气时,生态环境部门以更大力度监督企业按照减排清单减排;住建部门强化建筑工地扬尘管理,禁制涉土和室外产尘作业,同时加大道路洒水保洁喷淋频次;公安部门加大了禁限行区车辆管控;交通运输部门强化港口码头的扬尘管理,多措并举,努力改善空气质量。“1月1日-1月14日,我市PM2.5平均浓度达86.1微克/立方米。同比PM2.5平均浓度仍下降了3%,对标皖北其他五个地市,PM2.5与PM10平均浓度绝对值均是最低的。”李亮介绍说。

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市坚持科技治霾,建立“发现、锁定、交办、查处、反馈”的大气网格化监管工作机制,2019年共交办大气问题1200多个,99%及时得到落实。围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去年也明确了1723个整治项目,并完成整治。同时进一步扩大全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基本杜绝了禁燃区内散煤销售点和经营性散煤,目前正在推进民用燃煤清洁能源改造。

记者还了解到,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和实施机动车I/M制度,为11家机动车排气超标治理维护站M站授牌,建立起生态环境部门监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执法模式。“I/M制度是对在用机动车进行强制性定期检测,并对出现排放故障的车辆进行强制修理的制度。‘I’是指I站,即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M’是指M站,即机动车排气超标治理维护站。I/M制度规范了机动车辆的检测和维修过程,对超标排放车辆进行了科学管控。通过精细化管理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25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